当前位置:主页 > 高管 > 领导力 >
    商场险恶如战场
      时间:2013-03-14 15:30

  如果你想要避免冲突,那不要做企业家。你可以从事许多平和得多的职业:做一名艺术家、软件工程师或园丁。对于那些致力于打造一家企业的强势人物来说,生活通常就是一场永不停息的战斗。

  经营企业在很多层面上看都是一场斗争。首先,你要想尽办法从竞争对手那里夺取市场份额,把他们的客户抢过来。你可以利用价格、质量或创新获得竞争优势,但这种争斗经常会不断升级,甚至达到对簿公堂的地步。例如詹姆斯•戴森(James Dyson)的自传《超越可能》(Against The Odds)一书,就屡次提到他与各个吸尘器制造商对手之间的专利纠纷。即便是人见人爱的大公司苹果(Apple),也在几大洲与三星(Samsung)展开了明显的竞争。

  接着,你还要与供应商进行谈判,里面充满了讨价还价和仗势欺人、威胁和虚假承诺、单方面回溯折扣以及偶尔遭到的勒索。大型零售商的采购员令人又恨又怕,因为他们手握大权而又手段冷酷。英国许多食品生产商之所以无钱可赚,是因为他们在与超市的谈判中处于弱势地位。与此类似,商店店主抱怨,他们与物业业主之间天生就存在敌对关系,并且处于一边倒的弱势地位。难怪那么多的大街正逐渐变成“鬼城”——毕竟,当店家可以创建网店时,谁也不会去签那种租金只升不降的租约。

  同时,各商家还会相互挖角彼此最出色的员工,可能往往借此掌握对方公司的全部秘密。不久前,我投资了一家服务业公司,令我苦恼的是几个部门的一些员工相继反水,都投入了一家直接竞争对手公司的怀抱。在建筑或运输等领域,争端几乎是不可避免的。在各行各业,大量法律如雨后春笋般应运而生,以通过诉讼解决争端——结果是这些行业普遍受到了伤害,而法律专业人员却从中大赚其钱。

  收购是对商业资产展开的非常公开化的争夺。当不同买家想要收购同一家公司时,就会产生明显的利益碰撞。对于旁观者来说,充满火药味的竞标就像是一场精彩的比赛,但亲历其中的员工会感到筋疲力尽,胜利者也常常需要付出不菲代价。为此只要看看苏格兰皇家银行(Royal Bank of Scotland)对荷兰银行(ABN Amro)的灾难性收购——这一收购是显而易见的“赢家诅咒”的例子。

  有时候,商业冲突可能会从法律诉讼恶化到肢体冲突的程度。有一位金融家曾威胁我,如果我不签一份合同,他就会揍我。而我过去认识的一位赌场老板,在竞争对手的警告下放弃申请新牌照:这个对手用心险恶地公布了他孩子日常活动的隐秘细节,这是在暗示,如果他不就范,孩子就可能发生“事故”。幸运的是,多数企业家在现实中不会诉诸暴力——除非是那些不可以常理度之的俄罗斯寡头。

  此外,企业内部冲突也数不胜数。部门与分支机构之间为争夺资源而互相倾轧。高管们为职责、头衔、奖金乃至停车位吵得不可开交。创始人为争夺公司股权而争吵不休。办公室政治消耗的精力常常比销售、生产以及经销所耗精力的总和还多。总之,规模越小的创业机构,其内部争权夺利的空间也就越小。

  商业冲突的极端情形是破产。破产期间几乎每个人都在“打仗”:雇员们忙着起诉公司,并可能在窃取公司资产,管理人员在解雇员工和处置资产,银行家们在加强资金安全,债主要求取得对货物的所有权,客户拒不支付所拖欠的款项,与此同时竞争对手们则像贪婪的秃鹫般围着公司打转。这种遭遇不是胆小之人所能承受得了的。

  如果在每一起商业冲突中,理性都能居于主导地位,那将再好不过了。然而,无论是欺诈、商业间谍、就业法庭、担保请求权还是监管违规,所有这些问题经常以令人痛苦的方式解决。情绪化、自负、贪婪和馊主意,使原本细微的分歧趋于扩大化。

  有限资源、雄心壮志加上人的本性,意味着商业始终是充满不和谐元素的活动。对于逃避分歧的人来说,资本主义永远都不是安闲舒适的消遣方式——除非他们愿意被别人压垮。也许那些批评人士说得不错:商业活动就是一场以其他方式进行的战争,是一种激烈又混乱的竞赛,攻击性强的选手从中得到的回报,大得过了头。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热点文章
浏览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