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创新 > 战略 >
    新能源造车赛道,黑马赛力斯如何破局?
      时间:2021-06-24 18:52 作 者:

  经过二十年的研发和示范推广,我国新能源汽车实现了大规模产业化,销售量、保有量均居全球首位。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5月底,我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约580万辆,占全球新能源汽车总量的50%。今年前5个月,新能源汽车产销超过95万辆,同比增长2.2倍,市场渗透率由去年的5.4%提升到8.7%。

  按照全国乘联会此前发布的《2021年5月的乘用车销量月度报告》,2021年国内新能源乘用车的销量将达到240万辆,相比2020年136万的销量,增幅近翻番。随着智能化趋势的加速,从2016年开始,各路资本开始加码智能电动汽车产业,从去年到今年,互联网和跨界制造企业也纷纷加入这一场未来汽车产业转型的角逐。当资本大举涌入,千亿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如何真正实现汽车产业的转型升级,让中国车企在“换道竞争”中,与跨国企业不仅仅局限于同一起跑线,而是能够利用技术和市场优势,真正实现同台竞技?

  多部门呼吁新能源汽车产业应聚焦核心技术突破

  在前不久刚刚闭幕的“2021年中国汽车论坛”上,与会专家齐聚一堂,对于如何“加快新能源产业发展,推进高端产业新突破”各抒己见。在论坛上,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科协主席万钢谈到,电力驱动是汽车能源和驱动系统的技术变革,引领了全球汽车产业向新能源汽车转型升级,已成为汽车产业核心竞争能力的标志。同时,电力驱动将引发汽车电力电子架构和智能控制系统的系统性变革。他认为,要加快我国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必须要聚焦关键,加快核心技术突破,开放合作,充分利用国际资源等。在核心技术突破这一层面,万钢特别提到了车规级芯片、下一代驱动电机技术体系、新型电子电气架构、以及线控底盘平台等技术。

  与万钢一样,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会长王瑞祥在会上也提到,立足新能源汽车这一新的发展起点,中国汽车产业要构建新格局,必须要实现高质量发展,而高质量发展的基础之一就是要聚焦核心技术创新能力不强、知名品牌缺乏等突出问题,集中全力取得突破。要取得突破,在他看来,就是要继续加强跨界融合与对外合作,努力扬优势、补短板、提能力,才能加快实现高质量发展。

  不过,作为一个新的产业,在发展的过程中虽然有所收获,但也存在一些问题。近日,著名财经作家吴晓波在实地调研了几家新能源汽车企业后得出系列结论。他说,“如今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潜力巨大,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创业者和资本涌入了这个赛道。截至今年5月底,中国新能源整车企业数量已经突破了650家。而一家新能源汽车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主要在两个方面,一是整车制造智能化能力,二是“三电”的研发创新能力。从工厂的制造智能化来看,中国新能源汽车已经达到世界领先水平。机器人自动化、数字孪生技术、新材料、5G质检等都取得突破性的成绩,但是在核心技术——‘三电’技术(电池、电控、电驱动)的研发方面,95%新入局者却积累不足,他们的产品更像是用资本堆砌起来的组装工程。

  新能源车泡沫三年必破,厚积薄发是关键

  按照吴晓波的说法,虽然未来新能源汽车产业具体哪家企业能够胜出,在目前尚未能给出清晰和准确的预判,但新能源和智能汽车时代无论如何转型,制造的根基和核心技术的实力比拼,是永远都逃不开的选项。而在这一领域,唯有一步一个脚印者,方可胜出。

  中国汽车产业经历30余年的发展,主流企业已经有了深厚的技术积淀,但在面向电气化和智能化转型的过程中,市场表现却各不相同。在如是金融研究院院长、如是资本创始合伙人管清友看来,这种差异化的表现其实从根本上源自于很多企业“对待碳中和这个事情是外力推动型的,它是被动式的,不是一种价值观驱动型的”。他认为,很多企业“从技术层面、制度层面来看,是要落实国家的指标,完成国家分配的指标,包括工信部推的‘双积分’制度,但很多跨国企业正在实现一种价值观驱动型的发展模式,他们已经将可持续发展内化成为了企业未来的发展方式。管清友认为,除了技术之外,价值观的引导在未来汽车工作,特别是新能源汽车的竞争当中,会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不过管清友也谈到,从豪华品牌、自主品牌和新能源品牌这个角度来看,目前自主品牌都在大规模挤压国外品牌,他认为,从新能源这个角度来讲,竞争格局正在发生逆转,汽车行业在被重新定义,下游相对于之前,中国企业还是表现非常抢眼,无论是电池还是技术,我们都有表现非常优异的企业。

  新能源车厚积薄发是关键

  联手华为,赛力斯于今年4月19日正式发布赛力斯华为智选SF5,并在5月底开启首批用户交付。作为赛力斯与华为合作的全新车型,赛力斯华为智选SF5采用了同级少见的1.5T增程式动力系统,同时融合了HUAWEI DriveONE三合一电驱动系统,综合最大功率可达405kW,峰值扭矩820N·m,0-100km/h加速时间仅为4.68s,满油满电状态NEDC综合续航超过1000km。

  参照上述说法,赛力斯华为智选SF5在市场上能获得不错的反响,源于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内化的价值观,作为小康股份旗下高端新能源全资子公司,赛力斯自2016年起就对新能源技术不断研发与深耕,2017年4月,就联手密歇根大学成立智能驾驶互联研究中心,目前掌握超过1000项全球技术专利,成为国内率先掌握三电核心技术和电驱增程技术的自主新能源品牌。在生产制造领域,赛力斯母公司小康股份拥有多年的制造经验,而为了打造更为强大的电动车型,小康股份为赛力斯建设了按照工业4.0标准打造的智造工厂,形成了从研发到生产的全闭环。

  其二,从核心技术上看,赛力斯不仅拥有三电核心技术,还拥有业内首创的四电机驱动技术平台和国内唯一搭载1.5T四缸发动机的高效增程器,其自主研发的SEP200交流异步电机,最大功率达到了255kW,峰值扭矩达到了520N·m,其功率密度达到了5.8kW/kg。

  第三,赛力斯从起步开始,就不是单打独斗、闭门造车的状态,而是采取开放合作的态度,积极把握行业转型和消费者趋势,跨界合作。作为首个落地HUAWEI DriveONE三合一电驱动系统的车型,赛力斯华为智选SF5还将通过OTA升级的方式陆续开启 HUAWEI HiCar 功能,可以将华为的移动应用生态复制到车机上,还可以支持在手机和车内中控大屏间随时随地切换导航、音乐等应用。同时,HUAWEI HiCar 还可以实现设备互联,用户下车前可远程打开家中空调、智慧屏等智能终端,实现“人车家智慧互联”,打造真正的无缝全场景体验。

  最后,在驾驶辅助技术方面,赛力斯华为智选SF5前后共有8颗超声波雷达、3个高精毫米波雷达、4个环视摄像头和1个前置高感知摄像头,这些类似人身体上的眼睛和手,让赛力斯华为智选SF5在开启SERES Pilot时,不仅能给驾驶员带来了舒适的体验,同时也更加安全。

  对于全球车市来说,智能电动化都是新的拐点,对于中国品牌来说,新趋势之下要把握机会,不仅仅是要加大在产品上的研发投入,更重要是用户需求的把握,在创新合作方面加速步伐,方能在未来的全球化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而在这一过程中,赛力斯牵手华为的合作,或许能为其余企业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第一财经)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热点文章
浏览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