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头条 >
    不做硬件不造车,腾讯的自动驾驶到哪一步了?
      时间:2020-06-24 09:10 作 者:

  从2017年首次对外公布“AI in Car”至今,拥抱“产业互联网”的腾讯正加速发力智慧出行赛道。

  6月24日,记者获悉,腾讯智慧出行业务今日公布新的业务架构调整,将原先人、车、路延伸到智慧交通范畴,涵盖出行服务、腾讯车联、腾讯汽车云、腾讯自动驾驶、智慧交通五个方面解决方案。

  不造车,不做硬件,在工具链和平台建设上投入精力,是现在腾讯自动驾驶领域的定位。今日腾讯同时公布了包括生态车联网产品TAI 3.0、新一代自动驾驶虚拟仿真平台TAD Sim 2.0,以及汽车云数字营销解决方案等在内的智慧出行类产品。

  腾讯智慧出行副总裁钟学丹对记者透露,新平台已经有外部车企和服务商在使用,腾讯自动驾驶的商业化已经开始了。

  相比百度、阿里在自动驾驶领域的动作频频,腾讯直到2017年才正式推出腾讯车联AI in Car系统。2018年“930变革”后,腾讯智慧出行的完整业务架构逐渐清晰。但据记者了解,腾讯自动驾驶业务团队其实从2016年开始成立布局,从最早进行高精地图研发到组建无人驾驶团队,目前形成了以仿真平台、开发云平台和高精度地图平台为基础的平台和自动驾驶核心技术套件。

  随着自动驾驶领域硬件、算法等方面的快速发展,虚拟仿真技术在自动驾驶研发和测试领域的应用日渐广泛。除了腾讯,今年4月,阿里达摩院发布自动驾驶“混合式仿真测试平台”;滴滴出行旗下自动驾驶公司除了自建测试车队外,也在把滴滴累积的出行数据用于仿真测试。仿真测试平台相当于一个数字孪生世界,在上面进行测试的自动驾驶车辆就像正在参与大型的RPG(角色扮演类)游戏,游戏场景的真实性和高效性决定了测试效果的有效性,以及算法验证的工作效率和成本。

  腾讯自动驾驶总经理苏奎峰介绍,新一代自动驾驶虚拟仿真平台TAD Sim 上,用户可以根据自动驾驶测试的需求,结合路采的交通流数据,形成虚实一体的测试场景。比如,模拟出突然窜出的行人、强行加塞、产生剐蹭的NPC车辆、测试车辆快速驶过减速带造成的颠簸等场景,可以为传感器模型提供更接近真实的测试条件,进而验证自动驾驶决策控制算法对突发情况的的应对能力。

  在自动驾驶领域,腾讯此前与宝马中国达成合作,打造宝马中国高性能数据驱动开发平台,加速宝马在中国市场的自动驾驶研发应用。此外腾讯也与国家智能网联(长沙)测试及公安部交通管理科学研究所等机构展开合作,基于高精度地图和模拟仿真技术,推行虚实结合的仿真测试,加速自动驾驶研发落地。

  在5G车路协同领域,腾讯还建立了未来网络实验室,正在进行5G-V2X车路协同平台的研究,开始在高速、封闭园区、市政道路等多场景探索落地路径。苏奎峰透露,腾讯拥有L3、L4级别的自动驾驶测试车,一方面做算法测试验证,另一方面则是对工具链的场景进行构建和数据分析 。

  除了自身业务发力布局智慧出行外,在外部投资方面,围绕汽车领域腾讯也频频下注。梳理可发现,从2008年至今,腾讯在汽车交通领域共进行了51笔投资,集中于整车制造、自动驾驶、 智慧出行以及二手车服务、汽车销售、金融等领域,几乎覆盖了汽车产业链的上中下游。其中在易车网、滴滴出行、蔚来汽车几个案例上,腾讯几乎进行了全成长周期的投资。

  在业内看来,与华为定位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供应商,百度专注于智能驾驶技术不同,腾讯在汽车领域的打法更偏向“广撒网”式的风格,这与其“生态连接器”的定位相关,背后瞄准的是车联网+智能驾驶的入口,而车联网是实现智能驾驶以及自动驾驶的关键前提。

  相较于其他平台,腾讯的优势在于自身的社交和娱乐内容沉淀,而在当前车联网普遍面临内容匮乏、场景碎片化、交互操作复杂的背景下,腾讯的微信、音乐、语音交互、地图、支付等工具恰恰可以补足这些问题。

  例如,腾讯围绕车联网服务,腾讯除了把自家的微信产品以用全语音交互的方式变为车载版微信外,腾讯内外部内容生态中包括QQ音乐、腾讯新闻、阅文听书、喜马拉雅等落地为车载有声娱乐产品。此外,通过超级ID打通用户的微信社交关系链和微信支付,基于手机微信小程序的应用能够实现“上车”。腾讯称基于车联网的产品已经或即将落地116款量产车型。

  在一位汽车圈人士看来,腾讯在智慧交通领域的优势是理解用户,打法接地气,通过开放性的基于功能和内容的操作系统,更容易击中消费者。车联网的终极目标不局限于汽车,更在于智慧交通全场景模式下的新型服务机会,在这一过程中,通信和内容至关重要。

  不过目前看起来,腾讯基于车联网服务的应用目前看起来仍处于探索性的阶段,更像是把手机应用“搬”到了汽车上,而应用场景的碎片化和用户在用车过程中体验不连贯也是车联网的一大痛点。钟学丹在接受记者时表示,目前车联网在运营方面还面临着用户规模较小、布局分散,以及如何做好服务对接等挑战。
 

(第一财经)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热点文章
浏览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