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28岁,有些人可能还在学校念书。而今年28岁的邓鹤翔却已是武汉大学的一名正教授。这位以第一作者身份在《自然》和《科学》上发表三篇论文,2012年入选“国家青年千人计划”的青年才俊,求学之路一帆风顺,成长简历引发网友膜拜和“吐槽”。
“85后”正教授邓鹤翔。(资料图片)
“打铁还需自身硬”
武汉大学像邓鹤翔这样的教授有10余位,为什么他们经得住质疑?最直接的原因就是打铁还需自身硬。相比之下,包括广东揭东县原副县长江中咏、湖南湘潭县原副县长徐韬在内的多个“80后官员”,提拔时往往都伴随着学历造假、程序违规、拼爹……这样的年轻官员能力非但不能服众,而且程序漏洞百出。倘若那些“80后官员”也像邓鹤翔一样简历过硬、程序合规,社会也将坦然接受。
“不再论资排辈”
武大破格晋升一位85后化学家,就是摈弃这种论资排辈陋习的正确做法。因为优先让一位学有建树的年轻人担任教授,而不是让那些学术成绩不那么出色的“老前辈”担任教授,这不仅是对年轻人学术成就的充分肯定,也是只问学术、不问年龄的合理做法,是对“排排坐,吃果果”的论资排辈说“不”。
这几年,我们已经看到陈章良29岁被聘为北大教授,27岁小伙周涛受聘电子科技大学教授,28岁邓露担任湖南大学博导……如今又有85后邓鹤翔成为武大教授,让我们朝着一切以学术能力说话、不搞论资排辈迈出了新的步伐。
“启示官员提拔”
“最年轻教授”被网友们奉为励志传奇,从另一个侧面说明,公众并不会非理性地质疑所有年轻人的能力。同样,这对选拔干部也有积极启示——组织部门无需因担心舆论质疑而放缓干部年轻化的趋势,只要在程序公正和信息公开方面把好关,做到公道正派、风清气正,有才华的年轻干部被提拔被重要,民众是会买账的。
“暮气沉沉80后不缺佼佼者”
80后一样人才辈出,在教育领域有28岁正教授邓鹤翔等这样出众的人才;在商业领域有李想这样的高手;在政坛,有石磊那样一心为民并得到晋升的“村官”。所以说,“80后”并不是暮气沉沉的,是社会对“80后”的不信任致使“暮气沉沉”成为他们的“标签”。
图为武汉大学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网站公布的邓鹤翔基本信息 (资料图片)
编后语:
“梅花香自苦寒来”,每一个成功样本的背后,除了那稍纵即逝的机遇以外,通常潜伏着长期的不为人知的艰辛的付出。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不如多一份呵护,为28岁正教授创造一个宽松、平静的舆论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