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行业 > 金融 >
    从开放到普适可信,AI+金融将带来哪些变化?
      时间:2021-07-12 12:24 作 者:

  当前,人工智能应用广阔的特性逐渐显露,越来越多的AI产品商业化落地,尤其是在金融领域,人工智能正开启一个从技术创新到普及,再到变革的全新发展的循环。

  在这一过程中,金融机构要如何乘势而上?又面临着哪些挑战?在日前举办的2021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智惠金融 共襄未来”AI+金融行业分论坛上,多位业内人士表示,AI+金融融合过程中,场景和数据扮演着重要作用,未来要不断推进科技的平民化。

  “我们正进一步探索用数字技术服务客户,服务城市的数字化。” 浦发银行行长潘卫东在会上称,这也意味着银行的科技不再是简单得服务本身,而是开始赋能银行的客户,服务城市的数字化。实际上,城市是最好的一个核心场景,可促进社会整体生产要素的高效协同和资源配置的优化。

  目前上海正在加快打造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国际数字之都,将人工智能视为硬核新技术,把人工智能作为十四五三大产业创新发展高地之一。以人工智能赋能城市数字化转型,驱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治理方式的变革,助力实现数字化的价值效应、示范效应和平台效应。这为人工智能领域的研究机构、企业和人才提供了更大的舞台和机遇。

  嘉实基金总经理经雷表示,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等正潜移默化地改变财富管理的方式,金融机构不仅仅要考虑以解决方案的模式来解决财富管理的痛点,还要考虑可如何提升效率以及降低企业的成本。

  新加坡国立大学商学院的怡合集团金融讲席教授、国大亚洲数码金融研究所所长段锦泉则提到,智能自动化是金融业维持竞争力的必要。在段锦泉看来,金融业的有些业务是经常性的,有些是决策分析层面的,这两类需要AI介入的程度是不同的。

  具体而言,经常性的业务,如客服、报表制作等,可以用现代AI完成;相比之下,决策分析层面的AI就很不同,如在线管理、反洗钱、反欺诈、网络安全、合规等等,这些都是非常复杂的业务,在当前很难实现全面智能自动化。“但是局部化跟深入化的AI使用是绝对可以完成的,它能够提升整体的品质,同时降低成本。”段锦泉说。

  而随着人工智能的赋能,潘卫东还称,场景和数字孪生这两个概念十分重要,可以将物理世界和虚拟世界很好得融合。“浦发银行目前整个布局就是基于场景去考虑问题,这与银行传统的靠产品、靠流程、靠管理,完全是两个概念,其背后就是数据驱动。”

  潘卫东强调,人工智能最核心的就是行为,而行为的背后是模型,模型的建立需要数据,因此对数据的再认识与再提升是关键问题,否则就会走不下去。

  在此基础上,有观点称,未来科技平民化很重要。微软全球资深副总裁、微软亚太研发集团主席、微软亚洲研究院院长洪小文表示:“我们所做的就是把技术平民化,让更多的人能够享受到技术的优点,这就要靠每一个产业领军的公司带领,配合用上算法、算力,然后做数字化转型。”

  潘卫东也称,科技的平民化时代已经到来。目前,借助成熟的技术和平台,已经能够让一些有粗浅科技基础的业务人员、专业人员,用好AI技术。不过,还需注意的是,当人们在享受物联网便利的同时,也被困在大数据、算法之中,杀熟现象屡见不鲜。面对智能推送的海量信息,年轻人承受信息过量、信息茧房的困扰,老年人则陷入数字鸿沟的无助。AI正悄然改变网络之间的关系,成为网络安全的新战区。
 

(第一财经)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热点文章
浏览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