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面,全民金融“狂热”;一方面,融资难、融资贵。这是目前中国的金融生态。
基于实体经济的金融创新才具有生命力
“本届金融创新论坛的主题是回归金融本源、服务实体经济。选择这个话题,是基于当前严峻的背景。”欧明刚在致辞中表示,一方面,我国金融业的扩张速度过快,金融资产膨胀过快,不同金融业态渗透同质化加强,全民金融“狂热”带来金融风险的累积和放大;另一方面,我国实体经济的融资条件并没有得到改善,“融资难、融资贵”等老大难问题没有得到根本的缓解。
近年来,中国金融业积极适应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服务“三去一降一补”为主要内容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服务实体经济上做出了许多创新。然而,不可否认,一些金融创新存在着“脱实向虚”和监管套利的倾向,加大了金融泡沫和金融风险。
2017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以来,中央一直强调金融应当“脱虚向实”,回归服务实体经济的基本宗旨。为此,一方面,中国银监会发出了《关于提升银行业服务实体经济质效的指导意见》,对银行提升服务实体经济的质和量提出了具体指导;另一方面,又出台了一系列旨在加强金融监管的措施,强化监管检查力度,对“三套利”“三违反”“四不当”等各种金融乱象进行专项检查。
论坛上,与会的专家学者普遍认为,中国银行业的转型与创新只有围绕服务与助推实体经济这一核心命题,与实体经济发展紧密结合,紧扣国家重大战略布局,才能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培养真正的竞争能力。
欧明刚认为,金融创新应当着眼于是否能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是否能让金融服务变得更加高效,是否能提升金融的普惠程度,让人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与此同时,我国的金融监管机构应当致力于为有利于服务实体经济的金融创新活动创造一个健康的制度环境。
科技发展助力金融创新
讨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绕不开发展普惠金融这个话题。
近年来,我国普惠金融建设取得了积极的进展,银行网点密度等基础金融服务水平不断提高,但同时以小微企业融资难为代表的金融问题、偏远地区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等问题,仍然较为突出,普惠金融所支持的对象迫切需要金融支持。
通过创新发展普惠金融,能够实现金融与实体经济的良性互动。中国建设银行副行长章更生在论坛上表示,发展普惠金融能够加大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服务力度,更好地以金融资源撬动经济发展的活力,同时将金融服务向欠发达地区和低收入人群扩展,能够促进民生的改善,但是受信息或者地理空间的限制,传统金融方式难以触及,对此必须依靠创新来解决。
普惠金融创新的关键是要着眼于解决传统金融风控难、效率低,以及最后一公里的问题。随着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金融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完善,能够有效改进服务对象相关信息的收集获取,以及数据的及时运用,从而提高金融资源供求双方的信息透明度;能够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使更多的企业和个人享受到金融服务。
通过创新,银行也可拓展市场,拓宽银行客户服务范围及市场空间,推动自身的发展,实现金融与实体经济的良性互动。“普惠金融不仅是金融业履行社会责任的需要,也是自身发展的需要。”章更生说。
安永华明会计事务所大中华区金融咨询服务主管合伙人忻怡认为,中小企业代表了实体经济当中具有鲜明特征的一部分,为其提供金融服务,创新是关键。金融机构通过创新来服务中小企业,离不开当前的整体大环境,而数字化恰恰为中小银行金融创新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机遇。
事实上,金融科技的浪潮正席卷全球。
“我们悄然走出了现代,进入了一个新的无名的时代,充满机遇、危险和挑战的新领域将随之出现。”招商银行北京分行行长汪建中以管理大师德鲁克的这句名言作为发言的开场白。他认为,在“信息爆炸”的今天,信息不对称问题正在逐步淡化,商业银行利用信息不对称以赚取差价的经营模式将难以为继,这其实是源于技术进步对于商业模式和人们思维方式所造成的根本性的改变,传统的商业银行正遭遇着互联网金融企业的“解构”。而银行未来零售业务的发展将呈现出三个趋势:第一,智能化,零售业务将从传统的“广播”模式转变为更个性化的“应答”模式;第二,融合化,即线上线下的融合、人和机的融合;第三,人群的普遍化,银行应在交易服务层面上进行延伸,为客户提供更加透明高效的信息服务。
百度副总裁张旭阳认为,技术进步推动了新的金融业态的涌现,金融也变得更加包容和普惠。首先,技术发展使线上线下融为一体,共同形成一个世界。其次,新技术,包括大数据、区块链和人工智能等,为金融带来了新的模式,在金融领域架设起了更好的架构。通过金融科技的力量,金融服务的效率得以提高,并由此将提升金融机构风险管理的模式和方式。
明确实体经济的边界
科技的发展将大大提高金融创新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那么,金融创新所要服务的实体经济的边界在哪里?
中国人民银行参事、调查统计司原司长盛松成提出,除了传统观点所认为的第一第二产业属于实体经济,第三产业或者说服务业也属于实体经济的范畴。他说,事实上,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中包括了15个产业部门。既包括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等劳动密集型第三产业,还包括金融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科学研究、教育、卫生、文化等知识密集型第三产业,涉及国民经济的方方面面。所以,现代第三产业已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狭义的第三产业,而是实体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不能只把制造业视为实体经济,其实,上游的研发、设计、供应,下游的物流、品牌、销售、服务,这些生产服务的行业也是实体经济,而且是我国最薄弱、需要加强的环节。”盛松成如是说。
“目前产能过剩主要集中在制造业,而大部分第三产业供给不足,如教育、医疗、养老、科研等。”盛松成指出,未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仅应该去制造业过剩产能,还应该增加第三产业的有效供给。目前我国的行业壁垒主要集中在第三产业,所以改革的重点应该是第三产业。(中国财经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