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职场 > 职业发展 >
    上海研发投入相当于GDP的4%,建议要引入产出参数
      时间:2019-01-30 15:16 作 者:

  在上海两会现场,“上海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相当于全市生产总值的比例达到4%”,这个数据引起了不少人大代表们的关注。

  建议引入更多产出参数

  “我们的研发投入规模那么大,但却没有清楚的主体结构以及投入阶段,产出的指标也比较单薄。”上海市人大代表、长江经济联合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池洪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建议在研发投入的产出上引入更多指标或参数,以评估成效。

  《关于上海市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下称《报告》)提出,2018年,电路、智能传感器制造业创新中心、张江药物实验室以及脑与类脑研究中心挂牌成立,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相当于全市生产总值比例达到4%。重大科创成果不断涌现,成功培育世界首只体细胞克隆猴,人工创建全球首个单条染色体真核细胞,阿尔茨海默症治疗新药已提交上市申请。创新创业环境持续改善,全市500余家众创空间在孵和服务科技企业超过2.7万家,覆盖科技类创业者超过38万名;全市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达47.5件,比上年增长14.5%。

  池洪认为,“全市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达47.5件”这个指标过于单薄了,需要更清楚地了解研发投入的结构以及产出,才能对这一大规模的投入做出更准确的成效评估。比如,环保领域就有水、气、绿化和土壤等各项具体指标,容易评估每年的变化。

  更丰富的量化指标,也有利于分析各个城市在创新方面的差异,并给出相应的指导。

  “和深圳的创新相比,上海的创新就具有较大的差异性。”池洪告诉第一财经记者,深圳的创新有4个90%,90%的研发机构、90%以上的研发人员在企业,90%以上的研发投入、90%的发明专利出自企业。而上海拥有丰富的高校科研资源,有大量的研发投入是在基础研究上。

  加强科研成果转化

  要想激活科创活力,必须加强科研成果的转化。池洪表示,建议政府支持高校建立研发成果转化机构或服务中心,“目前我国的科技成果转化更多是个体行为,而不是组织行为,这种个体创业完全基于个人能力,转化的效率并不高。”

  在29日举行的“释放科创活力,加快科创中心建设”专题审议中,上海市人大代表、德勤华永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华东区主管合伙人刘明华也呼吁,要重视科研成果转移和转化工作。她表示:“我们去年做了一个调研,即使是中科院,科技成果转化率也只有25%左右,发达国家能达到50%以上。”

  上海市人大代表、上海市激光技术研究所所长张杰也在上述审议会上提出,是否可以建立一个市级的资金平台,为科研机构创新和成果转化提供资金支持。

  2017年6月,上海人大出台并实施了《上海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条例》(下称《条例》)。上海市人大代表、宝山区科委主任、科协副主席康锐在书面建议中称,目前还没有看到全市科技成果转化的相关数据。从《条例》实施后了解的各方情况看,《条例》的成效还没有充分显现。

  为此,她建议,要解决科技成果转化难题,应加大力度宣传《条例》并同步监督执行情况。首先,要制定《条例》的评估指标体系,考核各相关主体对科技成果转化的作为情况;其次,除了要明确技术中介的地位和作用之外,还要从明确利益保障和分享比例、方式等方面来加快培育科技中介。“既然已推出《条例》,就要依托立法,多多发挥制度作用,而不能习惯性依靠行政助力。”

  上海人大代表、上海航天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总裁助理尤登飞则直指国企创新的问题。在他看来,企业是市场创新的主体,但现在上海的国企创新动力不足。原因是在目前的考评机制下,国有企业负责人需要承担的创新风险太大,所以对于那些需要长期投入、又有风险的科研项目缺乏热情。

  全国政协委员、上海市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副主任胡卫最近提出,上海应该把握设立科创板的重大历史机遇,全力构建“产、学、研、用、融、管”的科创协同生态链,建成区域性、全国性乃至国际性技术转移梯级的市场。

  他认为,通过建设“技术转移之都”,可以有效规避资源瓶颈,聚合上海人才、科研、金融和影响力优势,形成一个面向全球,在科创领域集成研发、采购、流通全覆盖的庞大产业。在不远的将来,“技术转移之都”可归结为:“找技术,到上海!”
 

(第一财经)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热点文章
浏览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