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宏观 > 政经 >
    最高法公布三起犯罪典型案例 侵犯未成年人权益的坚决重判
      时间:2013-05-30 11:24

  为打击震慑侵犯未成年人权益犯罪,提高全社会法制意识与防范保护意识,最高人民法院29日公布了三起侵犯未成年人权益犯罪典型案例。

  这三起典型案例分别是:鲍某某利用教师身份强奸、猥亵儿童案,李艳勤借“教育”之名打骂虐待继女故意伤害案和邓家文组织指使未成年人入户盗窃案。

  最高法有关部门负责人表示,最高法将指导各级人民法院进一步加大对侵犯未成年人权益犯罪的惩治力度,坚持最低限度的容忍、最高限度的保护,该重判的坚决依法重判。

  据了解,受传统教育观念、经济社会转型、家长和相关机构监护防范意识不高、管理预防措施不健全等诸多因素的综合影响,当前我国儿童被体罚虐待致伤致残、遭受性侵害的犯罪案件时有发生。为此,近年来,最高法充分发挥审判监督指导职能,根据犯罪形势的新特点、新变化,积极参与、支持打击拐卖妇女儿童犯罪、打击整治网络淫秽色情等专项行动,研究制定了《关于依法惩治拐卖妇女儿童犯罪的意见》、《关于办理利用互联网、移动通讯终端、声讯台制作、复制、出版、贩卖、传播淫秽电子信息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二)》等司法解释和规范性文件,明确了打击犯罪的法律适用依据;指导各级法院在刑事司法工作中深入贯彻未成年人利益保护优先原则,对侵犯未成年人权益犯罪始终保持严惩重判高压态势,有力震慑了犯罪。

  据介绍,各级人民法院延伸审判职能,通过司法建议等方式,积极参与社会管理创新,与有关职能部门共同研究预防犯罪的举措;在依法保护被害人隐私权的前提下,采取以案释法、召开新闻发布会、送法进社区进校园等形式,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公民法制与防范保护意识。

  最高法有关部门负责人表示,最高法将一如既往地重视未成年人权益刑事司法保护工作,深入调查研究实践中侵犯未成年人权益的突出、复杂、疑难问题,通过出台规范性文件、公布典型案例、业务培训等途径,加大对侵犯未成年人权益犯罪的惩治力度;贯彻打击、预防与保护并重的原则,积极延伸审判职能,加强与教育行政、民政管理部门以及共青团、妇联等组织的协作配合,实现司法保护与社会保护相衔接;加强宣传引导,推动更多的社会机构、爱心人士共同参与未成年人权益保护事业,帮助更多的未成年人和家庭免受犯罪的侵害。

  【案例点击】

  鲍某某强奸、猥亵儿童案

  被告人鲍某某利用教师身份,在两年多时间里猥亵幼女7人,多达数十次,并将其中6人奸淫达数十次,还拍摄该6名幼女的裸照及被强奸的照片、视频。法院为此依法判处被告人鲍某某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经最高法复核核准,罪犯鲍某某已于近日被依法执行死刑。

  李艳勤故意伤害案

  被告人李艳勤借“教育”之名,经常对继女申潇然进行打骂虐待,并最终将申潇然殴打致死。鉴于李艳勤有抢救被害人行为,归案后如实供述主要犯罪事实,认罪态度较好,法院为此依法判处被告人李艳勤死刑,缓期两年执行,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邓家文组织未成年人进行违反治安管理活动案

  被告人邓家文多次组织多名未成年人进行入户盗窃,情节严重,并犯有敲诈勒索罪,数额巨大,法院为此判处被告人邓家文有期徒刑7年6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4000元。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热点文章
浏览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