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化 > 艺术 >
    古琴家张友:天台弦外音,入世可印心
      时间:2018-02-05 22:16 作 者:

  张友,著名古琴演奏家,天台寺佛教音乐学院常悦琴社社长,成都天台书院院长,印心琴院院长,四川省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民主同盟成员,民盟四川省委文化委员会委员,南琴创始人。

  “在心的气度与风骨里,趣入禅的澄明与慈悲,对生命真实的证悟,才是琴者的归处。”古琴家张友先生如此说道。

  在天寒地冻的冬日里,琴院有暖和的光,煮好的茶。

  在一片梅香中,对张友先生的采访便如此惬意的开启,茶过三巡后,语亦到深处。

  对于这位受到关注与热评的著名古琴演奏家,我充满着猎奇的心态。“人生犹如琴音,收放自如,方得真趣”,张友认为习琴路上的前行,应该从七弦处精进,但不止于七弦。琴音流淌着的是生命之音,只有归于心性的真实,生命的真实,才可入琴之道。

  在聊到琴与禅的结合时,他向我提到了琴曲《流水》:“七弦之音可拟高山流水,而此水却不为真水,在琴中观流水,犹如了觉幻境之意,于此亦真亦幻之境,在当下此刻,外在之水为假,七弦之水则为真,用它来显现当下的“真实”,其实从究竟处来讲,亦非“真实”,一切都是“心”的作用。”

  张友先生笑谈道,自己现在除了衔接古琴文化的使命,还有禅门临济宗的传承,说到这一点,他向我讲到了和天台寺方丈悟乐禅师的师徒缘起:“恩师悟乐禅师除了是一位受人敬仰的大德,同时还是一位了不起的艺术家。他不仅发愿将天台寺打造成为千年达摩道场,更是创立了中国第一所佛教音乐学院。从见到他的第一刻起,我便被他的智慧与慈悲所打动”。

  古琴家张友:天台弦外音,入世可印心

  在悟乐禅师和古琴家张友的甚深因缘之下,天台寺佛教音乐学院成立了以古琴为主体的常悦琴社,并由张友先生担任社长职务。

  《溪山琴况》作者徐上瀛晚年曾寄居僧舍,他畅言:“修其清净贞正,而藉琴以明心见性”。在中国古代,古琴受禅宗文化影响颇深,僧人琴家不胜其数,禅门曹洞宗祖师东皋心越禅师便是其代表,他东渡扶桑传承古琴,被日本奉为“近代琴学之祖”。

  《华严经》亦言:“心如工画师,能画诸世间,五蕴悉从生,无法而不造。”张友认为,琴之音是对心的描摹,古琴的七弦之音,是呈现灵魂深处的“语言”,它的根本是生命境界的表达,必须将琴之神韵从所谓桎梏在教条式的藩篱中拯救出来。当琴与禅的智慧,文人的气度风骨相融,便能成就“琴道”之路。

  “习琴之人,要具德行。”张友在介绍“忠孝礼义廉耻”之“天台六德”时说道,修德修善,不仅是琴学之路的钥匙,亦是做人的基础。

  2017年底,作为中国民主同盟成员,张友当选新一届民盟四川省委文化委员会委员,“忠于国家与民族,是圣贤所传之道,后辈学人,应时时自勉。能用自身所学所长,服务国家与社会,是一个艺术工作者应尽的职责”。

  张友先生对顿悟琴音的妙趣,真实不虚,圆融无碍。对于人生,亦复如是。(中国日报)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热点文章
浏览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