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部新闻发言人高峰在11月15日举行的例行发布会上表示,根据商务大数据监测,2018年“双11”当天全国网络零售交易额超过3000亿元,同比增长约27%,再创历史新高。
刚刚落下帷幕的“剁手节”,京东、阿里、苏宁等电商平台的网络零售交易额都创造历史新高。笔者认为,这除了折射中国居民的强大消费能力等良好宏观经济面以外,一个更为重要的原因是,近年来我国零售基础设施日趋完善,人们的电商购物体验不断优化。
去年7月,《第四次零售革命》首提“无界零售”。在“无界零售”中,消费者所能体验到的“便捷”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最特别的地方在于对消费者需求的理解、连接和实现,消费者可以随时随地满足随心的需求。要实现这样一种愿景,零售系统需要依赖于数字化、智能化的零售基础设施,不断突破零售生产率边界,跨越企业的边界,让资金、商品和信息流动在整个零售系统中能够不断优化。
商务部统计数据显示,去年我国网络零售额达7.18万亿元,同比增长32.2%,但同期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了36.63万亿元。可见,尽管电商发展的势头很迅猛,但是我国80%以上的零售还是以线下为主。线下零售效率低下的主要原因就在于,库存成本高、缺乏数据决策支持、供应链能力弱。而这,恰恰是线上网络的优势之所在。
因此,各大电商平台将自己的线上优势移植到线下,为线下零售商提供整套的零售基础设施,利用自己的供应链、物流和数据优势,帮助线下零售商提升能力。以京东为例,其将这些传统线下商家纳入到自己的零售体系,将它们依托门店靠近用户的优势整合到自己的零售基础设施中去,而这又进一步扩展了京东自身的零售系统。与此同时,其还大力在电商渗透率较低的农村地区建设京东便利店,这些措施都会让零售基础设施愈加稳固。
另一方面,京东2018年第二季度财报显示,其净服务收入达到了118亿元,同比增长51%。可以看出,京东的服务业务已经成为各项业务中发展得相当快的一项,而这项服务的具体内容,就是为线上品牌商或零售商提供物流、供应链、数据和金融等整套服务。
由此可见,京东已经不再是简单的零售商了。这整套设施,原本是服务于京东自身的零售业务的,但当这套设施成熟以后,其外溢性也随之得以体现,其价值的体现已经不需要依附于京东原有的零售业务,而是可以作为一项单独的服务,为整个行业提供解决方案。
说到底,这套零售基础设施的最底层或者说最根本的支撑,仍然是技术,也只能是技术。京东在人工智能、大数据、UN计算以及无人机、无人车、无人仓等供应链协同项目上的投入也结出了累累硕果。这些其实才是今年交易额创出历史性新高的背后默默无闻的功臣们。
可以说,我国电商巨头们的零售基础设施是面向世界的。电商巨头们近年来在技术研发投入上进行大比拼,不仅推动着其主要业务——零售的快速发展,同时这种技术能力已经可以向外输出,成为电商平台们的另一项支撑业务。更重要的是,以这些技术为依托而形成的一整套零售基础设施,包括数据处理、物流、供应链等,将把我国电商平台公司以全球化的物流和供应链企业的身份,带向更为广阔的全球市场。
同时,电商平台的零售基础设施也是面向未来的。未来消费的需求和场景将会呈现出极度多元化的特点,零售企业需要一整套覆盖信息、商品和资金流的全新体系来满足极度分散的市场需求。而同时具备可塑化、智能化和协同化的零售基础设施,无疑能够很好地解决需求分散化的问题。而且,它既然叫“基础设施”,说明其还具备有公共基础服务的特性,也就是说,全行业都能共同使用这套基础设施来有效实现资源的统一协调,将共享经济的价值最大化。
在零售基础设施日趋完善的情况下,明年电商平台的销售增长仍然可以期待,而零售基础设施完善必将反哺我国实体经济,两者相得益彰,这必将为我国实体经济乃至整个经济发展注入无穷活力。
(经济和信息化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