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基础,为实体经济服务是资本市场的立业之本。因此,要发挥好资本市场的功能,为制造业服务,为实体经济服务。
让制造企业借力资本市场做大做强、不断发展,长期以来政府一直在推动。比如,此前人民银行、工信部、证监会等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金融支持制造强国建设的指导意见》,提出要大力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加强对制造强国建设的资金支持。积极支持符合条件的优质、成熟制造业企业在主板市场上市融资,促进重点领域制造业企业做优做强。加快推进高技术制造业企业、先进制造业企业在中小企业板、创业板、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和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上市或挂牌融资,充实中长期资本实力。在上市融资企业储备库里,对创新能力强、成长性好的制造业企业重点扶持。
不管是“改造提升传统动能”,还是“大力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充分说明了制造业仍将是边际变化最大的部分。“中国制造2025”从2015年启动,到2016年全面实施,再到如今深入实施,综合来看,我国的制造业优势仍将继续保持。
但是,在制造业发展过程中,有一点需要注意,就是需要不断向高端拓展,取得产业链最具价值的环节,获得更高溢价,这才是发展的关键所在。
事实上,随着各种配套政策的相继实施,我国高端制造业正迎来绝好的赶超世界先进水平的发展契机。而在这个过程中,资本市场完全可以发挥“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以轨道交通为例,目前,全国铁路运行新的列车运行图,“复兴号”中国标准动车组将在京沪高铁率先实现350公里时速运营。这传递出来的信息是中国制造业的再升级,代表着中国高铁技术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中国高铁成为中国高端制造业的代表之一,也离不开资本市场这一重要平台。比如,曾经的中国南车和中国北车上市后,均获得了长足的发展。而随着两家公司合并成为中国中车,中国轨道交通的制造进入了全新的发展阶段。
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要形成经济增长新动力、塑造国际竞争新优势,重点在制造业,难点在制造业,出路也在制造业。可以预期的是,未来制造业仍会是中国经济强劲的基础,而资本市场对制造企业经营产生的效应是显而易见的。对这些企业而言,打开大门,主动拥抱资本市场也是未来必然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