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热闹闹的2013年中国互联网大会曲终人散,但这一次并非如肥皂剧般从脑海匆匆划过,留给记者不少回味,不少深思。无论从参会的企业、人员构成还是会场的议题发言,都出现了不少变化。这些变化意味着哪些新的发展趋势?对未来商业模式构建将产生什么影响?
与前些年的互联网大会一大区别是,这次参会的传统企业明显增多,会场不乏金融、零售、制造等产业企业的身影。除了演讲嘉宾,会场内不少听众其实都来自传统产业。从消费型互联网向产业型互联网延展,形成大互联网新格局,是本次互联网大会给记者的最深感受。这是互联网、移动互联网近几年对传统产业渗透融合的结果,可以预见,今后这样的渗透和融合还将进一步深入。过去互联网大会更多围绕网络消费者生活娱乐的方方面面进行模式探索,而本届互联网大会更加关注互联网在服务传统产业中的商机,还专门组织了互联网金融论坛,具有更大的社会价值。这不得不说是互联网大会的进步,是互联网产业的进步。
本届大会的主题是“共建良好生态环境,服务美好网络生活”,其中多个分论坛都聚焦“产业生态系统”。从过去关注应用、关注盈利模式到更深层次地探索“产业生态系统”,是本届大会的另一看点。一些发言嘉宾纷纷表示,互联网行业亟须建立一个健康的产业生态系统,而建立产业生态的前提就是企业先为网民提供有价值的服务。这种深层次思考折射出互联网产业已经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经过十多年粗放的大发展,如今互联网产业必须形成更好的生态系统,向用户、社会展现更多的价值,才能实现未来的良性健康持续成长。
另外,合作尤其是深度联合服务最终用户是本届互联网大会透露出的另一新意。传统的互联网是综合性门户的天下,一家企业就能满足用户很多需求。而后,专注某一领域的垂直型门户大行其道,引来不少企业争相效仿,但由于价值链不长,企业单打独斗的方式更多。随着互联网移动化发展以及向传统产业不断渗透,尤其是O2O的崛起,单个互联网企业已经很难满足用户的需求,必须和社区、零售商、电视以及其他传统产业一起,和提供网络支撑的通信运营企业一起,形成更深度的联合,才能为用户提供更具价值、更有吸引力的服务。目前,几大视频网站与中国联通联合推出定向流量的服务模式,让用户更精确地为更具价值的内容掏腰包,在移动互联网产业中引起强烈反响,这也代表了一种发展趋势。因此,未来互联网的商业模式将更多基于提升用户、社会的价值,需要各方深度合作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