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统计,2020届高校毕业生规模将达到874万人,同比增加40万人。随着世界疫情发展以及各国收紧移民政策,海归留学生大军也开始加入大学生就业市场。海归毕业生与本土毕业生两相叠加,2020年度新增就业人口将接近900万之众。但这并不意味着企业可以轻松地招聘到人才。
近些年很多用人单位频繁出现用工缺口甚至是“用工荒”现象。尤其是新技术、新业态人才更是短缺,各类人才供需出现失衡的情况越来越严重。其中高校的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的不一致是导致人才供需结构性矛盾的主要原因之一。教育部前部长袁贵仁曾经提出,中国高校转型发展实质上是中国高等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因此,要彻底破解就业结构性矛盾的难题,需要不断根据市场和产业需求进行高等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现有产业需求与高校人才培养不匹配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首先,高校专业增设一窝蜂,重复化、同质化现象严重。
招生权力的下放造成了部分院校片面追求入学率和招生量,看到当前市场什么专业火就仓促设置相应专业,造成各个高等院校专业增设校际重复化、同质化较严重。
以数据科学和大数据技术专业为例,该专业从2015年度开始增设,当时只有3所高校获批,2016年度新增32所高校。2017年新增的数量是250个,2018年新增196个,2019年又新增了138个。截至2019年,全国普通本科院校1245所,其中已经设置数据科学和大数据技术专业的高校有619所,占比二分之一以上。而2019年教育部新增1672个本科备案专业中,人工智能、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智能制造工程、机器人工程、大数据管理与运用、智能科学与技术占据前五位,共544个,数量占比近三分之一。
这种现象固然在短期内可以满足大数据、AI产业的大量需求,但是若不顾专业和行业本身的发展规律,从长远发展来看,必将会造成供大于求的结果,类比当年的工商管理、计算机、艺术学等热门专业就可见一斑。
其次,高校专业设置外延性拓展特征明显,内涵化重构程度不够。
大部分高校盲目求新、求多、求全、求热门,缺乏充分的调研、论证和民主决策,不顾办学条件和自身条件,不研究地方产业发展需求,使学校原本短缺的办学资源更趋紧张,专业设置外延性拓展明显,内涵化重构程度不够。在2019年教育部公布的高校裁撤专业的名单里,有很多的985和211名校,比如中国传媒大学、电子科技大学、浙江大学城市学院等。
申请裁撤的专业名单甚至还有很多热门的工科专业,究其原因或许与专业开设的师资力量跟不上、培养的毕业生能力不被社会认可有关。主要原因还是当初选择开设这个专业的时候就没有经过认真调研,一味跟风,只注重专业外延拓展,但是又受制于本校师资和实验资源限制,最终新专业办不好,旧专业不用心办,造成教育资源的极大浪费。
研究指出,新的形势下,我国的产业升级绝不是“腾笼换鸟”(新的产业代替旧的产业),需要的是“基础广泛”的升级。既包括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也包括现有工业向更高技术水平、更高生产率和更高附加值的产品活动转移,后者更为重要。也就是说,传统产业更需要运用新思维、新手段克服转型升级的羁绊,同时对企业人才需求结构、需求重点也已经发生质变。
研究表明,宽口径、厚基础、强能力和国际化视野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短缺对产业转型升级已经构成明显制约。但是目前高等院校专业设置中面向传统专业升级发展不足,盲目求新趋势明显,这必将加剧教育资源分配的不平衡性,造成人才培养偏差,最终造成部分专业培养过剩,而有些专业则无法培养和输送合适人才,浪费了教育资源并最终阻碍产业结构的升级发展。
再次,高校学科专业结构不够优化,专业设置的变动性和适应性明显不足,不能适应产业升级的速度和规模,无法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动态需求。
当前,高等教育专业结构的设置虽在市场意识上有所提高,但对人才市场需求的理解力、判断力还有待增强。由于市场意识不强,从高校自身来说, 其各个专业结构的设置与调整缺乏对人才市场的分析与预见,增设多、淘汰少,减招易、停招难,尚未良好地适应经济结构的变化。
2006~2018年各个高校共裁撤339个专业,当然这个情况到了2019年有了很大的改观,共裁撤367个专业,但是相较于增设的专业数,依然占比较低。高校将不符合社会发展的专业停办非常必要,但停办就一定会遭受到来自社会、人事等方方面面的压力,往往超出了高校本身承受的范围,更多情况下,只能顺应发展,把停办专业改头换面,与其他专业结合成新的专业,这样就造成了专业越办越多,越来越综合,但是却没有重点打造自身的专业优势和专业特色。
产业需求视域下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供给侧改革的对策建议
第一,利用大数据技术精准预测产业需求,结合产业需求科学调整学科布局和结构。
产业结构决定就业结构,因为产业结构的变化必然要求产业人才结构与之相适应;就业结构又决定了高等教育的专业结构,因为各个领域所需的专门技术技能人才又是通过不同的“专业”培养来实现的。产业需求作为需求侧,对于高校人才培养和教学改革具有一定的影响。高校应该不断根据产业需求来提高自身人才培养的契合度,而大数据技术的发展能够有效推动并提升这种契合度。
首先,运用大数据技术,从产业发展的现实需求出发,通过抓取企业在互联网上发布的招聘信息,利用大数据挖掘和分析技术,设计产业岗位紧缺度指数以及紧缺岗位相关分析等,编制《各个产业紧缺人才需求目录》,针对性地摸清各类产业发展所需专业技术人才的紧缺情况。
其次,利用大数据技术,结合需求规模、行业内所涵盖企业的岗位需求、岗位需求在时间上的紧缺情况等,为每个紧缺岗位建立具体的岗位画像,从学历、专业、工作年限、经验、能力素质、认证、专业技能、熟练程度等多个维度对岗位要求进行描述。据此各个高校就能够有的放矢地设计紧缺人才培养方案,动态调整课程体系和培养方案等,使得高校的学科结构和布局能够适应产业发展和区域经济发展的需求。
第二,从产业需求入手,融合新兴技术,深化、重构各个专业内涵,实现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我国的历史经验证明,产业需求尤其是高增长阶段的产业需求往往会出现产能过剩、低附加值产品占比过高的情况。因此,需要融合新兴技术,克服产业升级过程中的瓶颈,科学引领产业结构升级。高等院校专业设置也应该在新兴技术基础上进行专业内涵重构,创新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以适应产业需求的发展。
首先,运用大数据技术,各个高校深度挖掘自身的特色和优势,集中力量办好各个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的专业。
其次,提升培养格局,拥抱新技术,深化各个专业改革力度。新技术背景下,新的生产方式在生产流程、价值链的整合方面将发生剧烈变革,产业更加趋向知识密集型。高校一是需要适应新技术的变化,运用新技术改造原有专业;二是可以对贴近与人工智能、信息技术、无人控制技术、虚拟现实等领域相关的专业进行改造,降低人才培养对产业需求不匹配的不利影响;三是积极探索设置交叉培养专业,比如探索建立机械制造、信息技术、智能控制等交叉培养的专业,力求与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发展保持一定的同步。
同时,未来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将更加注重跨学科、多领域、综合性的技能和素质,需要专业设置从“工具属性”向“个性发展”转变,回归到教育本质,进一步提升人才培养格局,深化教学育人改革力度。
第三,从产业需求供给侧动态发展入手,融合新兴技术,科学拓展高校专业设置、人才培养的外延。
首先,相关部门要以“服务国家创新战略”为核心,利用大数据技术,科学合理引导高校设置国家战略新兴产业发展、传统产业改造升级、社会建设和公共服务领域改善民生急需的专业。
其次,各个高校需要以“服务地方经济和行业发展”为拓展,突破瓶颈障碍,设置新专业。目前新旧动能转换加快,产业发展速度加快,高校要充分对接区域经济发展与产业升级的需要,突破各类障碍藩篱,提前谋划专业布局,增设新兴专业。
再次,建立大数据专业动态调整机制,促进人才培养与区域产业发展的联动,保障人才培养供给侧和产业需求端在结构层次、质量水平上协同。
最后,汇聚“政产学研用”各界资源,形成开发合作、协同发展的大数据技术、产业和应用生态体系;积极探索新的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办学路径,进一步推进人才培养模式 、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探索建立高校与科研院所、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
(第一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