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国内“最小颗粒度”的零售单位,小卖部或夫妻档等早已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他们构成了一座城市的“毛细血管”。
“现在小店的生意是越来越不好做了,主要是买东西的人越来越少。”今年30多岁的曾小红在成都市双流县西航港街道经营一家名为旭云行的超市。
旭云行超市占地面积120平方米,每年十几万元租金,另外还雇佣了2名员工。超市一般从传统批发商、零售通等渠道进货。曾小红告诉记者:“由于店铺所处位置相对偏僻,人流量较少,超市每个月的销售额在2万元以上,每个月挣的钱跟给别人打工差不多。”
今年同样30多岁的景芸所开超市的位置则相对繁华——位于河南禹州市滨河大道西段。该超市名为左邻右舍购物中心,面积约400平方米。
“几年前家人购置后,本来打算租给别人开超市,后来租金价格没谈拢,就用来自己开超市。”景芸告诉记者,货源主要来自传统线下批发商,以及从零售通下单。从2017年开始从零售通拿货,品类主要包括零食、洗化等用品。以前担心货物卖不出去,每次进货量很小,容易出现缺货的问题;后来平台出台了理赔、滞销赔等政策,让她敢多进货。
该超市拥有员工人数为15人,其中,收银人员3个、其他人用来理货。景芸表示:“超市行业人员流动性比较大,前几年经常换人,后来在提高人员薪水后,人员才相对固定下来。”
像曾小红、景芸这样的个体经营者抗风险能力较低,而一些有大企业加持的小店的生存状况则相对好一些。
“今年以来,青浦区14家苏宁小店的平均销售额增长67%,特别是自6月上海启动夜生活节以来,夜间时段啤酒、零食等品类的增速明显加快。”苏宁小店上海青浦片区负责人石振华告诉记者,与此前相比,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在苏宁菜场、苏宁小店等线上App提前下单,等到下班后再到小店取货,在取货的同时,会在小店选购米面粮油等商品。
为了获取更多客户,除了传统模式外,苏宁小店还对员工进行直播带货的培训。石振华表示:“由于青浦位于上海郊区,门店租金相较于市区要便宜一些,每个店一般配备2~3名工作人员。当前14家门店大部分是盈利的。”
苏宁提供的数据显示,自6月初至7月中旬,全上海苏宁小店的夜间收入超过去年同期,其中销售最好的品类分别为:啤酒、盐汽水、薯片、火锅底料、冰激凌等。
在销售爆发的同时,公司加强了履约能力的保障。近年来,苏宁易购不断布局前置仓和中心仓,中心仓主要用于存储长尾及非畅销商品,位置一般设置在市郊,降低仓储成本;前置仓则用于存放头部和畅销商品,位置更靠近消费者,保障了苏宁易购在收到需求后能够迅速调配商品并送到消费者手上。
截至2019年底,全国注册小店8000多万户,带动就业约2亿人,规模数量大,吸纳就业多,但小店经济发展也面临生存成本高、融资难融资贵、营商环境有待优化等问题。
为了减轻新冠疫情对小店经济的影响,今年6月,阿里巴巴零售通发起“小店经济复苏计划”,其中包括对符合条件的小店推出10万元的零息贷款以及10万元的免息赊购服务,用来支持小店店面改造、数字化升级、货品升级。
日前,商务部等7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开展小店经济推进行动的通知》提出,到2025年,要培育100个小店经济试点城市,形成1000个人气旺、“烟火气”浓的小店聚集区,达到“百城千区亿店”的目标。
(第一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