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创新 > 年鉴学派 >
    到大湾区前沿去:创新+产业融合新探索
      时间:2017-12-07 14:56 作 者:

  佛山市三水区“蝶变新三水、湾区大舞台——新动能新业态招商推介活动”今日在深圳举办。活动依托广东高科技产业商会的资源优势、品牌优势和带动效应,以经典招商推介活动擦亮三水名片,重点推介三水的区位优势、产业优势、环境优势及政策优势,吸引产业、科技、金融、人才等资源聚集。

  对于有些深圳创投者来说,三水既熟悉又陌生:已经迈入“GDP千亿俱乐部”的三水,2017年稳居全国中小城市综合实力百强区第36位,是佛山发展的新增长极。地处佛山西北的三水,距离广州、深圳分别只有不到1小时和2小时的车程;从深圳北坐高铁到广州南站,只需要36分钟,从广州南站到三水南站只需26分钟。这也意味着,从创新城市深圳到产业重地三水,最快只需约1小时,便可快速对接。

  面对全球创新的激烈竞争,深圳与广州串联起一条可以媲美美国“128公路”的广深科技创新走廊,这背后离不开珠三角强大的制造业支撑。三水以招商推介活动的形式在深圳搭建交流平台,作为佛山制造业大区的三水,在佛山全面推进制造业转型升级,全力打造面向全球的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的背景下,主动谋求创新辐射的需求,“创新深圳”与“产业三水”的相遇有望碰撞出新的发展机遇。

  1 项目为媒 

  主动对接广深创新资源

  
跨越近150公里,三水在深圳带来一场高规格的招商推介活动,这背后释放了什么信号?在今年以来三水的市场动向和政府行为中,或许能窥见端倪。

  今年3月1日,作为三水先进装备制造业龙头的金银河赴深交所上市,成为三水第二家IPO上市企业;5月18日,三水新城首次赴深圳举行营商环境推介会,22个意向产业项目签订投资合同或协议,总投资额达88亿元;7月10日,总投资60亿元的华南新能源汽车集成创新产业园项目签约落户三水区白坭镇,将承接深圳巴斯巴大制造基地的所有产能。而在今年5月和8月,三水区、乐平镇先后举办项目集中签约活动,广东高科技产业商会、戴德梁行深圳公司等一批中介机构的签约合作,也为三水架起对接广深的新桥梁。

  广州,是世界上最繁华的现代化都市之一,被誉为“未来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的枢纽与中心”;深圳,作为国际化的创新城市和金融中心,早已经和全球人才、科技、资本等创新要素血脉相连,成为珠三角企业谋求发展的首选地之一。当广、深两地串联起广深科技创新走廊,成为珠三角乃至全省的“创新辐射源”,来自三水的目光和触手同样已经转向广深等地。

  这是三水从承接产业转移,到主动对接资源的一次魄力展现。正如三水区委书记黄福洪在今年2月15日召开的三水区促进实体经济发展大会上表示:“今天的三水,就是要以 千亿俱乐部 会员的身份,迈上珠三角湾区世界级城市群的舞台。企业扎根三水,就是站到了中国最好的区域经济舞台上面。”

  7月31日,三水区委十三届四次全会召开,三水提出要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抢抓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产业资源外溢、珠三角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一环创新圈”建设机遇,积极对接广深创新科技走廊,大力实施创新驱动三年行动计划,弘扬“企业家精神”,全面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而具体到工作抓手,加强面向广深招商成为重中之重。

  “一直以来,招商引资是推动三水做大经济总量,优化产业结构的有效手段。随着广深科技创新走廊加速创新要素流动,三水更需加强面向广州、深圳等地招商引资。”三水区经济和科技促进局常务副局长梁楚南表示,此次招商推介活动邀请业界“大咖”做新能源、物联网、新制造产业等主题演讲,均紧扣三水今后的产业发展方向,其中一个目的就是吸引更多产业链上下游的优质企业投资三水。

  聚焦广深科技创新走廊,以项目带动创新,以创新驱动发展的动能转换。这样的招商路径在三水的实践中已显现成效。据三水区经科局统计,1—10月,三水全区累计签约项目投资总额达446.9亿元,其中来自广州的项目投资总额达46.6亿元;来自深圳的项目投资总额达73.4亿元。来自广深两地的项目投资总额占据全部签约项目投资总额的26.9%,表明广深优质项目资源以其体量大、质量优的特点,日益成为三水招商引资的重要支撑。

  2 产业为本 

 
 引领资本、科技、人才共舞

  当三水为“三水+深圳”的合作搭起了舞台,深圳的资本、科技和人才又将如何与三水共舞?

  环顾珠三角,在珠江东岸广深科技创新走廊的巨大辐射效应下,珠江西岸的中山、江门、珠海,正瞄准港珠澳大桥、虎门二桥、深中通道等交通大发展机遇,谋求强化先进装备制造业、海洋产业、生物医院等领域的产业科技创新;毗邻广州的佛山,凭借其对接广深的交通区位优势和制造业基础,在今年7月28日召开的中共佛山市委十二届四次全会特别提及了佛山着力打造的“一环创新圈”,主动承接深圳、广州等地的创新溢出效应。

  背靠制造业大市,优良的产业基础无疑也是三水对接广深科技创新走廊最大的优势之一,对广深等地的人才、科技、资本要素释放出强大的吸引力。

  三水区区长胡学骏认为,深圳拥有全国领先的产业集群和创新资源,三水拥有扎实的产业基础和充沛的载体资源,深圳+三水的组合将是区域产业创新资源融合发展的一股新生力量。

  今年5月3日,广东高科技产业商会与三水达成合作,对接高新技术产业优质项目资源。广东高科技产业商会常务副秘书长王现永表示,三水正在打造千亿先进装备制造业集聚区,智能制造产业是高新技术产业的一个重要领域,商会在广东省有6000多家会员企业,其中有100多家上市企业,这些企业的研发基地或者“加速器”可以落户到三水,此次商会与三水合作,可以共同做大三水产业规模,共同为高科技企业做好服务,为产业嵌入科技之“芯”。

  梁楚南表示,“一环创新圈”包括三水正在着力打造的乐平智能创新示范区,以及南海、三水跨区域“去边界”共建的“万亩产业园”,将打造成为先进装备制造业的重要载体;依托三水新城打造的珠西粤港合作示范区,将重点发展大健康产业、生物医药、跨境电商以及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生产性服务业等;西南街道可为高端人才、科技平台提供配套;白坭镇将全力打造新能源产业基地;大塘镇则拥有新材料、化工产业发展的园区配套基础……这些载体都能为三水、深圳两地的产业合作提供广阔的空间。

  与此同时,依托西江、北江构建起完善的水运交通网络,包括二广高速、珠二环高速等多达10条公路干线环绕三水。广茂铁路、广珠铁路、贵广南广高铁、广佛肇城际轨道等轨道交通交错,三水还提出将广佛肇城轨“交通线”打造成集聚发展资源的“经济线”和吸引创新人才的“引智线”,这使三水有望率先从交通对接入手,在新一轮区域竞合中充分对接广深科技创新资源。

  事实上,从三水出发,不到40分钟到达白云国际机场,50分钟到达广州珠江新城,90分钟到达珠海拱北口岸,广深港高铁香港段开通后,40分钟就可直达香港。随着佛山一环西拓、佛清从高速、广佛肇高速、地铁4号线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加快推进,三水也将进一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的大交通格局中,让区内企业紧跟湾区经济发展脉搏,充分对接全球市场。

  3 改革为先 

  
打造创新要素集聚“洼地”

  对接广深科技创新走廊,三水有优势、有机遇,也面临着各种挑战。

  在区域横向比较中,三水先进制造业的规模及其在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科技型企业的比重、大中企业的创新科技比重,与佛山南海、顺德等先发区域还有较大的差距;在创新空间布局、科技服务业发展、高层次创新人才聚焦、科技和金融结合等方面都存在着短板;在纵向的发展路径上,三水工业脱胎于农业县时代轻工产业,承接珠三角产业转移壮大成长。新的视野格局下,三水创新需要跳出加工制造的固有模式,激发企业发展的主体动能。

  “要抓住当前科技转移的机遇,三水既要加大力度引进科技型企业,发挥市场主体作用,也要完善推动科技发展的制度,扩面提质,激发企业和市场发展活力。”三水区经济和科技促进局副局长陈玉虎说,一手抓招商选资,一手抓制度创新,成为了推动三水实现动能转换的一项共识。

  一方面,今年以来,三水围绕服务产业项目落地这一核心,启动了招商引资千亿行动计划及产业载体提升三年行动计划,全面提升招商引资工作水平及载体保障能力,有效激发企业投资三水热潮。今年1-10月,三水新增投资项目数量和总投资额均实现翻番式增长,项目总量和质量均创历年之最。

  另一方面,三水围绕促进实体经济发展这一主线,以空前的力度推出100亿元支持实体经济发展“20条”政策大礼包,从金融扶持、科技创新、转型升级、人才服务四个方面对企业实施全生命周期扶持。扶持标准创下三水扶持实体经济发展的多个历史第一,部分甚至全国领先。三水还配套了30余项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政策实施细则,使这些政策真正惠及企业、服务发展。

  围绕提升政府服务这一落脚点,三水不断深化“放管服”改革,在佛山市内首创“中介超市”,促进行政审批改革再加码、再提速、再深化,努力打造服务效率最高、管理最规范、综合成本最低的营商环境高地。另外,从去年起,三水启动教育综合改革、医疗卫生与健康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三水的城市公共配套持续优化。

  巴斯巴集团董事长林国军透露,华南新能源汽车集成创新产业园项目最终选择三水,一个重要原因是佛山、三水的真诚和效率打动了团队,在创新产业发展模式和商业模式上给予企业很大的施展空间。

  作为佛山发展的新增长极,三水正围绕佛山打造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宜居宜业宜创新高品质、现代化、国际化大城市的战略目标,打造“广佛创智之城、岭南水韵胜地”,建设百万人口区域中心城市。一系列创新政策和举措使越来越多人才将目光投向三水这片广阔的天地,也对外展示出三水区阔步迈向粤港澳大湾区舞台中央,成为广深外溢资源承接地的决心。

  城市产业生态共融

  
提升绿色竞争力

  潮涌三江,珠水激荡。三水的生态环境、地理人文,吸引了古往今来的众多文人墨客,在此留下诗词文章。

  清道光年间,两广总督、著名学者阮元乘船途经三水视察粤西时,留下了“滔滔三十六江流,齐到行台古渡头”的壮阔诗句。当代画家何宝森曾来三水,“步入三水,立即被这里的南粤风光,尤其是河涌沙洲、桑基鱼塘所吸引陶醉,让人渐渐爱上这里的人们。”

  知名时事评论员龙建刚描绘三水的生态环境时,同样不吝溢美之词:“在江河纵横的广东,三水是最有水乡特色的。到三江汇流的地方一看,那种景象非常震撼,去云东海一走,那种景色也非常罕见。既有大气磅礴的雄浑,又有波澜不惊的静美。放眼三水大地,满目山清水秀,有水、有山、有湖,很难相信珠三角有这样的环境。”

  自然生态禀赋优势,能否转化为城市和产业的发展动力?“以城市现代化促进产业高端化,以绿色生态增强城市特色竞争力。”三水区委书记黄福洪如此阐述城市、产业、生态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

  三水确立将三水新城、北江新区建设成为城市新核,带动城市板块优化整合,同时以特色小镇理念引领各镇街错位发展的思路。通过打造“中心带动,镇街协调发展”的城市格局,同步推进交通路网建设,教育综合改革,医疗卫生与健康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文化、商业布局优化,疏导人口在区域内部合理流动。

  在教育方面,三水将实施新一轮教育综合改革,计划今后几年内新增教育投入12.8亿元,实施义务教育学校布局优化等五大配套工程,到2020年,三水要成为具有一定区域影响力和辐射力的教育名城。在医疗方面,三水未来几年将投入36亿元新建一批公立医疗机构,到2020年,医疗卫生综合实力达到全省先进水平。

  同时,三水深入推进从城市升级向升值转变的新型城镇化建设,不断凸显“山、水、湖”自然禀赋,实行城市精细化管理,成功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城市品质明显提升。以城市治理现代化为引领,一个日渐显露的岭南水乡特色、环境宜人、公共服务配套现代化、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新形态,正成为三水吸引各地人才的核心竞争力。

  佛山市委书记鲁毅对此表示,三水城在山中、城在水中、城在绿中的特点体现得非常充分,要围绕这个特点布局规划产业,把城市特色做优做强。

  近年来,三水依托中国(三水)国际水都饮料食品基地、三水工业园、大塘工业园三大核心园区,大力发展实体经济,逐步实现经济增长由量到质的转变。2015年,三水地区生产总值成功突破千亿大关,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接近3000亿元。三水已形成先进装备制造、食品饮料、现代服务等三大主导产业集群,高新技术企业、创新平台、人才团队等创新要素加快集聚。

  站在过往的基础之上,三水提出了“产业、城市、生态共融共兴”的发展新路。如今,三水正朝着打造“广佛创智之城、岭南水韵胜地”,建设百万人口区域中心城市的目标全力迈进,提升城市凝产聚人的综合承载力,使城市成为更具推动力的发展引擎。同时,在产业方面确立以制造业为优势,以创新为出路,以智造为方向,以创新智造加快转换发展动能。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热点文章
浏览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