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化 > 人文 >
    横跨300年英国风景画呈现最美“心灵的风景”
      时间:2018-04-28 16:25 作 者:

  走入上海博物馆二楼特展展厅,一幅240年前的油画,如今依然保存完好,在灯光下散发着油彩的微光。巨大的画面上,一位贵族斜倚在水边的草丛上,手握一本《卢梭批判让-雅克》,面目安详,若有所思。这位贵族名叫布鲁克·布思比,是卢梭的朋友,也是一位诗人。在泰特不列颠美术馆国际收藏展览部主任丹尼尔·斯莱特看来,主人公放松自在的状态反映的是人物的心境,也是卢梭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观点。

  4月26日,这件《布鲁克·布思比爵士画像》,以及其他70件油画来到上海博物馆,构成“心灵的风景——泰特不列颠美术馆珍藏展”。展览展出的风景画均出自泰特美术馆馆藏,跨越了1700年以后的3个世纪,完整展现了英国风景画发展的历史。其中包括庚斯博罗、透纳、康斯太勃尔、吉尔丁、科曾斯父子等18、19世纪的知名风景画家,以及拉斐尔前派、印象派画家、20世纪超现实主义与先锋现代主义画家的作品。这也是迄今为止中国规模最大的英国风景画展,相当于一部完整的英国风景画发展史。

  “展览呈现了英国艺术的多样性和复杂性,讲述其如何在数百年间,因本土及移民艺术家们的作用而波折起伏。”泰特美术馆馆长玛利亚·巴尔肖在展览前言中这样总结,“风景艺术几乎可谓是英国艺术、乃至英国国家文化的核心所在。”她继而解释,风景艺术之所以在英国的视觉文化中占据主导地位,原因有很多。一方面,从苏格兰高地到英格兰南部郡县,这片相对狭小的地域中有着各种自然风光。另一方面,18、19世纪急速工业化背景下,田园与乡村迅速从人们的视野中消失,这引发了很多人的担忧;同时,自然科学的巨大影响也催生出人们观察自然界的热情,并将之与人类社会的道德和精神联系起来。

  在上海博物馆副馆长李仲谋看来,英国的风景画也能与中国山水画互为参照。中国古代的山水画以写意为主,讲究意境,表达人的情感。同样,英国风景画有写实的因素,也有寄情山水的表达。

  在约翰·康斯太勃尔(1776-1837年)的作品《布莱顿链条码头》中,画家描绘的是家乡埃塞克斯郡和萨福克郡的景色。一个建于1823年的链条码头笔直通往前方,一切都处在阴沉的天空之下,画面色调看上去就像暴风雨就要来临。泰特美术馆的专家认为,艺术家目睹眼前这一幕场景时,瞬间被吸引,但又对现代休闲方式与传统捕捞活动形成的对比感到厌恶。这幅画作所表现的,正是他对田园风光逝去、家乡骤变的担忧和沮丧。

  作为英国最负盛名的画家之一,约瑟夫·马洛德·威廉·透纳(1775~1851年)在中国有享有很高的知名度。展览开始之前,馆方就选择了他的《格里松山的雪崩》开发衍生品,这一款背包在上博商店售卖。作品描绘了瑞士的格里松山发生雪崩,大量冰砾倾泻而下的场景。与这件作品一同展示的还有另一件描绘雪崩场景的作品,卢戴尔布格的《阿尔卑斯山的雪崩》。专家认为,透纳正是从这件作品中获得了灵感,刻画出冰块与岩石丰富的质感与纹理,以期向观众传达壮丽自然界所蕴含的令人敬畏的力量。

  透纳的另一幅参展作品《格朗维尔》描绘的是法国诺曼底科唐坦半岛海岸边的一个小镇。透纳曾多次前往诺曼底旅行,这幅画是以1827~1828年间的一次旅行中所画的铅笔速写为蓝本绘制的,堪称是透纳所谓“色彩研究”的一个绝佳范例,画中具备一种抽象品质,即使在今天看来也非常现代。

  展览4月47日正式向公众开放,展至8月5日。(第一财经)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热点文章
浏览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