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高管 > 人力资源 >
    贸易对就业增长贡献有多大?
      时间:2020-05-15 09:15 作 者:

  在一体化进程方面,过去一年多,全球政治和经济格局继续发生着复杂深刻的变化。在地缘冲突、贸易摩擦、科技壁垒、国际制裁导致全球贸易和投资大幅减速的背景下,亚洲经济一体化阻力加大。

  博鳌亚洲论坛近日发布《亚洲经济前景及一体化进程2020年度报告》。报告从贸易对促进就业增长的视角,进一步阐述了经济体之间的经贸关系。

  全球价值链背景下,除了出口直接带动的就业之外, 还存在与出口有关的大量间接就业。例如, 纺织行业出口不仅可以直接带动本行业的就业,还可以间接带动上游行业(比如农业)的就业。

  报告对比了一些经济体在2014年以及2000年与出口相关的就业情况。结果显示,2014 年,中国、印度和印度尼西亚三个经济体与出口相关的就业人数最多,分别为14152.3万、6829.1万和2432.5万人。但这三个经济体的就业对外依赖度并不是最高的。2014年,英国的就业对外依赖度为19.6%。

  从分行业数据看,就业对外依赖度较高的经济体,其制造业的就业对外依赖度一般也很高。

  2014年,美国直接和间接与最终产品和服务出口有关的就业人数为1087.6万人,就业对外依赖度只有7%,在所分析的几个经济体中对外就业依赖度最低。这意味着,美国总就业中高达93%的就业依赖其国内需求。

  从分行业数据看,美国制造业依赖国外需求的就业人数为282.3万人,远低于德国的492.2万人。即使美国服务业依赖外部需求的就业人数为719.6 万人,高于自身的制造业数据,也高于德国服务业的数字,但其服务业就业对外依赖度(5.5%)比德国(19.3%)低不少。

  报告同时强调,在全球价值链背景下,出口对就业的间接作用远远大于其直接作用,这一点对于服务业来说尤为明显。

  对比2014年与2000年的数据可以发现,14年间,就业对外依赖度有着较为明显提升的有中国、日本、韩国等经济体。从分行业的比较结果来看,中国整体对外依赖度的提升主要源于制造业;日本、韩国和德国是制造业和服务业同时提升。

  这些经济体就业大部分依赖本地的需求,但是,从14年间各类就业年均增长率的对比可以发现,除了印度尼西亚和澳大利亚两个经济体之外,与出口直接和间接相关的就业增长率都高于总就业增长率。这可以理解为贸易对促进就业增长的贡献。

  对于亚洲经济体来说,一个积极的方面是,东盟和中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15个亚洲经济体宣布已经结束RCEP(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谈判,将于2020 年正式签署协议。如果包括印度,RCEP 将占全球GDP的31%,全球出口的30%、进口的27%,亚太地区贸易的80%。

  报告强调,全球化和亚洲经济一体化进程中出现的问题,应该通过降低关税、消除壁垒和促进贸易来解决,而不是在经济全球化和贸易自由化上走回头路。

  未来亚洲需要进一步确保全球价值链可持续发展,抵制全球贸易保护主义,改变本土企业发展滞后的情况,扩大区域内部市场,提升金融一体化程度,RCEP可为这些目标的实现奠定组织基础。

  2020年部分亚洲经济体将面临较大下行压力,报告认为,总体经济很可能出现零增长。但亚洲经济走势如何,最终还取决于新冠肺炎疫情的发展及各经济体的应对措施。
 

(第一财经)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热点文章
浏览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