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化 > 人文 >
    《1921》:穿越历史的烟尘,触摸先辈的热血青春
      时间:2021-07-01 14:11 作 者:

  今年7月1日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历经五年筹备与拍摄的《1921》这一天正式上映。

  这部由黄建新、郑大圣执导,黄轩、倪妮、王仁君等出演的影片,凝结着数百位中国电影人的心血。不同于以往同类题材影视作品的编年史结构,影片从时代横截面视角切入,聚焦发生在1921年前后的故事。

  影片全景式重现了百年前波澜壮阔、开天辟地的历史时刻,将故事的重心放在一群来自五湖四海,平均年龄仅28岁的热血青年身上,1921年,他们突破国际国内黑暗势力的追踪与阻挠,克服困难,聚集在上海召开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告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1921》在6月25日至27日进行了点映,截至6月30日12时,点映及预售总票房破亿。

  他们不再是符号,而是具体的人

  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过去已经有许多影片从不同角度进行书写。珠玉在前,1991年教科书式的经典作品《开天辟地》,亦或是2011年群星闪耀的《建党伟业》均是同题材优秀作品。对于《建党伟业》导演黄建新而言,这次创作最难的部分莫过于如何拍出新意,拍出属于2021年的《1921》。

  黄建新坦言,十年前拍过《建党伟业》,这次再拍建党题材的作品,很想有不一样的表达:“我们筹备五年,做了无数的史料挖掘工作,捕捉我们想要表达的那些先辈身上的个性、理想、信念,让他们不再是符号,而是具体的人。”黄建新将这次创作形容为“像在迷雾中寻找一盏灯”,“这盏灯就是百年前那些鲜活的年轻人,我们跟大家一起,朝着光走过去。”

  《1921》的选择不同以往,它从参与一大筹备、召集与组织会议的李达、王会悟夫妇的视角与心路历程出发,串联起一代革命青年与知识分子积极参与救亡图存的行动。影片不仅仅再现历史风貌,同时努力再现一代人的精神气质。郑大圣表示,这是一个朴素的电影、好看的电影:“人物首先是要生动的,得是活生生的人,是百年以前的年轻人,他得是有生活气息的。”

  郑大圣记得,黄建新一直强调“做人物”,而非盖一个概念性的帽子,每一个人物的动机、初心不来自于概念,而是从内心产生。因此在《1921》中,观众能够看到的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动的人,他们从日常烟火中走来,是当时拥有最先进思想的青年,同时也是拥有悲伤、愤怒、喜悦等寻常情感的普通人。

  影片中诸多高光时刻都源自“日常”:夏夜晚风中的天台,李达向妻子王会悟回忆当年抵制日货时,点燃日货的火柴竟是日本生产:“偌大一个中国,我们连自己的火种都没有。”在传播先进思想的报章刊印前,李达匆匆赶到印刷厂,请求工人将“百姓”换成“人民”。他说,“百姓”是一个泛指,而“人民”是主人;在起草纲领的通宵之后,李达从亭子间上楼梯,从天窗爬上房顶,看着朝晖满天,眼前是希望与光明。

  青年毛泽东看到法国人庆祝国庆,在公园里燃放烟花,他被挤入欢庆的队伍,却被阻挠在欢庆的花园之外,绚烂的烟花在天空绽放,而作为中国人却只能在自己的土地上被驱逐,他感怀当下而思绪万千,迈开脚步走过上海街头,他加快步伐奔跑,过往一幕幕屈辱与抗争浮现眼前,他义愤填膺、而后憧憬理想,最后目光坚定,信念在心中越发澄明。

  影片启用了一批青年演员来饰演1921年的历史人物,建党代表们平均年龄只有28岁,选择这些青年演员来演绎,既是为了还原历史真实感,也是为了传达一种年轻昂扬的精神。饰演青年毛泽东的王仁君拿到剧本的时候,导演告诉他,塑造伟人的时候不要概念化、程式化、贴标签:“不要去特别高大上地烘托他,让人感觉到是一种说教,而是用落地式的,用平民的语境,用最青春、最自然、最放松的状态展现当时的领袖的真实状态。”

  全世界范围挖掘史料

  《1921》的故事主要发生在上海,为真实再现历史,主创团队在全世界范围挖掘详实史料,邀请党史专家参与。制片人任宁透露,拍摄《1921》,第一个决定就是在车墩影视基地一比一复原一大会址,随后陆续复原了二大会址、新青年编辑部、博文女校:“美术团队付出了非常多的心血,从2019年开始,去一大会址的原址做测绘工作,在导演很高的要求下,把它一比一地、一砖一瓦地复原了出来。”在她看来,对历史场景的还原有助于帮助演员更快地进入角色,回到1921年的上海。

  主创学习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历史,查阅一百年前关于中国、上海的视觉资料,钻研当时的城市生态,他们阅读一大代表的回忆录,在他们记录下的那个夏天发生的有趣的灵动的故事中,回到一百年前的历史现场,并在充分的历史调研基础上,展开戏剧性的想象,将历史文献支持的断点衔接起来。影片中,创作者通过历史场景与城市文化的再现,将观众带回一百年前的上海,沉浸式地感受时代的风云变幻。

  场景布置的细节处体现了上海日常生活的特色,楼梯、椅子、凳子等道具都依据史料还原,经得起镜头特写,时令的菜肴、汤圆等道具的设置是为了还原那个年代的生活气息,让观众感受上海的城市文化,在日常场景中体会知识分子最可贵的责任与担当。任宁举例,在李达与王会悟搬家这一情节中,让王会悟拿着一小瓶栀子花:“那个季节,上海的女孩,经常会买一朵栀子花。革命女性,她不只是在一个革命的事业当中,她也有自己日常化、生活化、人性化的一面,是一个真实的具有烟火气的人物。”

  任宁回忆当时看到史料时的感慨,一百年前就有许多独立、自由、追求平等解放的“新时代女性”,今天千千万万的90后、00后女孩会与之产生共情:“她们都勇敢、智慧,同时在追求平权、平等,王会悟在一大会议中其实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幕后做了会晤的组织,安排食宿,给各个代表写信,做的是很细节的工作,她确实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郑大圣记得黄建新一直强调,《1921》是积极主动的主题创作,因此它不仅在历史性上是正确的,同时应兼具艺术性的表达。主创希望能够围绕着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核心事件,呈现当时的时空格局和世界风云:“中国共产主义运动也是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风起云涌的大气象下的一部分。我们希望借这次创作的机会,把这个维度进行一个延伸。”郑大圣表示。因此,《1921》加入了欧洲、苏联以及日本的国际线索,这些都有史料支持:“在东京警视厅复印到一份电报,就是在6月29日,上海发给东京警视厅亚细亚局电报的编号是995号,这很让人吃惊,时间、地点都有了,就差门牌号了。”

  《1921》融入了谍战、悬疑等类型片的元素,这些元素调节了影片的节奏,让这个故事更具观赏性与艺术性。当然,这些元素的加入首先基于最新挖掘的史料。在确凿的史料支撑基础上,主创展开了类型元素的想象,在影片中,谍战线索的加入扣人心弦:日本特高科密探对日本共产党人以及李达的追踪,共产国际代表马林与尼科尔斯基与法租界密探之间的缠斗,这些类型元素的加入既能增加影片的悬疑氛围,同时也再现了当时波谲云诡的社会环境。

  与先辈的青春热血同频共振

  《1921》记录了历史中具有重大意义的一年,它的拍摄也经历了疫情等困难的考验,主创用诗意和浪漫的视听语言展现知识分子的精神世界,一批优秀的青年演员也将真挚情感融入创作过程,承接着先辈的理想,呈现一群当时拥有最先进思想的年轻知识分子的激烈论辩,为国家未来谋求一条新路的决心。

  王仁君记得,拍一大会议那场戏时,台词量很大,演员表演难度很高,导演希望用一个镜头完成这场戏的拍摄,大家的配合度很关键:“谁站起来,谁走位,谁拿水,谁摇扇子,这是全方位的、立体式的配合,每一个环节,谁稍微转头不对,或者一个背身挡着光,这一条就要重新来过,导演用这样的方式展现那个时候的真实性,讨论的激烈性。”

  创作过程中,演员们好像都被一种无形的力量感染着:“浑身充满着这种热血和拼劲,也是希望能够把革命先辈的精神呈现给现在的观众,尤其呈现给当下的年轻观众,能够让他们感受到那种力量的存在。”王仁君说。

  任宁常常在监视器里看到演员在镜头前呈现出导演所追求的“心中有信仰,眼中有光芒”的少年感、青春感。拍摄从2016年开始筹备到今天,五年时间历经重重困难,创作者也感受到百年前的先辈克服千难万险,建立中国共产党的心境:“这样的精神鼓舞着我们,就像守常先生说的那样,我们永远是背黑暗,向光明,希望我们我能够向着光明去,向阳而生。其实是这种信念一直在鼓舞着我们所有人。”

  《1921》中,正是那些生动而鲜活的表情、神态与身影、平实的语言,构成了激情饱满朝气蓬勃的群像,让观众能够穿越历史的烟尘,触摸这些先辈年轻的灵魂,与青春、热血浪漫的情怀同频共振。
 

(第一财经)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热点文章
浏览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