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宏观 > 政经 >
    官员为何敢在禁令下高调接受企业吃请
      时间:2013-05-31 09:29

  5月21日,有网友微博爆料称,“郑州一娱乐场所大屏幕上打出字幕:‘中海化控股集团张总、王总热烈欢迎项城市田局长来郑州做客,祝田局长身体健康,全家幸福!’”微博同时上传了当天现场画面。图片显示,舞台后方的大屏幕上端正滚动显示上述字样。据了解,该娱乐场所位于郑州市大石桥附近。

  5月24日,项城市委宣传部一名工作人员表示,微博所称的“田姓局长”已确认为该市工商局副局长田洪志。周口市工商局党组已召开专题会议,作出对田洪志停职检查的决定。目前,田洪志正在接受纪委调查。

  该娱乐场所工作人员曾向媒体表示,打祝福字幕的事几乎每天都有,也是应消费者要求。此前,媒体还曾就田洪志停职调查原因,致电项城市工商局局长郭爱华,并未得到答复。另据“中海化控股”官网显示,该公司总部在昆明,先后在云、豫、鲁成立了3家分公司。

  5月27日,中国青年报记者就田洪志停职一事致电项城市工商局办公室。一名工作人员表示:自己刚休完假,不知情,单位没有对接媒体采访的科室。“你问人事处吧,也许是他们管这个事情。”他说。项城市政府办公室及市委宣传部工作人员亦表示对后续进展不知情。

  在项城市人民政府网站首页,记者注意到“政府部门”一项。点击进入后,界面包含24个政府工作部门、1个议事协调机构、10个直属事业单位、6个部门管理机构以及7个其他机构的相关链接,但其中没有“工商局”的信息。

  5月27日下午,记者联系到周口市工商局纪检监察室王姓主任。他告诉中国青年报记者:“对田洪志已经处理过了,免除其党组成员和副局长职务,行政记大过。他是周六去郑州办私事,是和几个朋友一起去的。目前对他是免职,不是撤职处理。”

  对于田洪志前往郑州的具体目的、中海化控股集团是否与项城工商局存在工作关系,王姓主任表示:“这部分是项城纪委调查的内容。事情发生后,我们接到纪委转来消息后,第一时间便作出了处理意见。”

  田洪志在非工作时间因私出现在该场合是否违规?对其处罚是否存在其他原因?王姓主任称:“虽然田洪志是在周末期间因私事出现在娱乐场合,但我们省内工商系统有工作纪律,是按照《河南省工商行政管理人员八项禁令》对其处分的。”对于项城人民政府网站为何无法查找到该市工商局的相关链接,他表示,“工商局在人事权上并不归属项城市政府,而是直归周口市工商局管理,所以网站没有显示,并非不愿接受公众监督。”

  随后,记者致电项城市纪委,询问此事的进展。纪委办公室工作人员表示:“事发后,市委和纪委领导都很重视。这次调查,纪委牵头组建了联合调查组。目前案情不便介绍,纪委办案有一定程序和规矩。一般案件没出结果时,不便对外介绍情况。如果现在就披露怎么查、查了谁、谈话内容等,不是很妥当。”

  记者注意到,此事中对田洪志的处理依据为2012年2月河南省工商局制定的《河南省工商行政管理人员八项禁令》。其中明令禁止的八项行为中第二条规定,“严禁接受、索要各类市场主体和案件当事人的钱物、吃请和其他消费活动。”值得深思的是,面对这份出台已一年多的地方禁令,田洪志依然以“高调”姿态接受企业吃请。

  在网上,关于此事的微博被大量转发。有网友表示:“作为公职人员,如此高调违规,难倒不知此举有损官员形象?”还有网友称:“这是高级黑,请客的是故意拿横幅讽刺官员的吗?”

  这样“不加掩饰”的官员失范行为并非偶然。2012年年底,云南省昭通市下属一贫困县干部因父亲的葬礼连摆6日宴席,雇请50名抬菜工和40余名厨师、服务员,收到礼金数十万元,震动全县;今年年初有微博爆出,湖南某干部儿子婚宴招摇过市,“20辆警车助阵,百万礼金入囊”。

  国家行政学院公共行政教研室主任竹立家认为,这类行为折射出某些政府官员角色意识的极度缺失。“一些基层官员的自我认知已经膨胀到了一定地步,没有任何公职人员的角色意识,把权力和职位当做高人一等的资本。”他说。

  近年来,基层官员形象屡遭质疑。日前,人民网一项调查显示:超过半数的受访基层干部认为当前社会对其“普遍存在误读甚至丑化”。然而,颇具讽刺意味的是,该调查同时指出:近五成网友却认为基层干部的形象被“高估了,过于正面”。“二者认知出现断层,更加暴露一些基层干部自我感觉良好,与公众认知严重脱节。”竹立家说。

  中国人民大学危机管理研究中心主任唐钧告诉中国青年报记者,从外部讲,拉横幅虽未必是官员主动要求,但作为当地企业的主管和监督部门领导,与监督对象出现在此类场合,肯定欠妥。他认为,目前干部群体中,三类人群受关注度较高,形象问题也较为严重:即“窗口型官员”、“准官员”和“贴近群众型官员”。

  “‘窗口型官员’主要是履行执法职能的群体,比如城管、警察等。这类官员容易在执法中出现问题,负面形象往往很难消除。第二类是‘准官员’,主要是村干部。村干部严格讲并非官员,但工作中有一定的公权力,公众也将其视为官员群体。”他说,“第三类就是‘贴近群众型’。这类官员与公众关系紧密,主要是基层干部群体。与公众生活关系越近的官员,往往越容易在众多服务和管理事项中招致不满,形象偏差较大。”

  唐钧表示,总体而言,这三个群体都是偏于基层的干部岗位。“基层官员基数很大,与公众接触多,所以问题暴露比较多。”

  他认为,对官员形象应当实行分级管理。“即在中央出台一些常态和原则规定的基础上,对不同级别、类型的官员细化管理。比如执法型官员和服务型官员,评判标准就应有所不同。像田洪志所在的工商局属监管部门,监管类官员一定要主动回避企业商户。我建议,越靠近基层,官员形象管理应该越具体、细化,因为他们负责的工作往往更具体。”

  “一个官员缺乏角色意识不可怕,更应反思其背后的温床。”竹立家说,“工商局长和企业相关人员私下往来,还如此大张旗鼓,说明一些基层干部行为失范、失朴、失德比较严重,根本不在工作状态,‘吃、拿、卡、要’甚至成了一些人的生存手段,损害了干部队伍的整体形象。”

  他认为,矫正官员形象,必须严格落实绩效、奖惩、监督等制度。“现在不是规矩少,而是处分条例很多,但很少落实在基层干部管理中。”骆沙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热点文章
浏览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