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职场 > 职业发展 >
    互联网公司如何利用大数据快速获得融资?
      时间:2016-12-28 16:55 作 者:

   前些日子,隔壁厂的赵厂长在飞机杂志上瞧见一则广告,广告主居然是一家DSP。鉴于有的读者还不了解什么是DSP,我先来解释一下:DSP就是需求方平台(Demand Side Platform),它采用实时报价的方式竞拍网络广告流量,瞄准人群进行精准投放,是现代广告技术中比较重要的一种产品形态。搞不懂没关系,只要佐以下图中的一堆高逼格词汇,您完全可以声称自己的DSP至少在东亚地区是领先的。

   您可能感到有些凌乱,像这样是人都听不明白的2B产品,打飞机广告有效果么?且不说飞机经济舱的乘客里有多大比例是烧得起钱投广告的企业主,就算有那么几位,大多数恐怕也是除了J、Q、K以外看其他字母都费劲的,更何况面对三个字母连起来的咒语了。

   那么DSP应该怎么给自己打广告做宣传呢?您这不是树林子放风筝——绕住了嘛!DSP自个儿就是做“精准营销”的啊,不是有每天200亿流量在那里随便挑随便选嘛,不是个个有机器学习、Look-alike的祖传手艺嘛,为啥还用得着面向平流层以外的受众去投广告?难道是为了方便对接外星客户?
话又说回来了,这事儿确实也有些困难:2B的公司用广告的方式定向自己的潜在客户,是业界公认的一个难题。2C产品用户基数较大,特点也比较容易总结,比方说:对高端化妆品感兴趣的人,首先得是女性,其次还得有俩钱儿。2B产品通过广告找到客户,就难多了,比方说:一家钢管厂想把产品卖出去,只有找到那些需要钢管企业的采购、或夜总会的老板才有价值。近年来,随着Mar-tech的发展,“Account-based Marketing”、“Inbound Marketing”等一堆概念纷纷涌现(这些天花乱坠的概念咱们回头专门写文章聊),不过这个问题还是不好解决。

   同样的道理,DSP帮广告主获得受众,这是2C的事儿,思路还算明确;而给自己找到客户,这是2B的事儿,就不那么容易了。面对此棘手难题,要快刀斩乱麻地理清思路,先要以自宫的心态,狠狠问自己一个问题:DSP真的是2B的产品么?真的是么?不!不是!从主流情况来看,DSP的关键客户从来不是B,更不是C,而是——VC。(DSP的老板们先不要跳,我相信非主流的好DSP也是不少的。)实际上,在DSP遍地开花、一抬脚踩死一大片的前几年,颇有一些DSP产品从做出来以后,除了给自己投广告,就从来没有获得过别的预算。看看大家的财报就清楚,费劲巴拉干了几年,不亏钱就算很不错的了,哪比得了融资一下几个亿来得快啊!

   搞清了真正的受众,就要思考这些受众从数据上看有什么特点,这应该是数据驱动型公司的内功。那么灵长目人科人属VC种这个群体,生活习性上到底有什么共同特点呢?

   VC这种两眼朝天,双足着地,直立行走的动物,出现在地球上的时间不过几十年,却从精神上统治着互联网丛林。从中关村创业大街到望京SOHO,VC们独来独往地出没于一个特殊的场所——咖啡厅。在那里,他们用BP这种特殊语言与猎物——创业者们交流思想和情感,并用金钱交易他们的青春。一旦交配、不,交易完毕,VC就会扬长而去,把孕育和抚养幼仔的任务完全丢给创业者自己。这就是大自然的法则,也是最合理的选择。创业者必须独自面对这一切,而他们也从来没有对此有过抱怨。

   VC们选择咖啡厅作为觅食场所的关键,是因为那里的翻台率,那是相当的低。要是找一个麻辣烫店谈项目,邻座都换八回了您还拎着根宽粉儿跟那儿穷哆嗦,满嘴IPO、PE、Business model一通色唐坎儿(不懂这个词儿的可以在公众号后台发送消息“色唐坎儿”了解),没等项目聊完就会被愤怒的排队群众送进精神病院。在咖啡厅可不然,一杯Espresso兑白开水喝能兑好些回呢!注意,现在我们得到了VC人群的第二个关键特征:除了经常出没于星巴克,还往往在那里一蹲就是小半天儿。

   综上,利用大数据的思维模式,我们已经得到了DSP为自己做营销、获得投资的目标受众特征:以独居的方式频繁出没于以星巴克为代表的含咖啡因饮料售卖场所,并且会在该场所保持长时间的静止状态。

   按照这种大数据思路,瞄准星巴克用户进行投放,一般可以获得A轮融资;进一步扩大投放范围,把Costa、太平洋、Zoo、逐鹿茶楼这些都搂一遍,即可获得B轮融资;如果拓展视野,再定位到夜店和二线女明星的公寓,那么C轮就大有希望了!

   受众数据模型有了,我们不禁要多问一句:数据从哪里来呢?在多数大数据研讨中,与会专家们往往在口吐了一地白沫、抽完了几条红梅,推演出了天花乱坠的数据模型和日进斗金的商业模式后,面对此终极哲学问题而黯然休会。而我们这里说的大数据融资思路跟他们是不同的,因为我们知道落地的数据来源在哪里。

   其实,这样精细的地理位置数据,可以从室内定位技术的提供商处获得。所谓室内定位,就是能获得数米精度的用户位置,而且能准确区分楼层的定位方式。目前:室内定位主要有两种技术手段:

   一、通过iBeacon。iBeacon是苹果提出的一种技术方案,它需要在室内布设一些Beacon,这些家伙体积很小,并且可以用电池工作一年左右的时间。如果你的手机打开蓝牙,就会接收到这些Beacon的信号,于是也可以计算出收集的位置。像商场里的微信摇一摇功能,主要就是由这种技术支持的。这种方式的限制,主要是手机的蓝牙打开率,目前随着使用蓝牙的功能越来越丰富,这个比率一直在上升,现在已经接近20%了。


   二、通过Wifi。这种方法不用单独布设什么东西,只要你的手机试图列出周围有哪些wifi(注意不需要连接),就要跟wifi握手,通过这些wifi感知到的信号强度,是可以解出你的准确位置的。所以,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wifi的地方就有跟踪。这种方式虽然不受蓝牙打开率的限制(wifi的打开率是非常高的),但是却主要(注意是“主要”)在安卓手机上才有效。

   前一段有个新闻,在北京几个小区里发现了大量散落的beacon,偷偷收集着过客的ID,为大数据时代默默无闻地做着贡献。后来有人辟谣说,这些东西收集不了用户数据,因为真正的定位需要由手机上的应用发起才能把地理位置跟用户ID串起来。他说的也没错,不过应用发起也没有那么难,具体的方法我们就不多说了。

   这下明白了吧,找室内定位技术提供商进行数据合作,然后瞄准那些常年在星巴克蹲膘儿的用户进行轰炸式投放,让他们以为你们是中关村天降伟人,各大网站极力推荐的唯一科技公司,那个投入产出比啊,真是谁用谁知道啊!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热点文章
浏览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