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创新 > 案例 >
    捷豹路虎打造创新企业 全球基地在华初露端倪
      时间:2017-11-28 13:55 作 者:

  去年广州车展,潘庆低调的只身一人看了包括捷豹路虎在内的几乎所有车企的展台。今年广州车展,依然低调的潘庆做到了捷豹路虎舞台中央的位置。是的,今年广州车展恰逢潘庆出任捷豹路虎全球董事一年。“确切地说是11个月”,潘先生所说的11个月,正是从去年广州车展到今年广州车展的“一轮”。

  身为捷豹路虎全球董事、捷豹路虎中国总裁和奇瑞捷豹路虎“三合一”的头衔,使得潘庆相比其他人,有更开阔的视野去思考企业、行业和未来。11个月之后,潘庆在履新之初所提及的“把中国打造成捷豹路虎全球基地”的施政纲领,正在由愿景一步步变为雏形和现实。广州车展上,一些带有潘氏烙印的风格的捷豹路虎开始初露端倪。

  数说捷豹路虎在华这些年

  
潘庆说,捷豹路虎在中国是比较年轻的企业,但是企业的发展并不年轻,甚至有些“老道”,他如数家珍说,捷豹路虎起步比其他的车企都晚,真正进入中国是2007年,2010年时全年销量仅2万辆,今年已经超过了好几倍。今年广州车展恰逢奇瑞捷豹路虎合资公司成立五周年,第一辆车下线三周年。与其他成立30多年的合资企业相比,捷豹路虎当然是一家年轻的企业。让潘庆骄傲的是,合资公司成立五年,36个月做了四款国产车,这是其他的车企做不到的。在第28个月的时候,实现了第十万辆车下线,第32个月的时候,也就是今年7月份的时候,全新发动机工厂开业,这与捷豹路虎全球生产这款发动机仅相隔四个月,中国第一款发动机已经国产化了。所以捷豹XEL另外一个卖点,就是发动机是真正国产化的。捷豹路虎和奇瑞捷豹路虎现在的合作水平,如果和其他品牌相比,把时间点拉为零的话,可以发现奇瑞捷豹路虎与捷豹路虎所取得的成就更胜一筹。当然时代在变迁、市场在变化,这样对比也许并不公平,但捷豹路虎的起步非常快。

  年轻同时意味着活力,潘庆说这话不光针对中国,而是全球。以英国总部研发中心为例,大概12000名工程师在同一办公楼办公。有意思的是,大楼不封闭,门都是通透的玻璃,而且没有固定的座位。还有所谓的座椅群,比如说参与轴承的部分,就鼓励所有做轴承的员工坐在一起,最有效提出解决方案,而其他的企业门关的严严的,很不一样。潘庆以此说明捷豹路虎的“年轻有朝气”。

  2020年全车系“触”电

  
捷豹路虎已经公布了事关未来发展的核心计划。根据计划,2020年以后捷豹路虎新车型都有电动车车型选择,也就是说,电动化的概念将出现在每一辆新产品中,包括轻度混合动力,插电式混合动力,纯电动等等。广州车展推出的新款揽胜运动版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2.0L发动机与电机结合后,能够达到400马力,扭矩达到640牛米。

  当然,新能源的推广、普及在潘庆看来需要来自三方面的支持和相互作用。第一,离不开中国政府政策的导向支持。第二,基础设施的及时跟进可以缓解消费者对纯电动汽车的担忧,短期内作为过渡的混合动力可为消费者节约不少用车成本。第三,消费者的接受程度会是一个慢慢转化的过程。三方面因素,决定了捷豹路虎的新能源路径是,从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起步,2018年推出首款纯电动跑车型SUV——捷豹I-PACE,2020年起,所有的新推出车型都会有电动化车型选择。

  中国在捷豹路虎扮演的角色

  数据显示,中国车市今年增长2-3%,10月份为止豪华车市场增长接近20%,捷豹路虎同比增长25%。不过,对高于行业增速的业绩捷豹路虎十分清醒,潘庆认为,速度和销量不是衡量业绩的唯一指标,而是要把中国市场打造成捷豹路虎一个全方位的基地。

  潘庆告诉记者,捷豹路虎不是仅仅在中国本土化、国产化产品。要从创新开始,从研发做起,然后一直到采购,甚至采购的意义不是在中国为中国,而是在中国为全球,生产也不是在中国为中国,而是在中国为全球。比如,捷豹路虎在与电池供应商沟通的不仅是为中国供货,更是如何专注于从现在到2020年,以及2020年之后的成熟技术否能与全球接轨。

  在捷豹路虎把中国市场打造成一个全球性基地的中长期规划中,潘庆希望把公司从单层面的管理模式培养出来,更注重于质量和其他的投入。潘庆告诉记者,在把中国打造成一个全方位基地规划中,分为2020年和2025年两个阶段,重点关注创新、研发、采购、生产、销售和人才培养等多个方向。潘庆以创新举例说,已经开始关注包括车联网在内的几个领域在研发方面超前性的可能。又比如,在新技术上,探讨一种基金类型的商业模式,一部分是技术上的战略合作,一部分是天使型的投资合作,这些都有望在新技术运用上成为可能。潘庆甚至邀请希望有创业意愿的人,一起去打造智能汽车的生态链。让潘庆认为研发是具有极大的可能性的原因是,中国车联网方面已经走在了世界的前列,只要解决了中国人的思维逻辑如何和国际通用逻辑接口这样的问题,车联网走向全球既有技术优势也有成本优势。(
北京晨报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热点文章
浏览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