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CIO > 沟通 >
    花旗银行卓曦文:不惧数字搅局者,全球都在“移动优先”
      时间:2019-07-31 09:32 作 者:

  最近的银行员工和ETC杠上了,这些员工可能从没想过,自己会在询问客户是否办卡的同时还要多问一句:“要安装ETC么?”甚至有爆料说分派给某行9个员工的ETC任务超出了1万个。

  目前,微信、支付宝、各大银行都提供ETC安装功能且大多免费安装,绑定储蓄卡或信用卡后,过路费、停车费线上支付且含优惠。据悉,我国的ETC市场大概有3亿用户,“有车一族”的经济状况相对有保障,信用卡违约概率较低,这些财务特征使得他们成为银行争抢的优质客户群。个人银行赛道战况激烈,不仅是传统银行和年轻的商业银行,外资银行也在打破旧习,寻求转型和突破。

  以花旗银行(中国)为例,目前在中国境内发行的信用卡数量大概在100万张左右,信用卡业务数字化水平超过了其在全球其他任何一个市场,而这正是受益于将信用卡的获客渠道从传统向数字渠道转移的结果。

  花旗全球个人银行业务首席执行官卓曦文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中国继续扩大经济金融开放,促进外资银行扩大市场及业务覆盖面,中国具有全球视野的富裕人群迅速增长,给个人银行业务带来巨大的市场空间。另一方面,与中资银行相比,外资银行物理网点布局较少,金融科技的迅猛发展为外资行提供了更为有利的机会。

  中国已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增长速度约为全球经济的两倍,并且在持续扩大开放。麦肯锡数据表明,中国的个人银行市场自2009年以来年增长23%,到2020年,中国个人银行市场将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市场,总市值预计将增至3.2万亿美元。

  在零售业务方面,个人财富的不断积累将继续推动增长;对公业务方面,中国企业继续全球化,改革开放提升了外资的参与度,跨国企业长期看好在中国的发展前景,这些对于外资银行都是巨大的潜力所在。

  然而,“数字搅局者”已经深刻改变了全球个人银行业的格局,银行在许多领域面临“去中介化”,净息差和费用收入面临压力。

  卓曦文透露,花旗银行(中国)已与中国本土一家电子支付公司合作搭建借贷平台,最快在7月初上线。这是花旗第一次与第三方平台合作开展借贷业务,不仅可以提高在中国市场的获客量,还可以降低获客成本,实现规模化发展。

  花旗中国的动作不止于此。2018年5月,花旗在中国首推对话声纹验证服务,在客户拨打服务热线时就可以为客户提供方便、安全、快速的身份验证;2018年11月,花旗银行(中国)南京分行转型为数字化非现金业务网点,主要聚焦财富管理业务。

  卓曦文看到,随着许多企业积极进入新细分市场和业务领域,竞争的边界日益模糊,传统银行业涌现出三大类型的挑战者:独立的挑战者、现有的机构主导型挑战者,以及大型科技主导型挑战者。

  所谓独立的挑战者主要指那些金融科技公司,通过技术和数据精简业务流程,为客户提供便捷低廉的零售银行服务;而机构主导型挑战者则是指由现有银行发起,进行技术投资或者创建数字虚拟银行;大型科技主导型挑战者,则是由GAFA(谷歌、苹果、Facebook和亚马逊)以及BAT(百度、阿里巴巴和腾讯)等科技巨头设立的企业,这些企业进入金融服务领域时,往往凭借其庞大的网络快速获取客户,并同时向金融机构和监管机构提供技术服务。

  面对挑战,卓曦文显得很淡定,“不同类型的玩家各有优势,像花旗这样的传统银行,拥有相当的市场份额和独特优势,我们看到的不是针锋相对的竞争,而是越来越多的合作。”

  据卓曦文介绍,花旗近期与印度最大的数字支付平台——Paytm宣布合作推出信用卡;在中国,花旗与微信和支付宝等平台很早就建立了合作。

  根据花旗的研究,下图是预计到2025年,传统银行面对“数字化搅局”模型损失的业务量估算。

  卓曦文认为,银行业面临着来自金融科技以及纯数字玩家的激烈竞争。它们通常更加灵活,而且还可以利用其核心(非金融)产品补贴金融产品,或者不设置短期盈利指标。中国的社交平台几乎覆盖了生活的方方面面,并提供小额支付、货币基金和理财等增值服务。卓曦文认为,这是全球未来生活模式的一个风向标。

  看到这一趋势后,花旗银行(中国)开始打造整个客户服务的完整数字化闭环,即从客户申请信用卡到银行审批、客户激活开卡、在各平台绑定、到使用信用卡的一整套完整流程都可线上完成。数据显示,相比2012年到2016年的传统渠道,花旗银行(中国)通过数字化获得的信用卡客户创造的平均利润增长了2~3倍。

  借鉴在亚洲的成功经验,花旗美国已成功实现数字存款增长。今年,美国活跃的数字用户同比增长5%,移动用户同比增长了12%。
 

(第一财经)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热点文章
浏览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