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头条 >
    深圳急了:不要让华为跑了!
      时间:2016-05-25 18:45 作 者:李盈盈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华为向东流。
 
  这是深圳最近心情的写照。华为的外迁可能真让深圳感到疼了,龙岗区在一份官方报告中表示:哥不能没有华为。并喊出了“服务华为,马上就办!”的口号。
 
  旁边的小弟东莞,正在开庆功会:2015年华为终端(东莞)有限公司成为东莞营收和纳税第一大户。
 
  地方政府的抢商大战升级了。以前来深圳抢的是富士康,现在来挖华为的墙角了,而且要挖去一大块。深圳不能不急。今天迁一块,明天就可能迁两块。松山湖那地方大着呢。
 
  而且,“楼市火爆、制造业萎缩”在龙岗已经成为现实。
 
  █ 假如没有华为,龙岗将会怎样
 
  龙岗是在一份针对前两月经济分析的报告中反复提到的华为。报告首先表示今年前两月经济“开门红”,工业消费都增长,财政收入增长得更是不要不要的(增速将近50%)。
 
  但是,剔除华为,龙岗区工业产值下降14%!
 
  “1-2月,华为产值占我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47%以上,并且产值增速将近40%,比全区水平高出将近25个百分点,若剔除华为,我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则下降14.3%。
 
  一直以来,华为都为我区创造着巨大的产值和税收,但也存在隐忧。2012年,基于业务需要,华为在松山湖注册了华为终端(东莞)有限公司,虽然华为核心部门仍在我区,但华为部分业务存在迁走的可能。
 
  我区一直以来都是以发展工业经济为主,近年来第三产业的所占比重以及质量都有所提高,在追求产业结构升级、经济转型的同时,我区不能失去推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工业,因此,服务华为以及发展除华为外的整个工业经济至关重要。”
 
  报告呼吁:
 
  “服务华为,马上就办!
 
  华为不仅为我区带来了巨大的税收和工业总产值上的贡献,而且因为其在深圳高新技术产业的地位,坂田街道乃至我区也逐渐获得全国乃至国际上的关注,间接推动了我区的旧改及城市更新项目,另外还给房地产市场带来了巨大的购买力。
 
  因此,服务好华为的重要举措包括:一是要加快我区坂田街道的旧改及城市更新速度,以吉华路(坂田段)为例,2009年完成立项, 直到2011年底才开工,目前施工仍在进行,加快旧改速度至关重要;二是华为的周边配套设施不到位,应加快医院、学校、商场等生活配套设施的建设,保证质量高,与华为的地位相匹配;三是以华为的合理诉求为导向,相关部门联动,及时解决问题。”
 
  以上,是报告中关于华为的部分。明显感觉出政府对华为外迁的焦虑和担心。从目前情势看,华为的终端部门大概整体都要搬迁到东莞。如果搬迁效果好,不排除其它部门的继续跟进。
 
  █ 华为已是东莞第一纳税人
 
  华为松山湖基地占地面积1900亩,而且还在追加置地。华为在深圳占有的土地总面积为2460亩。二者已是旗鼓相当。

 

 
 
  东莞这么大的面积,怕不止是给华为终端准备的。基本上想全搬过去,也是够用的。其它手机厂商,也没用这么大的办公区。
 
  而且华为旗下的绿苑公司,去年在东莞连买两块商住用地,建筑面积分别达20万㎡和11万㎡。其中一块地经历49轮竞拍拿下。也就花了7个多亿,楼面价平均2000多元。在深圳,再加个零,也未必能拿到。
 
  东莞年初就喜滋滋地对外宣布,2015年的企业纳税排行榜,华为终端(东莞)有限公司拿下主营业务收入和纳税两个第一。官方未公布具体数据,但估计营收已到千亿级别,纳税额在20亿元左右。(2014年,华为东莞的纳税额还在10名开外,只有2.4亿元。)
 
  对这些“宝宝”,东莞市倍加关爱。东莞市长袁宝成在年度工作总结大会上,特意将纳税额过亿元的73家企业代表座位,排在了全市党政机关的前面。
 
  █ “华为科技城”把华为惹恼了
 
  对这个无言的结局,深圳既捉急,又无力。手里的宝宝太多,没法给人家东莞那样的优待。实际上,至少龙岗区政府,对华为还是挺上心的。
 
  华为的工业总产值占到龙岗规模工业产值的一半,纳税也是绝对的大头。龙岗区早在2010年就开始规划“华为科技城”,理由是解决华为周边的配套和环境。
 
  2012年华为启动东莞基地之后,一位龙岗政府人员还和悦涛谈起这事,他所在部门经常给华为提供上门服务,得知外迁消息后,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希望别走。表示深圳提供的“一站式服务”水平,外地政府是达不到的。千年修得同船渡云云……但是没能打动华为。
 
  那之后,龙岗政府对华为密切关注。2013年有一个阶段,龙岗地税特别是个人所得税大幅下降。龙岗政府发现原因是华为把部分员工转移到了东莞纳税。
 
  2015年上半年,为华为提供餐饮服务的点典餐饮有限公司营业额大幅下滑,就餐人数从13万多减少到10万多。政府人员前往调研,侧面印证华为留深人数在减少。
 
  以上关爱华为的行动中,有一个不但不成功,而且招致华为的反感。就是“华为科技城”。现在名字“坂雪岗科技城”,是在华为的强烈要求下改的。因为这个科技城,跟华为没半毛钱关系。
 
  该城起意于2009年底,政府表示帮华为解决周边配套和环境,顺手打造一个以华为为核心的新城。但是其中掺杂了太多利益,而且地产项目对华为概念的恶炒最终让华为无法忍受。

 


 
 
  2010年,原龙岗区委书记蒋尊玉与佳兆业(郭英成)和长江企业高管在“华为科技城”更新项目合作框架协议签署仪式上,要求两家企业加快推进“华为科技城”建设
 
  客观原因是,华为所在的坂雪岗片区,本身有大量历史遗留问题,拆迁量大、补偿金额高,还涉及规划上的修改。导致2010年原龙岗区委书记蒋尊玉(已落马)怒批进度缓慢,一年还没搞出方案。相关部门纷纷表示宝宝心里苦。
 
  到2011年,龙岗区政府宣称,“华为科技城”由政府投资110亿,华为投资200亿,共同打造科技新城。里面有华为国际会展中心、华为控股全球总部等等好东西。
 
  大概一开始真是这么想的吧,华为也没反驳。
 
  但是随后,这个地方不断挤进来各种地产项目,而且都是商业、住宅开发商。各类商业项目全都打上了华为的标签,大肆推介。
 
  有的楼盘都已经卖出去了,宣称给华为的地块连旧改都没完成。看来看去,就是一个“炒”字。连华为自己的员工都糊涂了,弄啥嘞,这地儿到底跟我们将来有没关系?
 
  2015年5月,华为企业沟通部对员工澄清:
 
  “‘华为科技城’与华为没有任何关联,华为既不投资也不购买,与华为无关,该名下所有物业均与华为无关。未经华为许可而实用华为名义进行城市区域命名或房地产开发,是对华为的侵权,我们已致函相关政府部门,希望停止使用“华为科技城”这一名称。”
 
  到这里,友谊的小船翻了个底朝天。华为的表态意味着,即使你的土地整好了,我也不玩了。爱谁谁。
 
  于是,“华为科技城”更名为“坂雪岗科技城”。尴尬的结局,有缘东莞来相会,无缘对面手难牵。
 
  这里有官员个人问题,有难解的历史遗留问题(“违建”)。但最关键的还是这两年甚嚣尘上的炒作氛围。让实业和地产彻底走向了对立面。
 
  任正非接受新华社采访时,明确表达了对房地产泡沫的厌恶。
 
  “高成本最终会摧毁你的竞争力。而且现在有了高铁、网络、高速公路,活力分布的时代已经形成了,但不会聚集在高成本的地方。”
 
  “深圳房地产太多了,没有大块的工业用地了。大家知道大工业的发展,每一个公司都需要一定的空间发展。
 
  工业现代化最主要的,要有土地来换取工业的成长。现在土地越来越少,越来越贵,产业成长的可能空间就会越来越小。这些人要有住房,要有生活设施。生活设施太贵了,企业就承载不起;生产成本太高了,工业就发展不起来。”
 
  所谓的配套、环境,华为是有需求的,但不是商业综合体和高价楼盘,而是交通、教育和养老等民生问题。
 
  在和龙岗政府的协调会上,华为方面表达的需求是:
 
  1、地铁口黑车太多,影响员工接驳车和人身安全;
 
  2、海外员工调回总部后户口在内地,小孩读书难;
 
  3、海外员工父母在国内无人照顾,能否想办法解决?
 
  政府方面均表示“马上就办”,并火速推进几千套华为员工宿舍的安居工程。
 
  █ 楼市火爆制造业萎缩,政府也怕了
 
  或许是受华为外迁的触动,龙岗区对房地产泡沫开始警惕。在对前两月经济分析的报告中提到,在楼市火爆的带动下,房地产投资额占到固定资产投资比重的74%,制造业投资大幅萎缩,同比下降60.4%,占比仅为5%。
 
  这个数据,对龙岗来说,透着一股凉意。官方报告话语带着一丝不安:
 
  “制造业是我区的支柱行业,制造业不振将对我区未来的经济增长造成沉重的打击,因此在房地产行业投资火热的同时,应该要警惕制造业投资大幅萎缩的问题。”
 
  “尽管我区商品房市场销售近来比较火爆,不仅给开发商带来了巨额的利润,还给政府增加了一定的财政收入,然而疯狂的背后有几个弊端需要注意:
 
  一是房价的上涨抬高了租金,给刚毕业的大学生等年轻人增加了生活负担,排挤了一部分有用之才到我区就业,同时商业办公及厂房的租金也被抬高,一些企业受困于成本的上升,不得不整个企业或者将部分经营活动迁出我区,这对我区经济总量的增长起到了负面的影响;
 
  二是一部分企业主因为近年制造业盈利能力下降,也开始将资金投入到房地产开发当中,实体行业资金的抽离将使我区的工业经济受到打击;
 
  三是金融杠杆是把双刃剑,目前市场上有部分购房者是借助中介公司、众筹、P2P、首付贷等杠杆来筹集首付完成购房的,这些杠杆虽然在初期一定程度上帮助了购房者,然而也加重了偿债负担,一旦房价出现了下行,这类投资者因出资额很低,更易弃房断供,从而进一步加大银行按揭贷款风险,影响到实体经济。”

 

 
 
 所谓“华为科技城”,只是想炒起地皮让华为人来买单,结果华为挥袖而去
 
  在该报告最后,建议政府赶紧调控房地产:
 
  “一是相关部门要紧紧结合我市新出台的限购政策,对我区内的银行、P2P、小贷公司等机构高杠杆放贷、放大金融风险的情况进行排查,梳理出产品模式和涉及金额,抑制中介机构炒房行为;
 
  二是要加大力度建设保障房,优化住房供给结构,有效遏制目前我区房价增加过快的势头;
 
  三是贯彻落实我市最新的房产交易评估价格及二手房交易增值税政策,抑制投机的购房行为。”
 
  但是这些都是亡羊补牢,当务之急是”不要让华为跑了“。所以在另一份报告里,针对华为建议发展“母厂经济和相关信息服务业”:
 
  “近年来,随着龙岗区可用土地面积的减少,许多制造业公司(包括华为)开始将部分产能外迁。建议对经济和税收贡献较大的优质企业给予一定的政策优惠,使其“母厂”(研发中心、生产展示中心、销售中心等)留在龙岗区,减少其搬迁对经济和税收的影响;同时可以利用这些企业的影响,培育关联的现代服务业,巩固税源。”
 
  写到这里,真心感叹,华为是一家多么牛逼的企业。在联想跑去深圳湾盖大楼的时候,他跑到东莞闷头搞生产。远离喧嚣,对抗全社会的浮躁。
 
  █ 抢商大战,地方政府需要什么

 

 
 
  不能再逃避的现实是,科技业和地产业之间的矛盾已经显性化。如果像华为这样的高利润企业都不愿忍受高房价,其它的“高端”企业就能承受?
 
  “一线城市”也必须醒醒了!尤其是,如果本身没有全国垄断性的行政、文化、人才的集聚优势,城市命脉系于产业,更输不起。因为招商引资只能解一时之渴,解决不了投资回报率的问题。后者,才是决定企业去留的根本因素。
 
  对政府刻意主导的“转型”,任正非并不认可:华为就是从“落后工厂”起家的,所有高科技公司都是从“低科技”基础上成长起来的,“你只要给他条件,他就会改进自己、赶超自己,慢慢就会发展。”而不是把科技“泡沫化、大跃进”。
 
  “世界的中心在哪里?不知道,会分散化,会去低成本的地方。”这是任正非的答案。
 
  华为的深莞之争,意味着地方政府的抢商大战正在升级。每个地方都在抢人、抢钱、抢资产。伴随着各种口号和概念。
 
  地方政府到底需要什么?任正非给的是小学生式的指标:“低成本、法治、不干预。”其它的,交给企业去做。
 
  与其去挽留一个不爱你的人,不如做最好的自己。对地方政府来说,明白这点有多难?
 
  ------------------------------------------------------------------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热点文章
浏览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