辉瑞新冠mRNA疫苗于去年11月问世引爆市场,但其对于低温存储的要求尤为苛刻——疫苗需要在零下70度的环境下保存运输,而在正常2到8℃的温度下只可以存储5天。从彼时开始,海尔生物作为国内上市企业中少有的低温存储技术龙头,开始被资本市场熟知。
海尔生物医疗成立于2005年,始于生物医疗低温存储设备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是基于物联网转型的生物安全综合解决方案服务商,产品及解决方案已应用于全球120余个国家和地区。2021年随着《生物安全法》的实施,生物安全产业将迎来高速增长期。海尔生物在2020年就全面定调生物安全,加速布局生物安全产业。基于用户对生命健康安全的需求,公司运用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对应用场景进行链接,探索出一套生物安全场景综合解决方案。
随着A股国际化进程提速,ESG(环境、社会、治理)成了国际化语言,沪深交易所预计也将在不久后推出ESG指引。海尔生物也愈发关注ESG信息披露,公司先后被纳入“科创50”指数首批样本公司之一、沪股通股票范围、上证380指数、富时GEIS指数名单等重磅级指数。海尔生物副总经理王稳夫表示,公司将在可持续发展战略和治理层面做到对生物安全的全面融入,打造“绿色制造”和“智能制造”标杆。
走可持续之路,打造“智能制造”与“绿色制造”标杆
相比于海外,国内低温存储的起步要晚20年,2000 年以前,我国生物医疗低温存储的主要设备尤其是低温/超低温保存箱都以进口为主,进入21世纪之后,以海尔生物等为代表的国内企业先后突破核心技术。
自突破生物医疗低温技术并打破国外垄断以来,公司低温制冷技术及产业化成果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并牵头或参与起草9项国家、行业标准和1项世界卫生组织(WHO)国际标准。
中国生物医疗低温存储市场按照应用场景可再细分为四个市场:样本安全、药品以及试剂安全、疫苗安全、血液安全。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公司2017年已成为中国第一、全球前三的生物医疗低温存储行业龙头,在全球范围内拥有广泛的市场网络体系,服务于各类终端用户。
为了更好的满足用户对美好生命的需求,海尔生物改变原有的经营模式,进行物联网转型,通过做场景做生态,海尔生物从一个生产硬件的公司转型升级为物联网生物安全解决方案服务商。
近年来,海尔生物愈发重视相关的ESG信息披露,并强化公司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根据MSCI的ESG行业实质性地图,在医疗设备行业,关键的ESG考核标准分别是——E:碳排放(5%);S:产品安全和质量(33.8%),人力资本发展(21.8%);G:治理(39.4%)。
在减排方面,海尔生物多措并举。王稳夫表示,在国家提出“双碳”之前,公司就在持续提升产品的环保节能与低碳理念。公司生产过程中的发泡工序与陶氏化学、霍尼韦尔等全球领先企业合作,在业内率先采用全LBA发泡体系,对臭氧层无影响,对环境温室效应影响极低。
同时,公司突破HC碳氢制冷关键技术,首创节能芯超低温冰箱,单台平均CO2排放量每年减少2.13吨,直接推动超低温冰箱行业节约能源50%以上,获得了中国001号CQC认可的"节能"超低温冰箱认定。截至2020年底,公司共有38款超低温产品获美国能源之星认证。
除此之外,海尔生物推出太阳能直驱疫苗存储箱,实现不采用蓄电池、完全依赖太阳能等新能源就可以保障设备的正常运转。在为公共基础设施薄弱地区提供社会价值的同时,也实现了绿色、清洁能源在产品中的充分利用。
“今后,我们还将对产品全生命周期进行绿色管理,持续推进绿色设计、绿色制造与绿色服务,将智能制造与绿色制造相结合。”王稳夫表示。
在治理和人力资本开发方面,公司将员工视为实现服务全球范围内的生物安全事业的创业合伙人,为此公司积极探索人单合一模式下的全员创客制;2020年,公司开放双通道的晋升发展体系以及高增值高分享的激励机制,致力为员工提供创业的平台;为保障员工的职业健康,公司在安全方面持续投入,努力构建和谐稳定的安全生产环境,全年未发生任何重大安全事故、员工重伤或工伤死亡事件。
此外,公司也形成了体系化的社区参与体系。疫情期间,海尔生物通过高效的供应链整合能力与员工高度的自主化和自驱性,累计为近一万家医疗机构提供生物安全防护设备,并且在国内外发挥生物安全技术的应用价值。第一时间向火神山医院、青岛市疾控中心等机构急需捐助价值500余万元专用安全医疗设备,同时迅速驰援英国、意大利等欧洲国家、印度等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的海外用户。
聚集社会民生,科技创新构筑生物安全防护墙
除了上述基本的ESG关键议题,对于海尔生物而言,“服务全球范围内的生物安全”,让生命更美好是公司的核心价值观和社会责任的体现。
王稳夫表示,生物安全是多学科交叉、多场景融汇的综合性领域,从行业细分来看,生物样本、血液、疫苗和药物研发等均属于生物安全领域重要范畴。就重点而言,生物安全的核心分别是生物风险因子、生物安全技术发展与人民健康安全保障。
这次疫情让人们对生物安全有了更多认识,如样本安全、生命安全、环境安全等,海尔生物着眼于生物安全,持续升级迭代方案。首部《生物安全法》也将进一步拓展包括海尔生物在内的生物安全行业的市场空间。而为了更好的满足用户对美好生命的需求,海尔生物从一个生产硬件的公司转型升级为物联网生物安全解决方案服务商。
以血液网方案为例,海尔生物提供从采集到应用的全流程安全解决方案。王稳夫称,由于传统手术配血、取血、用血流程耗时太长,血液无法实时供应延误病情的情况也时有发生,威胁病人的生命健康安全。为了解决这类问题,海尔生物创新智慧血液管理新模式,借助无线射频、智慧芯片等技术,让每一袋血液都有自己的“标签”。颠覆传统单向的集中式管理血液模式,创新分布式血液数据共享模式,原来从申请到用上血平均需要30分钟,现在只需要2分钟。
目前,海尔生物的智慧血液网解决方案已在北京、上海、天津、杭州、长沙等多个城市落地应用,并逐步推广至全国32个省1300多家三甲医院,还在青岛构建起覆盖全市的智慧血液网,保障全市百姓用血安全。
未来健康事业发展必须依靠科技创新的引领和推动。“基于公司技术优势,我们建立起-196°C到8°C覆盖全温域、全场景、全品类的‘海灵珑’智慧生物样本网解决方案,通过物联网属性的网器产品链接样本前处理区、实验区和存储区等不同场景,实现人、设备和样本的互联互通,信息全流程追溯,保障海量样本管理到支、到管、到袋,安全不出错,保障人类遗传资源与生物资源安全,为用户提供安全高效的服务的同时,推动生命科研增值。”王稳夫称。
同时,公司积极布局生物安全产业,为实现安全防疫,海尔生物通过生态共创探索出了一套公共卫生生物安全全场景生态,包括物联网生物安全柜、二氧化碳培养箱、安全采样舱、PCR 实验室检测、移动方舱、云眼智慧实验室等生物安全产品及场景方案,从样本采、存、管、运、检、用等不同环节入手,给予全流程全场景的物联网场景方案支持,并借助物联网技术,让样本的运输轨迹、检测过程、存储状态等全流程可见、随时可控、全流程可追溯,全方位全流程保障环境、样本及科研人员生命安全。
进入后疫情时代,疫苗接种成为了百姓最关心的话题。海尔生物作为疫苗安全接种方案的提供商,在疫苗领域也做出了诸多创新应用。
例如,公司创新了疫苗全场景安全接种解决方案,打通疫苗安全接种“最后一公里”。海尔生物推出了服务于生物安全庞大市场需求的“网红”海乐苗移动预防接种车,这也是全球首辆移动疫苗接种车。在接种过程中,不仅能全流程记录追溯,其接种数据还能与疾控系统实时交互,可全方位保障信息的准确性和实时性,为新冠疫苗接种工作提供安全有效的路径。
移动疫苗接种只是海尔生物在生物安全综合解决方案中的应用场景之一。作为国内领先的生物安全综合解决方案服务商,从应用场景看,海尔生物的方案包括样本安全、疫苗安全、血液安全、药品及试剂安全等生物安全多场景。首部国家《生物安全法》于4月15日施行,国家对于生物安全领域的一系列政策部署正在加快落地。服务于国家生物安全背景下的庞大需求,海尔生物显然做好了充分准备。
(第一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