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就像娱乐圈明星演而优则歌的正常发展轨迹,莫言做书法展态度是认真且诚恳的,自认为“资质平平”的莫言貌似保留了一个文人应有的谦卑与达观。
整体而言,莫言墨迹一如他埋头苦干的硬笔字,中规中矩,秀丽有余,灵气不足。也许是多年钢笔字的锤炼,莫言的钢笔字确实胜过毛笔字许多,说毛笔字练习促进了钢笔字的进步,这话说起来就有点矫情了。从钢笔字走向毛笔书写,是有距离的,也绝非一朝一夕之功。在书画上的天分与造诣,莫言没法与同为作家身份的贾平凹相比。
莫言墨迹,平平之作,然作为一个饱读诗书的文人,底蕴所在,写的还不算太差,虽够不上艺术,但又比很多所谓职业书法家好很多。而那些经常写错别字、张冠李戴的书协官员更是不可与其相提并论,何况莫言还如此谦卑地热爱书法。在这个多元发展热闹不已的书画江湖,文人(名人)墨迹出来亮亮相,值得鼓励。
话说回来,莫言也不能免俗,懂得让胡抗美、刘正成这种水平不高的书协官员出来抬轿子。胡抗美说:“我反而觉得莫言先生的书法展览和文学的获奖有相同的价值。”愚以为,此番拿书法展来媲美文学获奖是对二者的一致亵渎。能看得出来,获奖后的莫言小有膨胀是难免的,对于书法江湖,作家出来凑凑热闹,尝点名利场上聚灯光闪耀的甜头,也不是坏事,但他若能把字练得再好一点出来亮相应该会好很多,不至于被诟病为操之过急的流行书风之嫌。
良宽禅师说,他平生最讨厌“书法家的字、画家的画和厨师的菜”。所谓书法家的字,中规中矩,不见个性,更看不到性情。文人下笔不见性情,实为大撼,莫言如是。莫言在传统和现代美学上的修养及悟性都不高,这大概也与他的成长经历及对应的文化环境有关。
“莫言还能带给我们什么?我认为以他这样,他已经是诺贝尔奖得主了,在我们这一行是一个桂冠,而且是不可取代的,但是他仍然站出来展示他觉得好像还需要很多进步空间的这样一个书法。我觉得他是一个冒险家。”策展人张大春如是说。
窃以为,最牛逼的书家不屑参展,更不屑获奖。文人作家更是如此,诺贝尔文学奖就具有世界意义吗?迎合吃瓜群众的名相本身就是迷信。
(环球文化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