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星 Galaxy Fold 和华为 Mate X 的战场背面,你会发现,背后是以京东方为首的中国厂商,又一次发起了对三星这个屏幕王者的挑战。
柔性屏的浪潮,给了中国半导体厂商弯道超车的机会。
虽然,机会只是一点点而已。
先发制人的柔宇
2018 年 10 月,来自深圳的柔宇科技发布了可折叠手机柔派 FlexPai。
这场发布会除了发布一台折叠屏手机之外,还跟大家宣布了一件事:柔性屏这项技术,已经可以商用量产了。
作为第一款全球正式发布的折叠屏手机,柔派的发布立马吸引来大家的关注。
这个一贯躲在幕后的公司——柔宇科技,突然就这么走进人们的视线范围内了。
柔宇科技成立于 2012 年,柔宇科技的核心产品主要是 0.01 毫米的超薄柔性屏。
打开柔宇官网商城,你会发现除了大家熟知柔性屏做的手机之外,还有柔性屏做的帽子、柔性屏做的衣服,以及柔性屏做的 …… 火炬(屏炬?)
不过可惜的是,不管是柔性屏做的衣服帽子还是火炬,小帮都只能从一些参展资讯中找到只言片语的信息,并没有看到谁真正穿上了 " 有柔性屏 " 的衣服。
至于万众瞩目的折叠屏手机,在天猫官网里显示 5 月 9 日 10 点开售,这还已经是 4 月 23 日预售延期之后的日期了,至于第一批购买用户交付的定金,至今还不能退款。
天眼查显示,柔宇科技已经获得了 9 次融资,估值已经超过 50 亿美元,在他们成立的第三年,柔宇科技花 100 亿元在深圳开始筹建一条 " 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类六代全柔性显示屏大规模量产线 "
这条产线在 2018 年正式投产,据官网预计,每年将产出超过 5000 万片柔性屏。
5000 万片什么概念?
作为国内最大柔性屏生产商,京东方也就有 3 条生产柔性屏的生产线,分别在成都、重庆、绵阳,而且两条还在建,正式投产的也就成都一条线。
根据报道,京东方成都产线每月能生产 4.8 万片的柔性屏,这条产线京东方投资达到了 465 亿元。
让我们掰下手指算一下 ……
京东方花了 465 亿元,打造了一条 4.8 万片产能的生产线,平均每万片就要花 96 亿元的成本。
柔宇花 100 亿元,打造了一条 5000 万片 / 年,也就是 416 万片 / 月的生产线,也就是说,平均每生产一万片柔性屏,只用 2400 万元?
单纯用投资金额和产量做对比当然有些奇怪,毕竟这么大条生产线又不是一次性用品,而且随着时间变化,产品良率也会越来越高。
不过这个不正常的数据比,还是足够说明作为行业后辈的柔宇,无论是技术实力还是资本上都不如这些行业前辈的情况下,5000 万的年产量,真的很难让业内人士相信。
从相关人员的采访中间接证实了这件事——柔宇能生产柔性屏,但是良率感人。
做几台样机还行,那些火炬帽子,只是公司高层为了吸引眼球做出来的样品。
至于量产商用的路,可能还要很长。
厚积薄发的京东方
即便成立 7 年融资 9 次,估值超过 50 亿美元,柔宇还是无法达成量产,这件事应该让我们认清一个事实:
跟做 " 中国芯 " 一样," 中国屏 " 一样是一块深不见底的的大坑——几十上百年的时间和上千亿元的资金投入都会被这个坑吸得一干二净。
谁又肯去做呢?
刨去商业行为,中国真的有一群人扛起了这个重担。
前身是「北京电子管厂」,军工企业出身的京东方成立了 26 年,经历了濒临倒闭,筹资重建,自出研发等等艰苦阶段。
直到 2017 年上半年,已经实现了手机、平板、笔记本电脑的屏幕全球出货量第一,显示器、电视的面板出货量全球第二。
2000 年三星开始做 OLED 屏,2005 年就开始做柔性 OLED 屏,而在 2017 年,京东方才正式建成第一条柔性 OLED 生产线。
虽然比三星整整晚了 12 年,但这已经是全球第二条柔性 OLED 生产线,比 LG 还要早上一年。
仅仅过了一年,华为 Mate 20/Mate 20 Pro 发布,其中 Mate 20 Pro 用京东方的 2K 屏。
这块屏幕普遍得到了网友们的认同,他们觉得虽然比不上三星的顶级屏幕,但比起三星的普通 OLED 屏好上不少,绝对称得上优秀。
紧接着在巴塞罗那的 MWC2019 上,华为发布了旗下第一款折叠手机 Mate X,售价直逼 2300 欧元,将于今年 6 月正式发售。
比起柔宇的柔派和三星的 Galaxy Fold,Mate X 出色的设计让手机屏占比更高。
不出意料,Mate X 用的是京东方的柔性屏。
从中低端手机专属到在 Mate 20 Pro 和 Mate X 上广受好评,大家看到的可能是这一两年京东方在媒体上的频繁刷屏,但这背后却是以京东方为首的中国企业 20 年来的奋起直追。
虽说在高端屏幕上还没法赶上三星,但京东方的低价 LCD 面板,彻底打破了韩国对显示面板的垄断,让上万元的面板价格降到千元。
追了 20 年,总算是摸到小小尾巴了。
对行业绝对垄断的三星
我们理应为京东方骄傲,但想要追上甚至超越占据 92.6% 市场份额的三星,这条路还非常漫长。
因为你根本猜不到三星 20 年来是怎么打压他们的竞争对手的 ……
在制作 OLED 面板的过程中,有一个重要的步骤叫 " 蒸镀 ",通过电流加热,电子束轰击等方式,让原材料蒸发成原子或分子,最后碰撞玻璃表面凝结,最后形成薄膜。
简单来说,这就像蒸馒头一样,在 OLED 自发光材料下边加热,把他们 " 蒸 " 进玻璃面板里。
说得跟蒸馒头一样,但是这个 " 蒸镀 " 这个过程,是 OLED 生产的重中之重,发光材料、金属电极都需要通过蒸镀附上玻璃面板。
如何控制蒸镀的薄膜厚度、如何切割、如何控制,实际操作非常复杂。
而要完成蒸镀,自然需要专业的器材——蒸镀机。
在 2000 年 OLED 刚刚诞生时,超过 40 家企业加入 OLED 行业,想抢先机占领市场。
但是当年的 OLED 良品率低、成本高,屏幕素质也不行,没过 5 年,企业纷纷离场,只剩下三星等几家企业还在苦苦支撑。
而在制作 OLED 的上游,比三星更苦的是一家叫 Tokki 的日本蒸镀设备厂商,原本富裕的订单到 2006 年被大量取消,濒临破产。
还好当年三星作为 Tokki 的最后一家客户,他们不止持续下单给 Tokki,还帮助 Tokki 扩充产能,直到 2007 年佳能收购 Tokki,才算度过危机。
这么大家公司也别扯什么兄弟情,三星就是早期看中了 OLED 和 Tokki 的潜能,把宝压在这了,才会不遗余力地帮助 Tokki。
三星的支持让 Tokki 的技术实力日益增加,虽然市场上还有其他日韩企业有能力生产生产,但是技术实力上,Tokki 最强能让仪器的精度控制在 5 微米以下,更高的精度意味着更高的良率、更低的成本,大家都想要 Tokki 的蒸镀机。
也正因为此,就算 Tokki 蒸镀机报价超过 1 亿美元,仍然处于有价无市,因为蒸镀机的年产量很低,加上三星的早期资助让 Tokki 与三星达成协议,最早几年年产量只有 3-4 台蒸镀机时,全部都供货给三星。
所以说掌握 Tokki 订单的三星,直接掌控了整个行业。
好在 2017 年,Tokki 蒸镀机产能达到 7 台,加上三星对设备的需求降低,终于空出两台,让京东方和 LG 拿去。
到了 2018 年,Tokki 产能达到 10 台,再加上三星的需求继续降低,终于让维信诺等厂商得以抢购。
但是不要以为有了蒸镀机就能摆脱三星的掌控了 ……
做屏幕除了要蒸镀机,还有一种叫精细金属掩膜(FMM)的原料,这款材料是生产高端屏幕(QHD 2560*1440)的关键材料。
可在 2017 年前,三星跟 FMM 最好的供应商大日本印刷签订了独家供应合同,直到 2017 年后合同到期,京东方才有机会拿到优质 FMM。
甚至在 FMM 再往上游,制造 FMM 的超因瓦板供应商日立金属,三星同样拿下了最优质材料的独占契约。
在商业上对原材料、关键设备的把控,三星完全可以很好的打压对手,保持 90% 的屏幕垄断。
更不要说,长期垄断获得的高利润,让他们还有最后的绝招「降价」,这才是真正的大招。
中国造屏梦还在继续
虽然整个造屏行业笼罩在三星的高压下,可是中国屏幕的梦想仍在继续,有实力的厂商也已经拿下不少订单。
根据报道,京东方除了给华为供应柔性屏外,他们还给 LG、索尼、创维、小米、海信等客户交付 75 英寸 8K 的尺寸 TFT-LCD 屏,多少看出厂商对他们家屏幕的认可。
国产屏幕的另一巨头深天马,已经给荣耀 V20、华为 nova4、黑鲨手机供应 LCD 屏幕。
维信诺为锤子坚果 Pro 2s,还有为努比亚 α 的柔性屏供货。
除此之外,还有华星光电、信利、坤同、柔宇科技 …… 都在为做出好屏幕而努力。
今年年初 Mate X 发布后,不少人质疑这台高价手机 " 到底有什么用 ",但是余承东说只要两年,折叠屏的手机价格将会降到现在的旗舰水平,而且一半的旗舰机会是可折叠形态。
余承东有这样的自信,小帮相信跟现在国家的扶持和屏幕厂商的奋起直追不无关系。
数据显示,从 2001 年到 2015 年,这 14 年来京东方已经亏损了 75 亿元,根据京东方 2018 年报,他们还有超过 900 亿的长期借款。
这 20 年来,政府补助已经超过 60 亿元,而且除了金钱上的资助外,政府、银行还会以债务豁免、低利息借款等方式,加起来的补贴,相信不可计数。
直到 2016 年后,京东方的营收和利润已经相当可观,根据 2017 年业绩报告,预计 2017 年全年净利润达到 78 亿元,同比暴增 314.33%。
甚至有消息传出,京东方有机会与苹果合作,让下面几代 iPhone 也用上国产屏。
而维信诺、深天马这样的厂商,也因为国内手机厂商的支持,能得到更多锻炼的机会,同样是好事。
2010 年,HTC 计划在新款旗舰 HTC Desire(G7) 上搭载最好的三星 AMOLED 屏。
正当这款手机受到用户和运营商一致追捧时,三星突然以 " 供货不足 " 为缘由,停止供应 AMOLED 面板,致使 HTC 只能在后期改用索尼的 SLCD 屏幕。
前车之鉴在此,为了不被三星扼住脖子,中国已经奋斗了二十年。
未来可能会有更多二十年,毕竟,产业格局的形成并非一朝一夕。
可是当年我们错过了大海,未来不能再错过星辰了。
(江瀚视野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