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全面发展,其与司法工作的融合正产生新的变革。目前,国内多地法院都在联合域内企业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在法院工作中的使用,从而提高工作效率,更好地服务于民。
5月22日上午,海南省高级人民法院与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在海南高院举办战略合作协议签约仪式,推进庭审“语音输入”,下一步还将共同推进海南话、海南口音普通话、黎族语言等语言领域的研究。
海南省高院的此次人工智能语音识别技术将主要应用于庭审,实现在庭审过程中对法官、原告、被告、犯罪嫌疑人、证人等各方的语音内容自动实时识别成文字。还将推进到法官会议、审委会议、法官办公等。
推进人工智能与法院工作相结合并不只是海南一家。
同样是科大讯飞 上海法院上线12368诉讼服务智能平台
5月17日上午,上海法院12368诉讼服务智能平台正式上线。今年4月,上海法院将“人工智能+”植入12368诉讼服务平台,并上线试运行。据统计,试运行期间,“智能平台”已经为人民群众提供各类诉讼服务3375次,正确答复率在80-90%左右。
据了解到,目前12368热线的人工服务涵盖联系法官、案件查询、诉讼咨询、违纪违法举报和其它服务等五大功能,而智能服务目前还只有案件信息查询、法院信息查询和诉讼咨询三个功能,另外还有联系法官、意见建议两个功能即将开通。“今后,随着技术难关的不断攻克,智能服务的功能将进一步延伸。”上海高院技术处处长曹红星透露,“今后机器人还能听懂上海话,并用上海话进行回答呢!”
今年2月,上海高院与科大讯飞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确定在智能语音庭审系统的运用、语音和人工智能技术提升办公效率、探索大数据智能分析应用以及共建人工智能平台四个层面进行战略合作。12368诉讼服务智能平台的开发和应用应该是其中一个“人工智能产品”,据介绍,通过这一战略合作,今后将有更多的“人工智能+”技术被运用到其它司法审判的辅助领域。
百度延伸发展 助力重庆高院建设智慧法院
5月19日,百度与重庆市高级人民法院正式签约,借助百度的人工智能、大数据和云计算技术开展智慧案件审理、智能司法服务、便民诉讼导航的研发和应用,推动智慧法院建设,促进司法公正公开。
基于百度云的基础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和建设经验,百度为重庆高院提供智慧庭审、类案精准推送、信息搜索等智能系统建设和服务,提升法院工作效率,推动司法公正公开。
在与重庆高院的合作中,利用百度搜索技术和自然语义分析技术结合法院提供的案例库资源,可以在法官办案过程中,根据个案精准推送涉案法条和类案案例给法官,做到有法可依、有例可循,提高法官工作效率和处理案件的准确性,提高司法公正。
同时,重庆高院利用百度的搜索组件,结合法院案件、文书、卷宗、新闻等多个数据源,实现法院行业的垂直搜索。对于图片格式的电子卷宗需要先使用百度云提供的图像识别技术转换为文本信息,然后再适用于搜索、信息提取和案例推送。
重庆高院还将利用百度在地图、百科、知道等百度互联网资源,为广大群众提供智能司法服务。包括将基层法院、法庭地址在地图上的进行标示、标注,为市民提供精准的地址导航,提高司法领域的便民服务。
此次签约合作是重庆高院迈向数字化智慧法院的重要一步。相信通过百度领先的ABC(AI、Big Data、Cloud )技术和服务,必将为全国“智慧法院”建设积极贡献力量,实现审判体系和审判能力现代化,向“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的目标前进。
人工智能领域投入了大量资本,也有很多真正的发展机遇。如果我们利用得好,它就能改变很多事情,并确保它的好处能让所有人受益,这好处不只是能巩固金字塔顶端的权力,而是能真正服务于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