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创新 > 年鉴学派 >
    河南濮阳顶格推进科技创新“一号工程”
      时间:2022-04-02 16:31 作 者:

  “把这些重要的活动、会议安排在这些特殊的时间节点,主要是彰显市委、市政府对科技创新工作的重视,向全市释放大抓科技创新的强烈信号。” 河南省濮阳市委书记杨青玖在全国两会期间接受科技日报记者专访时说。

  记者了解到,在发现“中华第一龙”的豫北濮阳,2022农历新年刚过,杨青玖就为该市首批产业研究院中试基地揭牌,并召开新年首个会议,研究部署科技创新工作。

  大年初十,濮阳市科学技术研究院(筹)揭牌。这是河南省18个省辖市中成立的第一家综合性科学技术研究院,其将为该市新型化工、生物基材料、先进装备制造等主导产业提供科技支撑。

  此前的一月,濮阳市市长万正峰还两次带队到河南省科技厅、河南省科学院汇报对接,持续释放重科技、重创新的强烈信号。

  顶格配置力量,以非常之力推进“一号工程”

  在去年举行的濮阳市党代会上,濮阳市委把科技创新作为现代化建设的“一号工程”,第一次写进党代会报告,吹响了“科技起高峰”的冲锋号,打出了“创新成高原”的组合拳。

  2021年8月,濮阳市在全省率先成立市科技创新委员会,并顶格配置领导力量,市委书记、市长担任双主任,市委副书记、组织部部长担任副主任,常务副市长、分管副市长担任办公室主任。强化顶层设计,搭建高层级科技创新的“四梁八柱”。濮阳市科技创新委员会作为市委、市政府常设议事协调机构,建立了市县联动、全市一盘棋工作机制,高标准谋划“十四五”专项规划,出台了支持科技研发平台建设八条措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实施办法等一批夯基础、管长远、治当下的硬核举措,提供了强力制度保障。

  同时,濮阳市科技创新委员会及时调整优化濮阳市科技局“三定方案”,增设化工与新材料、新能源与未来产业等5个产业专业科,增加行政编制3名,加强、优化了政府部门科技管理和服务职能。

  市委书记、市长躬身入局,率先垂范,带头推动科技创新工作,明确提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与重点项目建设季度观摩,主持修订高质量发展综合绩效考核与评价办法,首次赋予科技创新考核分值达10分。

  杨青玖说,濮阳市委坚持把创新摆在发展的逻辑起点、现代化建设的核心位置,下非常之功、施非常之策、用非常之力,坚定不移走好科技创新“华山一条路”,让中部地区创新开放高地高高隆起。

  对接产业需求,高标准建设“一流平台”

  2021年,濮阳市两家产业研究院纳入河南省科学院重建重振计划,濮阳市科学技术研究院筹建工作加快推进,濮东产业集聚区成功创建省级高新技术开发区,宏业生物建成省级重点实验室,高新技术企业增长43.7%,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增长高于全省11.8个百分点,濮阳被确定为全国首批“科创中国”创新枢纽城市试点市。

  濮阳市委坚持围绕重点产业发展汇聚创新资源,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发展,以产业发展带动科技创新。

  在产业链前端,注重“引”。抢抓河南省打造郑汴洛濮“氢能走廊”机遇,出台《支持氢能与氢燃料电池产业发展若干政策》《濮阳市氢能产业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2—2024年)》,加强与大院大所、国内外高校合作,招引头部企业,谋划建设宗惠氢气公司高纯氢气、濮阳新型化工基地气化岛等项目,让全市工业副产氢基本做到了能收尽收、能用尽用。

  在产业链中端,突出“建”。重点依托科技型企业,建好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企业技术中心等创新平台,全市建有各类研发机构299个。坚持市县联动,一企一策,支持宏业生物公司建设“河南省生物基化学品绿色制造重点实验室”,开发的“消+杀+洗”一体化高效消毒洗涤产品过碳酸钠消毒颗粒和片剂,填补了濮阳市无消毒颗粒生产企业

  的空白,完成的“生物基平台化学品及其高值化产品的生物炼制技术”入选河南省“一流课题”库。2023年力争实现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活动全覆盖。

  在产业链后端,做好“融”。濮阳市聚碳新材料产业联盟正式揭牌成立,绿色化工新材料产业研究院、生态聚酯新材料中试基地等首批10家产业研究院、4家中试基地挂牌运营。制定支持科技研发平台建设硬核办法,落实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普惠性政策,组织开展研发投入预算备案,有效激发创新活力动力。

  赋能企业发展,高质量培育“一流主体”

  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濮阳市实施科创型小微企业增量提质“春笋行动”,完善“微成长、小升高、高变强”梯次培育机制,用企业的小切口打开全域创新大局面。

  强化主体培育。建设市、县两级科创型小微企业培育库,动态掌握培育状况,细化分解目标任务,培育高新技术企业和“瞪羚”企业115家,力争2023年实现总量翻番。仅2021年,全市新增创新龙头企业12家、完成目标150%;新增高新技术企业35家、完成目标330%;新增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95家,完成目标317%。

  全力添薪加油。濮阳市深入开展市级以上孵化器、众创空间绩效评价,建成各类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13家,实现在孵企业379家。在全省率先推出科创型小微企业科技服务专员制度,从全市抽调精干力量39人,协助企业制定规划、申报项目、帮助解决难题,助力企业创新发展。

  严格考核奖惩。濮阳市科创办、市督查局跟进检查全市春笋行动落实情况,跟踪掌握关键指标,动态解决难点问题,季度通报情况,倒逼责任落实,树好创新风向标。

  与此同时,濮阳市厚植创新土壤、高水平打造“一流生态”。濮阳市委把打造一流创新生态作为建设创新高地的根本之策,持续用力、久久为功,推动形成一流的创新链条、制度、文化。一是畅通投融资渠道。加大财政科技投入力度,2021年达9.84亿元,同比增长44.6%。科创型小微企业贷款年均增长30%以上。二是强化人才支撑。制定双招双引23条措施,引进高层次人才180名,其中柔性引进两院院士6名,建成院士、中原学者工作站7个,3人入选国家“万人计划”。三是创设创新制度。将科技创新纳入高质量发展综合考核,分值提升到占比很高的10分。制定《濮阳市支持科技研发平台建设八条措施》,加大对新认定的国家、省级载体平台的奖励,激发全社会创新活力。四是培树创新文化。开展科创型小微企业“科技之星”年度评选,支持科创型小微企业参加创新创业大赛,让创新潜力有效激发、创造动力竞相迸发。

(环球网)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热点文章
浏览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