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化 > 人文 >
    《山水》宋赵伯驹手卷
      时间:2017-11-07 15:16 作 者:

  青绿山水是中国画中设色山水画的典型代表,通常先以皿线勾勒轮廓,再以储石表现裸露的山体,石青石绿表现草木植被,设色浓重、艳丽,是与“黑白”水里山水相对的“彩色山水”。

  早在隋代展子虔的(游春图)则已具备了典型的青绿山水模式。唐宋是青绿山水发展的全盛时期,涌现出了李思训、李昭道、王希孟、赵伯驹、赵伯翰等一大批杰出的青绿山水画家,为我们留下了脾晚千古的辉煌。

  而赵伯驹在众多的青绿画家之中可谓影响极大,仇英、王希孟等人皆受其影响,他的开创性画风为青绿山水的发展做出了极大的贡献。

  赵伯驹(公元1119-1185年)字千里,宋朝皇族,南宋高宗时任浙东兵马铃辖。据说宋高宗赵构十分赞赏他绘画技艺的精湛,曾命他在集英殿屏风作画。他的青绿山水取法唐李思训,用笔秀劲,布置精工,着色清丽。

  赵伯驹的传世山水画作有《江山图》、《溪山晚照图》、《岳阳楼图》、《仙山楼阁图》、《上林图》等,都是场面伟大,气势壮阔,功力深厚之作,颇得后世画家的推崇。

  此幅赵伯驹《山水》手卷,乾隆皇帝跋其《松岫香台》说:“秀挹盘中,人间沉沉梦未觉,夜半日出登仙阁……。”明代的文徵明也以“艺林中有千里(伯驹)如山中之有昆仑”来赞扬他,足见赵伯驹的绘画对后世影响之大。

  此幅作品为绢本,青绿设色。画卷以极为丰富的取材,展示了深秋辽阔的。山川郊野的壮丽景色。所画山石重峦叠嶂,奔腾起伏,嶙峋醒目,”悬崖间行云缭绕,瀑布飞溅,山下河川回环,碧水涟漪,峰间水畔,穿插安排楼观屋宇,栈道回廊,水阁长桥,配衬以苍松古柏,茂林修竹,错落有致,聚散得宜。

  其间还展现了众多的人物活动:有三三两两闲步于竹径亭台者,步履悠闲、神态怡然,人物比例虽极小,但须眉表情清晰可见,极为生动传神。

  此图为取实景加以理想化,布局宏大繁复中具明快清朗之格,建筑界画工致精确又不刻板,山石用勾勒法,兼施细密的皴擦点染,工整中见放逸。树法勾勒、渲染、夹叶、点缀并用,用笔灵动多变,设色浓艳鲜丽,又注意色调的统一与柔和,显得艳而不媚。

  画卷中青绿水墨并用,设色上,石青、石绿加以雅致的淡赭晕染,层层叠加,薄中见厚。山石浅绿色打底,以不同浓度的石青层层积点,使得山林浓郁而清丽。再通过温润的水墨渲染,景致更显雄伟壮丽。屋宇楼阁为界画的画法,用笔工整细腻,严谨有度。茂密的墨点与流畅的细笔相结合,静中见动,予人以心旷神怡之感。

  赵伯驹的此幅作品介于院体画与文人画之间,不同于唐代沉重的装饰性,而是更为清雅秀丽,显得“精工之极,又有士气”。鲁迅先生说:“宋的院画,萎靡柔媚之处当舍,周密不苟之处是可取的。”赵伯驹的青绿山水正是这样一幅从构思构图到勾勒设色都“周密不苟”的佳作。

  他以卓越的艺术手法,再现了祖国锦绣河山之美,宛如一组层次丰富,节奏多变的交响诗,使观赏者为之心潮激荡。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热点文章
浏览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