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转型 > 视野 >
    转身有“型” ——龙南工业企业转型升级见闻
      时间:2013-05-09 16:16

  雨季中的龙南,多了一分蓬勃的清新。

  近日,记者走进新晋国家队的龙南经济技术开发区,映入眼帘的都是现代化的建筑、厂房;走在路上,听不到想象中的嘈杂,看不到烟囱,闻不到异味。龙南企业的“转型发展”,直观地印入记者的脑海。

  走入企业,还有更丰富的故事。

  流程再造,减支增效

  进入勤业工业(龙南)有限公司,感觉真大:厂区大、车间大、产品多……给记者印象深刻的,还有加装在生产线机台上的机械手和传送带。

  作为一个劳动密集型企业,勤业设计用工量超过9000人,但是公司用工最高峰时,也只有7000多人,劳动力不足一直困扰着企业的发展。

  公司党支部书记周忠玉告诉记者,订单充裕,却没有足够的工人来生产,这是幸福的烦恼。去年,公司下决心提高生产线机械化程度,给机台装备机械手和自动化流水传输装置。

  周忠玉介绍,原来纯人工操作,一个机台要两个人应付,加装了机械手,只需1人就可以;再加装传输带,1个人可以管2台机器,一个车间可以节约200名工人。随之而来的,是人工成本大大下降,工伤概率降低,可谓一举多得。目前,公司工人4400多人,基本满足生产要求。

  企业负责人赖增浓透露,公司根据市场变化,投资2000万元及时调整产品结构,由玩具单一产品向轻工用品、家庭用品等新领域进军,“这是企业内部大循环的再塑造”。

  【记者感言】在龙南,很多企业都引进了较为先进的生产线,通过生产流程再造,提高生产效率,节约生产成本,提升竞争力。转型不仅盘活了企业,也给县域经济发展带来了新的活力。

  管理为本,稳健壮大

  2005年,汇森家具(龙南)有限公司刚落户时还名不见经传。

  记者走进公司,却感受到了它的大气魄:在通过ISO9001和ISO2008国际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后,公司成为沃尔玛的家具供应商,正与美国宜家家具洽谈合作,自有品牌和渠道稳步拓展中……

  汇森如何从“丑小鸭”变成了“白天鹅”?

  “优越的软硬环境,坚定了老板的投资信心,在这有家的感觉,这是前提;强烈的忧患意识,则激励我们不断创新管理,稳健发展,这是根本。”该公司行政部经理侯乐明如是说。

  汇森去年出口1.53亿美元,主营业务收入达到10亿元,已经稳坐板式家具行业国内前三位置。“规模做大了,我们还要做强。”侯乐明告诉记者,“路径就是通过管理创新,对整个经营流程进行风险控制。”

  作为外向型企业,必须遵守国际上木材原产地追溯、环保、用工等通行规则,各项管理必须走在前面,否则就是风险。“现在,我们每天有三四个货柜发往欧美市场,全年超过1300个货柜。”侯乐明自豪地告诉记者。

  【记者感言】龙南县积极实施高成长企业优先发展战略,扶持企业做大做强。目前,园区像汇森这样的规模企业,已从建园初期的十几家增长到78家。

  技术为翼,加速集聚

  这是一个员工不过百余人的“小”企业,厂房只有四五栋。可它却掌控着我国大型球铁铸造市场,其产品钇基重稀土复合球化剂占据了国内大断面球墨铸铁专业市场的80%以上。

  这就是龙钇重稀土材料有限责任公司,被省科技厅等多部门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

  对于记者的慕名而访,公司副总经理许瑞高却很谦虚:“也没什么值得炫耀的,我们只是多向科研要效益。”

  轻描淡写的一句话,却揭示了光环的渊源。龙钇每年投入1000多万元用于技术创新;研发中心15名科研人员,近年却承担完成了国家级项目7项,省级项目10余项,拥有国家专利14件;在企业销售收入中,专利产品占63%;产品远销宝钢、武钢、一汽、二汽等几百家大中型企业;目前正投入500万元改造设备,预计可以降低成本5%左右……

  “做终端产品,形成更完整的产业链是我们下一个目标。”许瑞高说,龙钇已经启动年产4万吨的钇多元耐热、耐蚀、耐磨高性能材料生产线改造项目,工信部已下拨项目资助资金,“经调研,产品前景非常可观”。

  【记者感言】龙南县通过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升级转型,增强产业竞争力、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加速产业集聚。目前,该县高新技术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22.5%,拥有专利51个,科技研发经费支出占GDP比重达到1.31%,大专以上学历就业人口占就业总人口比重达到15.0%。(记者许军 谢满生 张惠婷)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热点文章
浏览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