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地方 > 西北 >
    如何打造长三角一体化升级版:以海宁为案例
      时间:2019-12-04 02:17 作 者:

  中国经济发展正在进入一个新的时期。大致有四方面特征:一是经济降速,二是消费主导,三是创新驱动,四是社会支撑。在这样一个时刻,需要进一步转变发展理念,增强区域活力,提升要素效率,建构区域发展的新动能。

  鉴于此,当前研究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实则是研究长三角一体化升级版,寻找和重构区域发展新方位。就海宁而言,什么是发展新方位?简略定义是打造沪杭间的生态化创新城市。

  一体化是海宁发展的长期准则


  海宁能有今天这样的发展水平,就是因为长期以来实施了融入长三角,融入全国和全球大市场及分工体系的行为准则。

  区域发展积极利用长三角资源。改革开放初期,海宁从上海找来技术,找来人才乃至资金,产品大量销往“三北”市场,形成了第一波快速发展。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海宁积极依托上海,加快发展外向型经济,2018年,海宁商品出口值相当于当地GDP的50.6%,比嘉兴市平均高9.2个百分点。

  产业发展积极融于长三角。海宁的皮革、纺织生产等,都是融于长三角之中的产业选择,是长三角产业链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初期,海宁生产的织袜机促进了义乌、诸暨袜子产业的崛起。海宁新近崛起的泛半导体、厨具等产业,相当部分的投资主体来自沪杭等地。

  空间发展积极融于杭州和上海。海宁许村镇和农发区的发展已与杭州的下沙和余杭相接,杭海新区正在成为海宁、杭州之间的共同区域。虽与上海隔着多个行政区域,但海宁建设沿江百里绿色文史长廊,加之交通设施的极大完善,实则具有强化与上海空间一体化的效应。


  社会发展积极与沪杭相融。海宁利用杭州资源,发展高等教育和科技事业;利用上海资源,发展高等级医院。海宁的社会事业及社会发展项目的产业化,以及社会发展,正在努力与沪杭无缝对接。

  一体化的若干新思维

  “钱塘自古繁华”。海宁历史上就是沪杭间的延伸区域。海宁不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就难以较好发展,而新时期确立新的一体化思维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

  (一)制高点思维。

  沪杭之间的这片土地,历史文化以海宁为最。1978年,海宁人均GDP为475元,居嘉兴各县之冠;1979年,海宁农民人均从集体分得的收入为198.9元,列全省第8位;1980年海宁乡镇工业产值列全省第7位。
  
  历经40年发展,2017年,在浙江省各县、县级市、11个设区市的市区中,海宁农村人均收入居全省第7位,城镇人均收入居全省第9位,人均财政总收入与人均GDP双双居全省第13位,算术平均的综合排位为10.6位。这是海宁改革开放40年的一份辉煌成绩单,也是海宁在新时期的新出发点。
  
  基于此,海宁要做好以下几点:

  第一,努力创造长期平稳的较好较快增长。在平稳发展前提下,完全有可能持续形成高质量发展态势。

  第二,保持和增强长期领先的竞争态势。行政区划是市场经济的空间竞争主体,占据制高点的目的,是更好地增强要素集聚能力和竞争扩张能力,形成压倒性的竞争优势。

  第三,再创体制机制新优势。海宁发展较快,在相当程度上得益于其多样化的制度模式。海宁东西狭长,西部邻杭区域以萧山、绍兴移民为主,人多地少,集体经济相对较为薄弱;东部区域人均耕地稍多,集体经济比较稳固。改革开放初期,西部许村一带个体私营经济发展较快,东部乡镇集体企业发展较快。制度竞争促进制度变迁和要素优化配置,形成整体较强的区域活力。

  第四,建构良好的创新生态。进一步优化政府、转变政府和管住政府,增强政府治理能力,提升政府治理水平。注重降低个人和机构的税费等负担,进一步提高服务效能。建设一批创业创新平台,创业创新公寓等,努力建设沪杭间最佳创新生态。

  第五,打造殷实海宁。所谓制高点思维,最重要的就是持续保持居民收入增长领先。时刻以创造更好的居民福祉为准则,积极做好各项工作;努力增强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是区域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二)水乳交融思维。

  提出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有一个隐含的逻辑前提,即居于长三角,并不一定融于长三角,如同一滴油在常温常压的一桶水之中,油水必定是分离的。只有当油在一定条件下乳化后,才能形成水乳交融状态。因此,区域一体化只有积极努力后才能实现。

  如何做到水乳交融?海宁需要注意以下方面:

  第一,不拘一格加快区域发展。在努力加快区域发展的总体要求下,陈规陋习被冲破,不合时宜的模式被突破,原本认为不可能的做法和举措被采用。只有在更大的视野和更广阔的市场中,才能极大地促进区域发展,而这是融入长三角一体化的基本前提。

  第二,尊重和增进对方利益。任何一项合作,只有当双方都能从中受益时,水乳交融的合作才有可能是长期稳定的。

  第三,建构和完善市场化的合作机制。

  区域合作的第一个层面,是市场化下的一个自然而然层面,这是因为市场主体的牟利冲动,自然而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区域合作。第二个层面,是政府有形的手的主动作为。政府尊重市场经济客观规律,引导民间要求,建构和完善区域合作机制。第三个层面,是促进市场无形的手与政府有形的手的相互结合,形成市场主导,自我优化的区域合作长效机制。

  第四,建构和完善多层面合作格局。区域之间的合作具有多层面主体,包括居民个人、民间各种非盈利机构、企业,以及行政及自治组织机构。这些不同的主体以利益为纽带,实施不同的交互式的合作,实现长期利益的最大化。

  第五,缺少运行层面的积极实施将致合作困窘。比如,沪杭高速公路交界处两个收费站历时20年巍然不动,是典型的缺少运行层面合作导致的合作困窘案例。

  第六,“硬挤”是形成与体量庞大伙伴合作的重要手段。我们现在所谓的一体化,相当重要的方面是与沪杭等强者的一体化,然而因经济社会规模的巨大差别,往往较难进入他们的朋友圈。

  (三)竞合思维。

  区域竞争是区域关系常态,即使一体化仍如此。之所以能形成合作,是因为这是增进双方利益的最佳选项。合作提升效率,进而使得各方在更高层面上展开更有效率的竞争。

  由此形成的各具特色的区域经济,成为当下展开区域一体化合作的产业基础。2017年,纺织服装业占嘉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17.4%,其中,秀洲区以天然、化纤等多种织物生产为主,平湖以服装为主,海宁以经编家纺为主,桐乡以化纤和天然纤维及羊毛衫为主等。这是市场无形的手,催生形成的基于竞争基础上的区域产业互补合作的格局。

  我们可以获得的经验是:

  第一,较强的区域竞争力是合作的基础和前提。具有较强竞争力,才有可能在合作当中具有较强谈判实力,才能主动展开多轮讨价还价,取得最大的合作收益;具有较强竞争力,才能吸引其它众多主体前来要求合作,才能较好形成上文所说的水乳交融的合作。

  第二,合作的智慧在于如何舍弃。既然是合作,当然必须增进自己的利益,但有时也只有舍弃自己的一部分利益,才能换得对方的支持,推动合作的进展。海宁是这方面高手,从10多年前无偿出让3000亩土地给余杭,到近几年以巨大代价与浙大合作建设国际校区,无不体现着积极合作的智慧和努力。

  第三,合作是展开更大范围竞争的基础和前提。长三角经济早已走出国门,深度参与全球经济竞争。以众多的产业集群、产业链等,在全球市场形成较低交易成本下的整体竞争优势。浙江出口之所以能在全国出口放慢下,依然一花独放,市场份额有所扩张,正是基于区域竞合为基础的整体的商品出口优势。
  
  (四)自主思维。

  在市场经济下,竞争优势并非政府规划的产物,而是自我拼搏的结果。义乌小商品市场与当下如日中天的阿里,均非政府规划和支持的产物。

  浙江人均GDP已是全国的1.5倍,因此浙江的方针政策和思路至少应是全国的1.5倍。考虑到重大方针政策实施的超前性,实际高于全国的倍数,或应更高。区域政府不仅要在市场中取胜,也要善于争取上一级政府资源。虽然长期言,前者是后者的基础。但就一时一事言,也并非一定要有较强的市场竞争优势地位,才能争取到相应的政府资源。

  (五)半工业化思维。

  按典型工业产品的加工状况及其物质形态特征分析,西方发达经济体大致可认为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一是土木工程化阶段,典型的如18、19世纪时,欧美城市间大修运河、铁路等;二是傻大笨重化阶段,典型的如上世纪50年代末,八引擎的美国B52战略轰炸机,采用极其笨拙的“地毯式轰炸”等;三是灵巧化阶段,不仅有人工智能,而且一些工业产品的精度、性能等“巧夺天工”,且人工智能也是因为理论和生产技术上的“巧”,才得以进入寻常百姓家。

  在工业化方面,不能过高评价海宁工业化水平。按此分析,可以认为海宁工业化只走了发达经济体不到一半的路程。海宁的土木工程化方兴未艾,傻大笨重化或可用日用工业品替代,正在全面推进,灵巧化尚处于起步阶段。对此或可认为,如果以发达经济体的工业化进程衡量,海宁的工业化路程,甚至只走了不到一半。

  我们充分认识海宁工业化具有较高的“舶来”因素。比较典型的如海宁的经编产业,原料是舶来的,工艺技术装备是舶来的,用工多半是外来的,是一种根基较浅的工业化进程,属“加工车间”性质,距“制造业高地”有较大差距。

  海宁尚处于工业化和城市化双重扩张提升期。提出上述判断的目的,是认为海宁在今后发展中,仍需放低身段,善于借力,积极努力,充分认识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长期性和艰巨性,工业化和城市化仍是海宁发展主线。

  从这一分析架构中也可看出,发达经济体历史上形成的工业化的不同发展阶段,正在海宁挤作一团。虽然海宁尚处于土木工程化和傻大笨重化的两个阶段,但也完全有可能不亦步亦趋,跨越式地展开灵巧化阶段。不仅在产品生产的工艺技术上,而且在产品性能上,逐步提高灵巧化比率,弯道超车或有可能。

  重构产业和空间

  1978年,海宁人均GDP为475元;2018年按常住人口计算为11.1万元,年均名义增长14.6%。2018年,海宁人均GDP大致仅相当于美国的27.9%。海宁发展任重而道远。

  (一)融入长三角一体化的基本定位。

  海宁不但是海宁人的海宁,也是沪杭甬和其他所有地区的海宁。

  海宁在沪杭产业平台方面已有较大进展,如设立漕河泾海宁分区、杭海新区等。同时在成为沪杭社会发展平台方面也有较大进展,同时还可以考虑借助沪杭优势,打造长三角生产性服务业发展高地,建设直接服务于温台的科研基地。

  海宁兼具丰富的自然和人文资源,具有独特优势。海宁旅游业虽有较大发展,但仍有相当欠缺。目前关键是要活用市场机制,引入第三方机构,加快开发提升。

  (二)以制造业为主体的产业扩张提升思路。

  以制造业为主体,努力成为环杭州湾灵巧智造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制造业是海宁经济的比较优势,对此可有三点分析。

  第一,服务业本地化。海宁服务业主要是为本地服务,为周边服务能力较弱。当制造业是全球性而服务业主要是本地化时,区域经济必然以制造业为主体。

  第二,中高端服务业被沪杭替代。上海、杭州等大城市的服务业,替代了海宁的中高端服务业需求。且因本地对中高端服务业需求有限,导致相应领域服务业发展较难。

  第三,沪杭制造业扩张的承接。上海、杭州等地要素价格高企,制造业向外扩张,海宁成为其重要的承接地。
  
  高度化和特色化是海宁制造业发展的长期取向。

  纺织服装皮革行业的重点,一是进一步提高工艺技术水平,同时注重向产业链的上下游拓展;二是发展总部经济,融合服务业,制造业的部分向中西部转移;三是在长期资本积累基础上,伺机跨界转型。

  积极发展电气电子行业和装备行业,是海宁产业高度化的另一个重要选项。

  积极打造沪杭产业平台。杭海新区和曹河泾海宁分区等,是当下有形的沪杭产业平台,而海宁全境均可视作沪杭产业发展的重要基地。

  积极发展服务业。注重利用较好的区位条件和自然人文资源,迎接沪杭高端服务业向海宁扩散;努力成为环杭州湾地区的研发高地,发展面向长三角纵深地区的生产性服务业,加快发展多样化的观光休闲旅游业。

  (三)积极融入杭州市区及沿城际铁路发展的空间集聚思路。

  确立“一融一聚和一提升”的空间发展思路。积极融于杭州市区,集聚于杭海城际铁路沿线,提升现有建设用地效率。

  提升全域都市化水平。稳步推进乡村人口向城镇和中心村集聚,有效减少乡村常住人口;重构乡村空间和提升村庄建设发展水平,努力提高乡村公共服务水准,创造更宁静、更生态和更富裕的多姿多彩的乡村生活。
  
  (作者系浙江省信息化发展研究院首席专家、教授)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热点文章
浏览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