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头条 >
    2017年大数据产业发展呈六大趋势
      时间:2017-03-02 09:28 作 者:韩健

  2016年,我国大数据产业保持高速发展态势,各级政府和企业大力推进,技术创新取得明显突破,大数据应用推进势头良好,产业体系初具雏形,支撑能力日益增强。

  展望2017年,大数据产业发展将迎来“黄金期”,产业集聚将进一步特色化发展,创新驱动仍将是产业发展主基调,大数据融合应用进程加速,为做大做强数字经济、带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提供新动力。

  趋势一:政策环境持续优化产业发展将迎来“黄金期”

  2016年,政府持续发力,推动大数据产业发展迈入“快轨道”。继2015年国家发布《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之后,2016年“十三五”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把大数据作为基础性战略资源,全面实施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加快推动数据资源共享开放和开发应用,助力产业转型升级和社会治理创新。国家发改委出台了《关于组织实施促进大数据发展重大工程的通知》、《促进大数据发展三年工作方案(2016-2018)》等大数据发展配套政策;工信部发布了《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大数据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等专项规划,均明确提出了促进大数据产业发展的主要任务、重大工程和保障措施;交通运输部、农业部、国土资源部、环保部等部委相继印发了《关于推进交通运输行业数据资源开放共享的实施意见》、《农业农村大数据试点方案》、《关于印发促进国土资源大数据应用发展实施意见》、《生态环境大数据建设总体方案》等一系列大数据应用相关的政策方案。

  展望2017年,随着国家大数据战略推进实施以及配套政策的贯彻落实,大数据产业发展环境将进一步优化,社会经济各领域对大数据服务需求将进一步增强,大数据的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将不断涌现,产业规模将继续保持30%以上的高速增长态势。

  趋势二:大数据产业集聚将呈现特色化发展

  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建设是国家统筹推进大数据产业发展的重要举措。2016年,国家对大数据产业区域发展进行整体规划布局,共计批复了8个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建设。2月,国家发改委、工信部、中央网信办批复贵州省组建我国第一个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10月,又批建了京津冀、珠三角2个跨区域类综合试验区,上海市、河南省、重庆市、沈阳市4个区域示范类综合试验区,内蒙古自治区1个大数据基础设施统筹发展类综合试验区。国家发改委、工信部、中央网信办将在大数据发展重大工程、国家大数据工程实验室等各类专项以及工业转型升级、两化融合等相关政策方面,对8大综合试验区给予重点支持和优先扶持,推动大数据产业区域协同发展,加快地方经济和产业转型升级。

  展望2017年,随着8大国家大数据综合实验区建设不断加快,产业发展将推动形成特色领域。围绕京津冀和珠三角跨区域类综合试验区,将更加注重数据要素流通,以数据流引领技术流、物质流、资金流、人才流,支撑跨区域公共服务、社会治理和产业转移,促进区域一体化发展;围绕上海、重庆、河南和沈阳4大区域示范类综合试验区,将更加注重数据资源统筹,加强大数据产业集聚,发挥辐射带动作用,促进区域协同发展,实现经济提质增效;围绕内蒙古基础设施统筹发展类综合试验区,将在充分发挥区域能源、气候、地质等条件基础上,加大资源整合力度,强化绿色集约发展,加强与东、中部产业、人才、应用优势地区合作,实现跨越发展。此外,结合地方产业发展和应用特色,大数据产业集聚区和大数据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建设也将持续推进。

  趋势三:大数据与人工智能、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的融合创新将更加深入

  网络信息技术领域是全球研发投入最集中、创新最活跃、应用最广泛、辐射带动作用最大的技术创新领域,是全球技术创新的竞争高地。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是最典型的网络信息技术,创新驱动是其发展的原动力,新兴技术间的融合创新更是产业发展的主基调。

  2016年,我国大数据骨干企业研发投入不断加大,技术融合创新取得重要进展。阿里巴巴电子商务交易系统实现了“双十一”每秒钟17.5万笔的订单交易和每秒钟12万笔的订单支付,主要归因于飞天技术平台的重要支撑,而该平台本身就是大数据和云计算融合创新的成果。此外,百度大脑、讯飞超脑等重大科技项目,其本身也是超大规模计算(云计算)、先进算法(人工智能)和海量数据分析(大数据)融合创新的成果。

  展望2017年,大数据的技术发展与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领域的联系将更加紧密,物联网的发展将极大提高数据的获取能力,云计算与人工智能将深刻地融入数据分析体系,融合创新将会不断地涌现和持续深入。

  趋势四:工业大数据对智能制造的赋能效应将进一步释放

  2016年,工信部作为工业和大数据产业主管部门,支持大数据关键技术研发和产业化,推进工业大数据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支持工业企业推进大数据全生命周期和全产业链环节的应用,以工业大数据应用全面支撑智能制造和工业转型升级。2016年4月,工信部组织实施两化深度融合创新推进2016专项行动,利用工业转型资金等手段,面向工业大数据服务平台领域,选择若干应用基础好、前景广阔、示范带动作用强的项目,开展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试点示范。在《大数据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中,提出深化工业大数据创新应用的重点任务和实施工业大数据创新发展工程,加快工业大数据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工业大数据全流程应用,培育数据驱动的制造业新模式。

  展望2017年,随着《国务院关于深化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大数据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智能制造发展规划(2016-2020年)》等政策规划的落地实施,我国将进一步深化工业云、大数据等技术在工业领域的集成应用,探索建立工业大数据中心,实施工业大数据应用示范工程,工业大数据对智能制造的赋能效应将进一步释放。

  趋势五:政务大数据将成为提高政府服务效能和优化社会治理手段的有力支撑

  近年来,政府和企业各司其职,将政策和技术有效结合,共同促进政务大数据创新发展。早在2013年,国家统计局与中国网通、百度、阿里巴巴等11家企业加强战略合作,共同启动“国家统计局大数据合作平台”建设。2016年,国务院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提出开展政务服务大数据分析,把握和预判公众办事需求,提供智能化、个性化服务,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制定了《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管理暂行办法》,为政务大数据应用发展提供了基础数据资源保障。

  工信部在《大数据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中提出,强化社会治理和公共服务大数据应用,探索大众参与的数据治理模式,提升社会治理和城市管理能力,为群众提供智能、精准、高效、便捷的公共服务。

  地方层面,2016年10月,河南省印发了《河南省运用云计算大数据开展综合治税工作实施方案》,把运用大数据开展综合治税工作作为政府提升财税治理能力的重要手段;福建省印发了《福建省政务数据管理办法》,加强政务数据管理,推进政务数据汇聚共享和开放开发;2016年12月,贵阳市人大常委会对《贵阳市政府数据共享开放条例(草案)》进行初次审议,并对外公开征求意见。

  展望2017年,随着国家发改委《政务信息资源目录编制指南》的出台实施以及地方政府推动政务信息资源互联开放共享的进程不断加快,大数据在政务领域的应用将会逐步深化,成为提高宏观调控、市场监管、公共服务有效性的重要手段,有力支撑政府行政服务效能的提升和社会治理手段的优化。

  趋势六:大数据安全和数据跨境流动,将成为国家和社会关注的焦点

  数据资源作为信息社会的重要生产要素、无形资产和社会财富,成为一个国家的基础性战略资源。近年来,由于数据在网络空间传播迅速,且当前技术手段和行政手段都无法对其实施有效监管,使得大数据安全问题和数据跨境流动安全风险日益加剧。2016年,国家和地方大力推动大数据安全创新发展。

  国家层面,去年11月,全国人大常委会正式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明确提出“国家鼓励开发网络数据安全保护和利用技术,促进公共数据资源开放,推动技术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运营者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运营中收集和产生的个人信息和重要数据应当在境内存储”,从国家法律法规层面进一步明确了对大数据安全和数据跨境流动的管理规范。工信部出台的《大数据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中,明确提出大数据产业要安全规范发展,指出“坚持发展与安全并重,增强信息安全技术保障能力,建立健全安全防护体系,保障信息安全和个人隐私。加强行业自律,完善行业监管,促进数据资源有序流动与规范利用”。

  地方层面,贵州省作为全国首个大数据综合试验区,高度重视大数据安全产业发展,建设大数据安全靶场和大数据安全产业园,并设立“贵阳市大数据信息安全产业创业投资基金”,截至2016年12月,贵阳市围绕大数据安全产业已经签约25个项目。

  展望2017年,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及相关配套细则的正式实施,大数据安全的市场空间将进一步释放,政府和企业在大数据安全技术、产品和服务创新方面的投入将进一步加大;国家将大力推进双边区域性跨境数据流动合作,建立国家间数据流通保护的协调机制,参与数据跨境流动国际标准和规则制定的积极性将不断提高。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热点文章
浏览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