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行业 > 医疗 >
    上海80后医生成世界级研究发明“扛把子”
      时间:2021-08-13 14:56 作 者:

  关注老龄化,创新惠苍生。奋战在上海医疗卫生岗位的80后的年轻医生们,正在扛起上海临床医学及科研转化的大旗,在大脑、心脏以及肿瘤等疾病领域取得世界级的研究发明成果。

  8月11日,代表上海卫生健康系统青年人才的最高荣誉奖项“银蛇奖”第十八届获奖名单揭晓,获奖的23名青年医务工作者全部由“80后”包揽。

  上海市“银蛇奖联合会”主委、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副院长徐文东教授表示:“过去银蛇奖比较重视文章的发表和荣誉奖励,现在更加偏重基础研究与临床的结合,这是一个趋势性的变化,要从临床研究中去发现问题。”

  研究人体最复杂的器官

  “银蛇奖”成立32年以来,已有8位获奖者成为后来的院士,例如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内科主任葛均波院士就是2001年“银蛇奖”一等奖的获得者。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教授也是“银蛇奖”获奖者。

  徐文东表示,近年来国家加大了对临床和基础研究的投入,但仅靠资金并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科学不能急功近利,还是要靠时间的打磨,原始创新需要长期的观察和积累,而不是简单地把A做成A+。”徐文东说道。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郁金泰教授凭借其在阿尔茨海默症方面的临床研究成果获得了今年“银蛇奖”的二等奖。郁金泰参与建设了上海市首个认知障碍亚专科研究型病房,牵头制定了全球首个阿尔茨海默症循证预防国际指南,累计SCI引用1.5万余次,入选2020年“全球2%顶尖科学家”以及“中国高被引学者”。

  郁金泰在获奖后表示:“我的研究方向是认知障碍,随着人口老龄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人类寿命延长,脑疾病越来越受到关注。人体的其他器官将来都有替代的可能性,只有大脑是无法移植的,大脑是人体最复杂的器官,脑疾病也是最卡脖子的。”

  目前国内外都已经提出了“脑计划”项目,脑科学也被定义为21世纪最前沿的科学。郁金泰所在的华山医院作为国家神经疾病医学中心,目标是建设临床研究型病房,通过建立临床队列,把全国的临床资源转化为临床研究型的资源,做出更高质量的一流临床研究成果。

  医生如何在临床和基础科研当中做出平衡?在郁金泰看来,两者应该相互促进,而不是相互牵制。“医生的本职工作是临床。”郁金泰表示,“病人找医生看病,不是因为医生文章发得多,而是因为医生病看得好。通过大量临床样本的数据收集,有助于一些新的基因和靶点的发现,然后我们再去和做基础研究的科学家合作,争取有更深层的突破。”

  尽管郁金泰和团队都很年轻,但他早在研究生期间就开始研究认知障碍。郁金泰表示,目前中国阿尔茨海默症患者约1500万,还有3000多万轻度认知障碍的群体。“规模如此庞大的群体,以前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也不知道这种疾病是可以预防的,现在越是发达的地区就越重视这种常见老年疾病的预防。”郁金泰说道。

  去年,郁金泰牵头联合多个国家的17位顶级教授,基于现有医学证据,发布了国际上首个针对阿尔茨海默症的循证预防指南。本月,郁金泰团队又在《BMC医学》杂志上发表了一项30万人样本的研究,全面探讨了700多项影响长寿的因素。

  结构心脏病的治疗“神器”

  随着人类寿命的延长,结构性心脏病的发生率也不断增长,医生借助创新的医疗器械能够对患者的心脏进行修复。如今,80后医生也站在了医疗器械创新研发的最前沿。

  在心脏介入治疗领域,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内科副主任医师潘文志在葛均波院士的指导下,凭借世界首个经心尖二尖瓣夹合器和首个可穿刺房间隔封堵器的研发获得了今年的“银蛇奖”。潘文志研发的技术成果合计转化金额超过2000万元。

  中国心脏介入治疗患者数量、规模已位居世界之最。但自介入治疗引进中国以来,几乎所有设备器材完全依赖进口。推动高端介入设备、器材国产化,解决中国百姓看病贵的“卡脖子”问题势在必行。

  进行经心尖二尖瓣夹合术被称为是“在跳动的心脏上完成的超微创手术”,手术过程无需开胸及切开心脏,无需心脏停跳,只需在心前区切开3厘米切口,穿刺心脏送入器械进行手术操作。目前中国上市的二尖瓣产品只有一款进口产品,国产二尖瓣产品处于空白。

  “二尖瓣接入修复是当前心脏介入治疗领域最重大和最具前景的的医学创新方向,与癌症免疫治疗、AI医学治疗和基因组学预防等齐名。”潘文志表示。

  在葛均波院士的带领下,潘文志所在的中山医院结构心脏病团队针对修复心脏二尖瓣关闭不全,研发设计了全球首个经二尖瓣夹合器ValveClamp,相对于国外同类器械,具有操作简便、夹合范围更大、适应证更广等优点。这款产品不久将在中国上市商业应用。

  上个月,团队还研发出世界首个可穿刺房间隔封堵器ReAces,并完成探索性临床研究阶段,这也是团队发明的第二个走向临床的全球首创医疗器械。如何从房间隔封堵器中进行穿刺此前一直是“世界性难题”,是微创介入治疗手术的最大障碍。目前该产品已经完成上市前临床试验,即将进入正式临床试验。

  值得一提的是,以上两项技术创新也开创了国内医工创新合作模式的先河。凭借两项技术产品,上海医疗器械企业捍宇目前估值已达100亿元,计划今年在香港IPO。

  潘文志一直专注于结构性心脏病领域的研究,尤其是经导管心脏瓣膜治疗及器械的研发。他告诉记者,自己从小就喜欢动手研究机械原理,成为医生后,小时候的爱好“派上了大用场”。

  他向记者透露,除了这两个全球创新的产品之外,目前团队还有数个全球首创产品在设计研发中。

  “葛院士强调,面向市场和应用的创新,才是有价值的创新,创新是为了解决临床的问题。”潘文志表示,“在研发创新过程中,医生的能力是有限的,需要不断学习新的知识,尤其是工程机械方面的问题,和工程师紧密合作,敢于打破传统医学理念,大胆假设,挑战未知。”

  今年“银蛇奖”另一位心内科领域的获得者、上海市普陀区中心医院心内科主任助理郜俊清表示,除了瓣膜器械,未来肾动脉消融(RDN)器械也具有很大的临床应用前景。“RDN器械目前在美国已经通过FDA审批,不仅对难治性高血压,而且对轻中度高血压都证实其有效性。”郜俊清说道,“高血压在中国的患病人数已经超过2.4亿,且达标率仅23%,是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除了大脑与心脏的研究,肿瘤也是重要的疾病研究领域。今年“银蛇奖”的两名一等奖获得者中,来自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33岁的年轻医生江一舟引人关注。师从肿瘤医院乳腺科邵志敏教授,江一舟绘制了全球最大的三阴性乳腺癌多组学图谱,将难治性三阴性乳腺癌的治疗有效率从过去的10%提升至29%。

  上海交大附属瑞金医院院长宁光院士表示:“中国的医疗事业要继续前进,就需要更多年轻人的努力,未来更多90后和00后也将加入,我们的医疗事业将取得更大的辉煌。”
 

(第一财经)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热点文章
浏览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