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特尔的“快”体现在战略的制定和实施上。近半年来,英特尔新动作频频——从举办英特尔人工智能论坛,到成立人工智能产品事业部和人工智能应用实验室;从CES2017上发布英特尔GOTM智能驾驶5G车载通信平台,到宣布将要收购Mobileye延伸无人驾驶技术布局。英特尔正在发生的转型引起了业界的关注,也超出了许多人对英特尔的传统印象。
日前,英特尔公司举行2017中国战略分享会。活动分别从数据大趋势、英特尔转型大格局、创新增值大机会三大方面,全面阐述了英特尔如何在智能互联新形势下,以清晰的战略和全新的能力,进一步加深与中国产业的合作创新并共创未来的举措和进展。
在分享会结束后,记者对英特尔中国研究院院长宋继强;英特尔中国区通信技术政策和标准总监邹宁;英特尔无人驾驶事业部中国区市场总监徐伟杰进行了专访。
近年来,虽然无人驾驶概念无论在国内还是国外都非常火。对于无人驾驶何时能够落地,徐伟杰表示,无人驾驶目前仍处于初始阶段,因为这中间随着技术方面,比如技术要涉及到数据的搜集、分析,以及人工智能等。此外,一个产品的落地需要一个过程,包括基础设施的建立、还包括国内这些法规,这是很重要的。此外还包含比如保险相关的生态的建立,其实这些都需要时间。
当前,很多虚拟现实的体验实际上是把用户束缚在一个环境中,用户首先动得并不自由,而且一旦动起来显示的延迟就会让人感觉到眩晕,也不舒服。这其中有计算问题,也有传感该怎么做的问题。
对此,宋继强说道,如果想让用户比较自由地在多个房间里体验虚拟现实,提升传感一定是需要的,就意味着头戴的设备现在可能还是头盔,未来可能继续小型化,必须能够同时具备去感知外界的环境,检测自己的移动,同时还可以把自己的表情检测出来,反映到虚拟现实世界中。
英特尔目前在做的是允许用户以6个“自由度”的方式自由移动,并且把环境中的场景映射到虚拟世界中,让虚拟场景和真实场景混合起来,即merged reality混合现实的技术包。
5G是一个通信的标准,不是一家公司能够完成的。英特尔正跟业界密切合作并推动标准的制定,此外英特尔也一直是积极参与国际的5G标准化组织,如3GPP国际标准化的工作,英特尔坚决支持5G全球统一标准,同时在3GPP英特尔也取得了一些进展。
而在国内,英特尔参与工信部组织5G技术研发,并在第一阶段5G技术研发实验中是唯一的一个芯片厂商去参与和完成了这个实验,并获得了工信部颁发的证书。在运营商方面,英特尔也是首批加入中国移动5G联合创新中心的合作伙伴。
邹宁认为,无论从标准的参与还是5G技术研发和技术实验的进程来讲,中国的产业界都在引领5G的发展。因为中国拥有最大的网络,最多的用户规模,以及多样的需求。
同时他还指出,英特尔是一个非常积极的参与者。而且作为一个芯片厂商,英特尔着有非常独特的优势,其优势就是提供覆盖从终端网络到云的全套解决方案。
(来源:赛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