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生产任务需求将派工单等信息通过网络直接发送到车间终端,所需物料自动装填……这样的智能生产场景,正在德阳变成现实。记者从德阳市经济和信息化委获悉,以“互联网+智能制造”为目标的德阳装备制造“工业云”平台入驻企业达1566家,并与中国二重、东汽、东电、宏华等德阳龙头企业在信息化建设方面展开深入合作。
德阳“工业云”平台于3月16日上线,平台负责人黄靖倚介绍,通过政策引导打造区域智能制造共性服务、企业供需协作和资源共享三大子平台,“工业云”平台可帮助中小制造业企业以较低成本和技术门槛提升管理、研发设计、生产、营销等智能化水平,“未来还可通过更多数据共享,实现生产和订单的众包”。“德阳装备制造企业超过1500家,中小企业占比超过80%,抗风险能力弱,转型压力下,单个企业容易成为大海中的‘孤舟’。”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院长李登万认为,“云平台”将“孤舟”互联互通形成“航母”,通过协同方式实现集群的智能化,对盘活传统制造业资源实现智能化转型有很强借鉴意义。
作为中国重大技术装备制造业基地,宏观经济下行压力和行业疲软态势对德阳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提出严峻挑战。德阳市委书记蒲波表示,承接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国家机遇,对标中国制造2025,德阳正探索以装备技术智能制造为主的产业转型发展新机制,借助“工业云”平台等一系列创新手段,系统推进智能制造集群化,再造工业新优势。
推动装备制造智能化,《中国制造2025德阳实施方案》等若干政策出台;强化龙头引领,加快一批重大智能制造项目建设,其中宏华“石油钻采装备智能制造新模式应用”和东方电机“大型清洁高效发电设备智能制造数字化车间建设”入围工信部智能制造综合标准化与新模式应用示范项目。“项目探索发电设备智能制造新模式,使智能化率达83.3%,生产效率提高20%。”东方电机工程师刘伯兴表示。
筑牢智能制造人才支撑,德阳还大力提升职业教育水平,制定实施职业教育国际合作支持8条政策,与德国、日本等合作办学,共建中德汽车学院、库卡机器人学院及西门子先进制造实训中心等。
通过推进智能制造集群化加快转型升级,前11月德阳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4%,比全国、全省分别高3.4和1.5个百分点,其中机械行业同比增长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