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行业 > 医疗 >
    互联网医疗重头戏:格局初定 抢食慢病管理市场
      时间:2020-05-14 09:15 作 者:

  近日,国家卫健委发布《关于进一步推动互联网医疗服务发展和规范管理的通知》指出,在开展任何试验探索时,不得突破现有法律法规和《关于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开展“互联网+”医保服务的指导意见》明确的有关规定。

  一位互联网医疗行业资深人士向记者分析称,此次通知虽然仅有600多字,但结合此前国家发改委文件提到“在卫生健康领域探索推进互联网医疗医保首诊制和预约分诊制”,是指“互联网医疗的复诊,是医保开放的首诊,这是目前比较准确的解读。而这复诊更多的是慢病、常见病”。

  “慢病防治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互联网医疗复诊医保的开发,以及最近全国各地在落实的第二批药品带量采购集采价格等都可以看出国家对慢病防治的重视。”一位医疗行业资深人士向记者指出。

  医联创始人兼CEO王仕锐认为,慢病管理成未来医疗最重要命题之一。从此次疫情看,互联网医疗在慢病防治等方面表现突出。而实际上,互联网医疗也是慢病管理非常好的工具。慢性疾病具有患病人数多、病情延续时间长、病因复杂,治疗累积费用高,具有频繁的医患交流等特点,互联网医疗能够很好地挤入其中,也有利于患者教育和依从性管理。

  实际上,包括医联、阿里健康等多家互联网企业在内都在探索互联网医疗慢病管理方式,但各自的切入点不尽相同。上述业内资深人士指出,互联网医疗慢病管理需要具备对慢病的复诊和管理的专业性,并且以患者的感受和体验为中心,整合互联网医疗的供应链,实现一体化。

  每年慢病新增千万人

  2019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布的调查数据显示,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群中,75.8%的人被至少一种慢性病困扰,且一人身患多种慢性病的现象普遍存在。

  据国家卫健委最新统计数据显示,目前中国现有的慢性病患者已接近3亿人,每年增加1000万人,中国已经进入慢性病高发期,同时也是全球最大的慢病患者群体。2019年我国慢性病患病率已达23%,死亡数已占总死亡数的86%。预计到2020年中国慢病支出将提升至5.5万亿元左右。

  艾瑞咨询认为,由于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总支出中花费在慢病治疗的医保报销费用占比较高,所以若想有效控制总支出的增长,则需通过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等方式对慢病进行有效管理,从而间接降低慢病治疗费用。

  目前,慢病防治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高度。

  《中国防治慢性病中长期规划(2017-2025年)》指出,到2020年,慢性病防控环境显著改善,降低因慢性病导致的过早死亡率,力争30-70岁人群因心脑血管疾病、癌症、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和糖尿病导致的过早死亡率较2015年降低10%。到2025年,慢性病危险因素得到有效控制,实现全人群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力争30—70岁人群因心脑血管疾病、癌症、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和糖尿病导致的过早死亡率较2015年降低20%。逐步提高居民健康期望寿命,有效控制慢性病疾病负担。

  一直在探索慢病管理的王仕锐指出,目前乙肝、艾滋病、部分肿瘤等疾病从原来的“不治之症”被重新定义为“可以调控、治疗,甚至治愈的慢性病”,未来如何做好慢病管理将成为未来医疗领域最重要的命题。

  在拜耳中国处方药事业部全国零售管理总监张靖川看来,中国社会结构趋向老龄化,国家的关注点之一便是慢病防治。“慢病管理的核心是慢病管理最大的障碍,通过什么样的手段干预患者,甚至让患者主动地积极参与到慢病管理一系列的行为当中,这也是国家从治疗到预防等一系列规划的关键要素。”

  互联网医疗慢病管理

  慢性疾病由于患病人数多、病情延续时间长、病因复杂,治疗累积费用高,具有频繁的医患交流等特征,借助互联网医疗能够更好地进行慢病管理。

  中国医师协会药物经济学评价中心总干事汤鸣认为,慢病管理已经成为患者与医院的共同需求,而智能化融入则可以让慢病管理更加落地,满足患者、医生、医院的多方需求。

  记者也梳理了我国自2005年以来的互联网医疗相关政策,发现2018年以来,国家互联网医疗领域政策密集出台,各省市也在加快推进省级互联网医疗服务监管平台的建设。

  2018年4月28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促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的意见》中提出允许医疗机构在线开具部分常见病、慢性病处方,并鼓励加强“互联网+”医学教育和科普服务。

  2018年7月,国家卫健委联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的三个配套文件:《互联网医院管理办法(试行)》《互联网诊疗管理办法(试行)》、《远程医疗服务管理规范(试行)》, 意味着互联网诊疗、互联网医院终获官方认可。

  而随着相关互联网医疗政策的落定,不少互联网医疗企业也将主要服务对象聚焦在慢病领域。

  如自2018年以来,医联利用互联网手段,结合AI和医疗大数据等技术优势,专注于慢病管理领域,为慢病患者提供长期规范的专科慢病管理服务,目前平台上汇聚了全国超过80万实名认证医生和4.8万余名签约医生,覆盖了肝病、糖尿病、HIV、肿瘤等十二大慢病领域,为患者提供在线问诊、电子处方、送药上门等服务。

  “受限于医生的知识储备量和能力,即使是一个优秀的慢病管理专家,一天最多也只能回答100个问题。而新的人机合作医助团队一天可以在线上回答近2000个问题。” 王仕锐认为互联网医疗提高了慢病管理的效率,节约了成本。

  在中国,慢病构成了人口死亡率的87%,其中包括心脑血管疾病、肿瘤、呼吸疾病和糖尿病代谢疾病等。在慢病的防控上,互联网医疗能发挥很大的作用。

  北大人民医院孙宁玲教授认为,互联网医疗实际是以互联网作为载体,以信息技术作为手段,包括移动技术、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等,并与传统医疗服务进行深度融合而形成的一种全新医疗服务模式。

  随着互联网快速持续发展,慢病患者与互联网用户的重合度将进一步提高,基于慢病患者的庞大人群基础、患者病情持续时间长、需要较高频次对病情进行监测、用户黏性较高等原因,互联网慢病管理服务或将是互联网医疗最具优势的细分发展领域之一。

  探索“全产业链”慢病管理

  华泰证券分析称,在互联网医院领域,企业主导型的微医、互联网型的以阿里健康、平安好医生通过对接线下资源提供医疗服务,医院信息化企业型的卫宁、创业云医院则主打线上线下一体化,推动院际协同及医联体的建设。“互联网+健康服务对于患者的教育起到重要的作用,此外也适用于慢病管理。”

  据了解,中国互联网慢病管理企业主要的服务形式种类较多,主要包括,信息类:慢病资讯和社交平台;服务类:挂号问诊、数据监测和慢病提醒;交易类:药品器械和其他。其中,每一类服务模式又包含多项细分服务,例如,社交平台包括病友社区、医生社区、医患社区和病友家属社区,整体细分服务呈多样化。

  “现在互联网慢病管理,要黏住患者,不仅是提供咨询,还需要深度服务。如医生对慢病患者的管理,还能容易获得用药,能够做好患者教育、提高患者药物依从性。平台需要有医生、有药物,才可能更好地打通商业模式。”一位互联网医疗多年从业者向记者指出,互联网医疗最终需要看商业模式,要看盈利能力。

  京颐集团董事长李志向记者指出,互联网医疗需要买单者,最好的对象是保险与药企。

  在慢病管理方面,随着“互联网诊疗+医保”的打通,将为慢病管理服务提供买单者,而目前大量的药企与互联网医疗企业的结合,则更有利于打造互联网医疗管理的闭环。

  如近日礼来制药入驻1药网线上糖尿病患者管理平台,与此同时,前百时美施贵宝肿瘤事业部副总裁郭安峰正式出任1药网首席创新官,全面负责公司互联网医疗平台运营与创新,在慢病上的布局不难看出。

  较早些时候,阿里健康也宣布,在之前和天猫联合“放心购药计划”的基础上,进一步推出“慢病福利计划”,为慢病人群提供专属“云医生”、原厂药品直供、个性化用药指导等一系列慢病管理服务。

  “互联网医疗重心仍是围绕着医疗进行。需要有专业的医生,有药企供药,打通整个产业链。”上述资深人士说。

  2018年初,医联开始布局以专科慢病管理作为特色的互联网医院业务,在平台上建立了强大的医患关系链,并且首先尝试从丙肝突破,一年内就汇聚了全国近16000名肝病科医生,项目上线半年就绑定了8000余名丙肝患者。据了解,医联也正与丙肝为“模板”在向其他慢病领域进军。

  北京医院副院长杜元太认为,以医联为代表的互联网医院有更为灵活的经营机制,业务拓展范围广,不仅涉及疾病诊疗,还延伸到了商保、健康管理等方面,具有独特优势,企业和医院共建型互联网医院将大有可为。
 

(21世纪经济报道)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热点文章
浏览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