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机接口技术(Brain-Machine-Interface, BMI)是当前备受神经科学家和投资人关注的一个热门领域。去年中国前首富陈天桥1亿美元资助加州理工学院成立脑科学研究院以来,越来越多的风投资本也开始进入这个神秘的脑机接口领域。
思想自由“上传下载”
Neuralink是特斯拉CEO伊隆·马斯克去年成立的一家的公司。
据马斯克介绍,“神经织网”(Neural Lace)技术能够将电脑技术和人脑结合,通过向人脑植入微型电极,使得人的思想实现“上传”和“下载”。
不过陈天桥曾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马斯克的“神经织网”最大的问题是它是一种“侵入式”的技术,需要在人脑中进行植入,这种手术能够真正普及的可能性很小。
为此,陈天桥资助了加州理工学院的理查德·安德森(Richard Anderson)教授。当时安德森教授已经实现了在一位四肢瘫痪的病人大脑中植入芯片,使得这位病人能独立用自己意识控制一只机械手臂拿起杯子,喝到一口冰啤。
不过,这项研究花费的代价高昂,在一位瘫痪病人身上投入的实验成本就高达100万美元。陈天桥希望安德森教授能够在此基础上,实现进一步的突破。
陈天桥所看准的领域,也是全球众多杰出的科学家、企业家目光焦点汇聚的地方。去年,Facebook宣布开展一项脑机接口项目,目的是为了实现用户仅仅通过意念来打字,而不需要依赖于任何侵入式设备。Facebook还称,公司的目标是实现仅用意念以每分钟100个单词的速度打字。这个速度是人在手机上打字速度的5倍。
在2月举行的亚布力中国企业家论坛上,多位来自美国高校的教授和毕业生对脑机接口和人工智能的前沿技术进行了分享。其中由哈佛毕业的中国籍学生韩璧丞创立的总部位于波士顿的一家名为BrainCo的公司正在推进的项目就致力于脑机接口技术。
韩璧丞告诉记者,BrainCo诞生于哈佛大学的创新实验室的孵化器。与Facebook一样,BrainCo也正在研发“意念打字”的应用。韩璧丞对记者表示:“意念输入将成为人们思想的延伸,它能够让人更深刻地表达自己的思想。”
他还表示,脑机接口的直接延伸可以通过社交媒体来实现。他说道:“想象一下,你可以直接用大脑发布推文,或者Snapchat自动根据你的情绪状态为照片加上滤镜效果,这将是多么有趣的事情。”而针对意念打字是否会侵害个人隐私方面,韩璧丞表示,对于这项新技术,人们对公开分享的内容有绝对的掌控权。
不仅如此,公司在美国实验室新研发的一款通过追踪人脑电波提高思想集中度的产品即将进行小批量的生产,并将率先在中国的一些中小学进行试用。韩璧丞解释道:“通过监测学生的脑电波,并分析转化为量化的注意力值,向老师提供实时反馈,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据介绍,BrainCo目标是采集120万人的脑电数据。韩璧丞向记者透露,这款用于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产品是一个环形形状的设备,适用于头部佩戴。“我们首批出货量大约2万台,每一台设备能够被多位学生使用。”
韩璧丞告诉记者,“这个目标的实现能够使我们建成世界最大的脑电数据库,并基于这个数据库更好地运用人工智能改进我们的算法,从而能够更准确地检测获取人们的注意力、情绪等数据。”
据介绍,脑机接口技术除了在教育方面的应用,BrainCo还在进行其他项目的开发,比如用意念来控制假肢,帮助残疾人站立起来,甚至运动,或者写毛笔字等等。韩璧丞告诉记者,上述一套设备的售价约在数千元,公司将努力控制生产成本,并将其推广为造福社会的公益项目。
机器也将拥有“同理心”
另一个应用领域是通过测试人们的脑电波来反映情绪,从而能够给到广告商、零售行业企业或者电影公司的制作团队真实的反馈。韩璧丞举例道:“比如我们找一群观众,让他戴上我们的设备,观看一部视频。那么设备就能实时地记录下观众在哪几个时间段大脑皮层的活动最为活跃,并且表现出喜怒哀乐等情绪状况,这样制作公司就能知道哪些电影片段会引起观众的共鸣,从而大幅节省剪片的效率。”
目前市场上已经有很多能够辨别人类情绪的机器人产品,但大多数企业应用的技术是面部识别技术以及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分析。比如英国一家叫做Human的人工智能软件公司,就曾通过分析特朗普宣誓就职那天的视频资料,总结出特朗普就职当天的情绪。不过,这也引来提倡保护隐私主义者的反对。
香港科技大学电子计算机工程系教授冯雁对记者表示:“人工智能给企业看到很多商机。但我们不仅要看到商机,更应该预见到其未来的发展,以及会给人类带来什么样的好处。”
她同时强调,机器应该要具有同理心,即不仅要有智商,还要有情商。“机器有了情商之后,可以比人工作得更好,更精准地识别人的情绪,因为现在的数据集是能够让机器来学习,在某个领域比人更厉害。”冯雁说道。
虽然人工智能与脑机接口本质上是两个不同的技术。人工智能则是让机器变得更加聪明,而脑机接口是为了帮助人类变得更加强大,从而具备抵挡机器变聪明后对人类潜在的侵袭的能力。但是从某种意义上来看,脑机接口又是和人工智能关系极度紧密的,它们都涉及到对大量数据进行分析的能力。
尤其是在机器变得越来越聪明的时候,人和机器如何更好地互动也是人类面临的一大挑战。随着机器自主学习的能力越来越强,类似的“灵异事件”发生的频率也会增加。近日,亚马逊的Alexa在毫无征兆的情况下发出人类般的笑声令人毛骨悚然,好像智能音响里面住了一个真人。(第一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