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7日,绿地控股(600606.SH,下称“绿地”)与陕西省政府签署战略合作协议,绿地拟在陕规划千亿级新投资,围绕房地产综合开发、基础设施、金融产业、进口商品直销及参与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等五大领域,启动全面战略合作。这是绿地第一次进行全产业签约的投资项目,也是房地产行业第一次出现这样的多元投资签约项目。
伴随着万科、恒大、碧桂园等房企规模的扩大,销售额一跃至3000亿元,曾经的地产一哥绿地则一心转型、走多元化之路。在过去三年,绿地进入了深度调整期,抛掉能源板块,逐渐形成大金融、大基建、大消费三大新业务。绿地集团董事长、总裁张玉良表示,2017年绿地将会继续朝着多元化转型。
首例全产业投资
绿地将利用“房地产+大基建+大金融+大消费”的全产业布局优势,围绕上述五大领域对区域经济介入。
其中在房地产综合开发领域,绿地拟投建“大西安”轴线超400米超高层项目,配套打造成国际化金融商业中心及住宅社区,同时在文教园区域打造国际风情小镇,项目占地面积共约1900亩,总投资约600亿。
除了房地产开发,绿地在消费、基建、金融等领域也和陕西省政府进行了同步合作。第一财经记者采访获悉,在进口商品直销领域,绿地将已制定绿地全球商品直销中心(G-super),计划三年内在陕西省开设20家门店,其中2017年落地5个,并将在陕西落地2个保税仓物流基地。基础设施领域,绿地将以PPP模式参与陕西省城市轨道交通、高速公路等基础设施项目开发建设。在金融产业领域,绿地将参与陕西省地方金融资产交易机构的重组整合,推动设立新兴产业投资发展基金和中小企业创新发展基金。
张玉良表示,上述模式还将在其他投资重镇进行复制,这是绿地未来的一个投资方向。
事实上,绿地通过最近几年的转型已经形成了多业务链条的布局,并开始不断产生收益。今年1月,绿地发布的业绩预报显示,2016年1~12月,绿地实现房地产合同销售面积1961.2万平方米,比上年同期减少9.9%。实现房地产合同销售金额2550.04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0.8%。从房地产销售数据看,绿地的增幅已经跟不上TOP3房企的数据,但是绿地在基建方面实现了超过1000亿的营业收入,其各个板块已经开始初具规模并产生协同效益。
“除了房地产,绿地其他产业板块的成长速度很快,比如大基建,和2015年比翻了一番,2017年我们要上2000亿元;大消费也一样,都在翻倍增长。对金融利润的要求,未来也要占集团利润20%~25%的比例。我觉得,这和其他企业已经完全不一样了,我们是一个综合产业集团。”张玉良此前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曾表示。
易居智库研究总监严跃进指出,由于绿地在各个产业的布局,给了绿地做一二级联动开发更好的优势,比如进行特色小镇的打造时就可以通过自己的其他产业板块进行资源导入,实现各个板块联动发展。
多点布局时代
越来越多开发商都开始进行自己的多产业布局,不断扩张自己的业务链条。
易居中国(企业)CEO丁祖昱在“地新引力创新峰会”上表示,目前房企作为中国支柱产业的一个主体,已经进入到了各个相关领域。随着未来在中国房地产行业增量的市场空间变小,企业还将加强对于这些相关领域的探索来寻求新的业务增长点。
“排名靠前的房企都开始自己的多元化布局,这个趋势很明显。”丁祖昱说。
“绿地在新业务领域,会纳入时下流行的特色小镇业务,计划打造智慧健康城和文化旅游城两类产品,并全面铺开长租公寓、服务式公寓等运营型产品。”张玉良说。
除了绿地,恒大、碧桂园、万科、融创等企业都开始了自己的多产业布局。华夏幸福则直接因为提前占道而开始进入“收获期”。
从华夏幸福的规划看,其将产业小镇与产业园区作为集团两大业务发展线。华夏幸福于去年11月成立了专门操盘产业小镇项目的控股子公司。其先后在武汉、河北、南京等地签约特色小镇和产业园区项目,进一步扩大规模。
克而瑞一份报告指出,通过上述产业导入方式除了可以获取便宜的土地和资金外,房企以PPP模式参与小镇开发还有可能在项目实现招商后获得投资额分成。例如华夏幸福此前与政府合作的园区项目,在园区建设期,一级土地开发的土地整理工作、基础设施建设工作、产业招商服务等均由华夏幸福先行垫付,政府在这个时期不出资,但会高度支持并配合园区建设,等到园区售地、产生税收等之后,政府将以建设成本加成10%至15%利息的方式进行资金返还予华夏幸福。此外,园区实现招商后,华夏幸福可从政府处获得落地投资额的45%。
张玉良认为,通过产业的多点布局后,未来几年绿地业绩有望实现稳定增长。通过多元产业的全方位介入,将与地方经济转型方向契合,这种综合竞争优势在大规模战略合作中的作用日益凸显。以产业与项目为载体,企业将不仅向各地输出资本,更输出理念、模式、经验与产业资源,深度融入区域发展大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