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口自然增长率持续放缓后,人口向大都市集聚的态势并没有减缓,反而有加快的趋势。
记者通过对33个一二线城市2017年常住人口增量的变化统计梳理发现,2017年,有13个城市的人口增量超过了10万,超过20万的达到了6个,比上年多了2个。其中人口增量最多的5个城市是深圳、广州、杭州、长沙和重庆。从地域分布上看,南方城市占据主导。
需要说明的是,个别重点城市如沈阳尚未公布2017年的最新人口数据。另有部分重点城市只公布户籍人口数据,在文中会特别备注。
深广杭领衔
从绝对值来看,珠三角的两个一线城市深圳和广州,继2016年之后,2017年继续领跑各大人口净增量榜单。
深圳市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初步统计,该市2017年末常住人口1252.83万人。而2016年末深圳常住人口为1190.84万人。按此计算,去年深圳常住人口净增了61.99万人。
需要说明的是,在深汕特别合作区GDP纳入深圳GDP计算后,去年深汕合作区的人口也首次纳入到深圳常住人口计算。扣除这一因素,去年深圳人口净增55.08万人。
深圳之后,广州位居第二。2017年末,广州市常住人口1449.84万人,比上一年度增加了45.49万。
值得注意的是,不管是深圳还是广州,近三年,常住人口均实现大幅增长。例如,2015年到2017年,深圳常住人口增量分别为60万、53万、55.08万。同期广州常住人口增量分别为42.06万、54.24万、45.49万,近三年这两个城市人口增量在各大城市中领跑,这也显示珠三角尤其是广深的人口吸引力不断增强。
在广深之外,有着“第五个一线城市”之称的杭州,人口流入的速度同样迅速。数据显示,2017年,全市年末常住人口为946.8万人,比2016年末增加28.0万人,增幅3.05%。2015年、2016年、2017年,杭州新增常住人口分别飙涨了12.6万、17万、28万,呈现快速增长的态势。
近几年,杭州新经济表现亮眼,尤其是以阿里巴巴、蚂蚁金服等为代表的新实体经济、战略新兴产业对浙江省经济转型升级带动效应十分明显。2017年,杭州市信息经济发展持续向好,增速较快,占比扩大,全年实现增加值(剔重)3216亿元,增长21.8%,高于全市GDP增幅13.8个百分点,占全市生产总值25.6%,占比较上年同期提高1.3个百分点。2015-2017年,杭州市信息经济连续三年增长超过20%,成为该市经济增长主引擎。产业的发展也带动了人口的快速流入。
这些城市也很猛
在深广杭之后,长沙、重庆和西安的增量也都超过了20万。这其中,长沙已是连续两年增量超过了20万。近几年,长沙主打产业装备制造业、文化产业、医药、汽车等带动区域经济快速增长。产业的蓬勃发展和湖南人口从沿海地区的回流,大量人口进入到长沙。
在西安,去年实施人才落户新政以来,户籍人口快速增长,去年一年户籍人口增长了20.15万。而今年的一系列举措更是加快了人口流入。
根据当地媒体报道,2005年以来,西安市落户政策一度十年未调整,近5年时间内全市仅增加户籍人口29万人。但最新数据显示,自2017年3月1日实施户籍新政以来,截至今年5月已新迁入落户64.5万人,相当于一年迁入一座中等城市。当然,这些迁入的人口,有相当大一部分是已经在西安就业的外来人口。
另外,有统计数据显示,今年1月至5月14日,西安市市外迁入401938人,其中,博士以上781人,硕士研究生11218人,本科生126054人。
在这三个城市之外,佛山和郑州的增量也超过了15万,分列7到9位。其中,佛山去年的人口增量达到了19.4万,增量超过了武汉、成都等中西部的大城市,成为珠三角又一人口重点流入地。
广东省体改研究会副会长彭澎分析,新一轮发展过程中,工业4.0、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在广东尤其是珠三角的发展空间很大。除了产业基础之外,珠三角地区还拥有良好的气候、生活环境、便捷的轨道交通,珠三角形成的一小时生活圈,有利于吸引高端制造业所需的高素质人才,因此,高端制造业在珠三角拥有较大的发展空间。产业的快速发展也吸引人口的不断流入。
郑州则是西安之外,又一个人口快速增长的北方城市,去年该市人口净增加了15.7万,这也是郑州连续7年常住人口增量超过15万,在二线城市中的表现相当亮眼。2017年郑州市市域城市建成区面积达到830.97平方公里。与2016年相比“长大”了86.2平方公里,这一增量也超过了不少河南省内其他地级市现有的建成区面积。
河南大学中原发展研究院院长耿明斋对分析,郑州人口快速增长,城市高速扩张,主要因素是,河南人口规模很大,城镇化水平又相对滞后,到2017年才刚突破50%,比全国低了8个百分点。城镇化滞后,这也意味着发展潜力很大,目前河南处在高速城镇化的阶段,使得各种要素不断向郑州集聚。
其次,与沿海省份大多拥有双中心乃至多中心的格局相比,河南是一个单中心的区域结构。耿明斋说,在省会郑州之外,河南其他地级市与郑州的差距太大,无法形成于郑州相竞争的格局,这也使得河南的产业要素、资源等优先向郑州集聚。
第三,企业考虑物流、运输成本以及较低的生产成本,在郑州设点是很好的选择。耿明斋说,从全国的发展格局来看,郑州目前的比较优势尤其是作为交通枢纽、物流枢纽的优势不断凸显,郑州往全国各地的运输成本都比较便宜,这种交通物流优势带动产业要素向郑州集聚。
彭澎说,原来中西部一些后发的因素,却变成了优势,比如地价、劳动力等成本都比沿海大城市低,在沿海大城市的高昂成本之下,很多人才、劳动力也会考虑性价比,留在中西部就近就业。
最新的一个例子是,今年年初,移动电竞游戏研发商、发行商英雄互娱计划在北京招聘100位程序员,可5个月过去了,只招到了7人,其中4人还辞职。但是公司搬到西安之后,仅用一个月时间就招聘了25人,而且性价比很高。比如,在西安一个技术总监的月薪为18000元,放在北京这个岗位的薪酬则是现在的3到4倍。而这个团队大部分成员来自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南方城市新经济领先
从总体上看,南方城市无论是在增量还是在增速方面,都显著超过了北方城市。
例如,在增量前10名中,除了西安和郑州这两个近几年的中西部明星城市外,其他8个城市全部来自南方,这些城市包括珠三角的广深佛,长三角的杭州、宁波,以及长江中上游的长沙、重庆和成都。
从增长率来看,有8个城市的增速超过了2%,除了西安之外,全部在南方。其中深圳以4.6%遥遥领先。长沙、广州和杭州也都超过了3%。佛山以2.6%位居第5。北方唯一超过2%的城市西安,以2.44%的增速位居第6。厦门和贵阳也都超过了2%,分列7、8位。南昌和宁波位居第9、10位,这两个城市也都来自南方。
相比之下,在榜尾端,有6个城市的常住人口或户籍人口出现了负增长。其中,除了京沪两大直辖市出于人口控制和疏解而出现下降外,其他几个城市大连、长春和哈尔滨都是来自东北地区,户籍人口减少,即既有出生率和人口自然增长率低的因素,也有经济增速下降人口外流的原因。
从各城市所在的省份看,也是呈现人口增长南快北慢的格局。根据中泰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的研究,去年净迁移人口较多的省份集中在南方,排名靠前的包括广东、浙江、重庆、江苏、安徽、四川,这些省份常住人口的增长,是自然增长和迁徙流动共同作用的结果。
人口的增长与区域经济的发展紧密相关。在4月初举行的“中国区域经济50人论坛2018年会”上,国务院参事、国家发改委原副主任杜鹰介绍, 2013年以来,我国南方与北方之间的经济增速开始拉开,增速的差距由2013年的0.6个百分点扩大到2017年的1.4个百分点,2017年南方实现GDP为52.5万亿元,占全国总量的61%,是1980年以来占比最高的时期。相应的北方的占比下降到39%左右,呈现出全国经济增长“南快北慢”和经济总量占比“南升北降”的格局。
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南快北慢相对应的是,城市创新创业发展也呈现出明显的南强北弱态势。标准排名城市研究院5月22日发布的“2018年中国城市创新创业活力排行榜”显示,北京、上海、深圳、广州、杭州、西安、苏州、武汉、天津、南京位列前十名。前十名城市中只有北京、西安、天津三个北方城市,还都是科教资源非常丰富的城市,也就是传统的大区中心城市。
标准排名城市研究院院长谢良兵对分析,南北方经济差距拉大背后是传统产业与新经济之间的比拼,是开放创新快与慢的差别。这一区域经济格局的变化反映在双创领域,就是创新也呈现出这样的格局,即南北差距正在拉大,毕竟创新驱动正在成为经济转型的主要抓手。
创新最直接的数据就是科技研发支出经费的数据。统计数据显示,1998年,北方研发支出经费是曾是南方的122%,2012年下降为73.8%,2016年进一步下降至南方的64.1%。(第一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