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2日,华为在上海发布了2018年春季旗舰P20。
与此同时,当前手机市场尤其是国内市场正面临萧瑟的大环境。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的《2018年3月国内手机市场运行分析报告》显示,1-3月,智能手机出货量为8187万部,同比下降27%,被称为寒冬来临。
“这也是一个洗牌期,强者可以获得更好的市场份额。也许今年,最晚明年华为可以市场份额做到全球第二。”余承东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经过过去的技术积累,华为终端逐步进入爆发点,逐渐会有更强的竞争力(释放)。目前,华为终端在国内以及欧洲的一些市场陆续成为第一名,未来还有更多空间。
国内红利真空期
2017年,中国手机整体下滑。研究机构GFK在报告中指出,过去几年持续拉动中国手机市场增长的智能机换机、通信标准升级、互联网爆发、低线消费升级等多轮行业红利相继淡出,而新的强驱动型红利尚未形成,同时结合存量饱和、补贴下降、成本上涨、创新趋缓、消费者换机热情持续下滑等多因素制约,5G商用前中国手机市场开始进入红利真空期。
事实上,从2016年下半年,TOP5品牌就已经开始固化,顶部品牌依托资源规模优势,全线扩张,大幅挤压TOP6-10品牌生存空间,品牌格局由倒三角向T型格局演变。2017年,前五大厂商所占市场份额超过80%。
OPPO副总裁吴强日前总结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已经进入了“后智能手机时代”,呈现三大特征:T型格局已定;基于用户核心需求的技术创新趋缓,消费者换机动力不足;竞争全球化成为必然。他认为,当前市场是头部企业的竞争,竞争更加激烈,如果犯错,规模很快会被其他家吃掉。
进入2018年也可以看到,老牌手机厂商金立遭遇资金链危机,大富科技拟收购百立丰,魅族裁员风波再起,最会讲相声的手机企业锤子发布新品但反响平平,小品牌面临严峻的生存空间挤压。市场的饱和也给依靠强劲内需成就一方霸主的国内厂商维持市场占有率带来极大压力,厂商纷纷走向海外开疆拓土。
需要指出的是,GFK预计,虽然中国手机市场零售规模进入增长冰封期,但中国手机市场2018年全年零售额为1.09万亿,同比增长7.1%,2018年年度智能手机均价将突破2500元。消费者关注重点逐步由硬件、配置向品牌和体验方向转移。
1-2年超越苹果
2017年,华为消费者业务全年销售收入237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1.9%,华为(含荣耀)智能手机全年发货1.53亿台。根据IDC的数据,华为2017年智能手机全球份额为10.4%,第二名苹果为14.7%,而2016年华为与苹果的份额依次为9.5%和14.6%,可以看到华为与苹果的差距在不断缩小。
华为副董事长兼CFO孟晚舟日前在年报分析会上表示,显性来看,三个原因支撑了消费者业务2017年的显著提升:首先是在管理精细化方面所做的努力,主要体现在成本管理和敏捷运营上。其次是品牌认同度的提升,以600美元的高端机为例,2016年年底华为市场份额大概3.4%,2017年底攀升至8.4%。再者是2017年着重加强了元器件未来供应预判和计划管理。
按照华为创始人任正非在2018年华为总裁办电子邮件中第一号文件中所提, 华为和荣耀双品牌分开运作,华为品牌走向高端,荣耀面向年轻人市场,形成 “双犄角”,各自应对不同的客户群体和市场。
当前,华为Mate系列、P系列和Nova系列与荣耀一起基本覆盖了市场所有价位段。而P20此次开创性应用徕卡三镜头以及AI芯片的赋能被认为在拍照上实现了历史性的进步,在知名影像评测机构DxOMARK最新榜单中华为新产品拍照得分超越了三星、苹果同期的旗舰产品。余承东称,P20系列销量超过1500万台没问题,2000万台有希望。今年华为还会有重大技术突破。但华为也要提升渠道、市场等方面的能力。
此外,也必须指出的是,粗略计算,2016年华为手机国内销量在全球销量中占比约为55%,2017年约为59%,国内市场占比提升。而当前国内市场的寒冬以及进军美国市场持续受阻都给华为2018年的目标带来挑战,同时盈利水平也依然会是国内手机厂商的困扰。(21世纪经济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