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2日的湖南长沙,细雨凄迷。13时07分,“杂交水稻之父”、“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因病医治无效,在长沙与世长辞,享年91岁。
举国哀悼。当天下午,千里之外的重庆市,西南大学附近花店的鲜花、菊花早已售罄,不得不紧急从附近街市调运,师生们在校内32教学楼前的袁隆平塑像前,源源不断地前去献花、默哀、鞠躬……
袁隆平在19岁那年,也就是1949年,考取重庆相辉农学院农学系(解放后并入西南农学院,现为西南大学),1953年毕业,是学校师生们心中的“隆平学长”。如今,西南大学官方网站首页已经变为黑白色,头图是师生悼念“隆平学长”的照片,并配有“他带着梦的种子,去了远方”的文字。
袁隆平的科研贡献,非常接地气,直接关系到中国人乃至地球人的饭碗。粮食安全,在中国不论是过去,还是现在,都是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而在袁隆平的心中有两个梦,“一是禾下乘凉梦,梦想试验田里的超级杂稻长得有高粱那么高、稻穗有扫把那么长、谷粒有花生米那么大,我坐在禾下悠闲地纳凉;另一个是杂交稻覆盖全球梦。”
比高粱还高的超级杂稻尚未育出,但全中国14亿人已受益于他的禾下乘凉之梦,“仓廪实,民心安”。
5月22日,中央农办、农业农村部有关负责人表示,袁隆平先生的离世是中国“三农”领域的重大损失,对他的逝世表示沉痛哀悼。将学习和发扬袁隆平先生的崇高精神和高尚品格,持续推进种业创新,坚决打赢种业翻身仗,牢牢把住粮食安全主动权。
毕生追寻“心中的两个梦”
直到今年年初,袁隆平还坚持在海南三亚南繁基地开展科研工作。今年1月15日,在第五届国际海水稻论坛上,袁隆平通过视频致辞称,“2020年,我们在耐盐碱水稻品种选育、栽培技术、土壤改良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好的成绩,我相信,在大家共同努力下,亿亩盐碱地、荒滩变良田的目标一定会早日实现。”
中国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副所长、副研究员,刘利,1993年考取西南农业大学蚕学专业,1997年毕业。跟1953年就毕业的“老学长”袁隆平差了44届。刘利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自己非常尊敬“隆平学长”,为此还买过一本《袁隆平传》。尽管相差44届,所学专业也不同,但跟所有西南大学的校友一样,袁隆平是大家的精神偶像。有一次自己在湖南开会的时候,会议酒店名称就叫“中国杂交水稻国际大厦”,在大厦有一个关于袁隆平的展厅,再次近距离地看到了老学长的工作事迹。
他说,“隆平学长”是农业科学届的楷模,是真正“把论文写在大地上”的典型代表,直到生命的最后时间都在大田工作,这种精神特别值得中国的广大科技工作者学习,特别是新一代年轻人把工作重点放在实验室,跟大田生产结合的不是很紧密,“隆平学长”给大家树立了一个很好的榜样。
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袁隆平还提出了杂交水稻双季亩产3000斤攻关目标。2020年12月20日,在三亚召开了全国杂交水稻双季亩产3000斤项目启动会,成立以袁隆平院士为首席科学家的项目攻关领导小组。
今年5月,在三亚国家水稻公园全部水稻示范田中,经过实割实测,平均亩产1004.83公斤,较设计预测亩产量的900公斤多了100余公斤。“杂交水稻双季亩产3000斤示范项目成功后,将刷新海南省水稻亩产量最高纪录。”海南省农业科学院副院长、研究员曹兵说。
作为袁隆平院士和国家杂交水稻研究中心的代表,刘建兵研究员表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一要靠提高单产,二要靠扩大面积。双季稻亩产稻谷突破3000斤是“一箭双雕”,不仅周年单位面积单产提高,还可促推扩大双季稻面积,这是增加水稻播种面积的有效举措,对实现中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和“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地端在自己手里”战略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所长罗志祥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袁院士对安徽省杂交水稻给予了很多帮助,之所以全省推广种植杂交水稻面积这么大,跟他的指导是分不开的。
他说,袁院士到安徽考察过几次,给大家的印象是,虽然院士是顶尖专家,但平易近人、待人谦和,人也很低调、不张扬,看上去是一位很普通的专家,但实际上就是这位普通专家,为世界作出了不可估量的贡献,也为整个农业界的科学家树立了一个很好的榜样。
袁隆平也为世界粮食安全做出了重大贡献。从越南的湄公河畔、印尼的苏门答腊岛、巴基斯坦的印度河平原、尼日利亚的丘陵河谷地带……杂交水稻已经推广种植和引进试种到数十个国家和地区,海外种植面积达700万公顷。
“要做一粒好种子”
“人就像种子,要做一粒好种子。”袁隆平说。他也以不懈创新、奋斗和探索,推动着中国种业发展。
1930年农历七月初九,袁隆平出生于北京一个知识分子家庭。虽然祖籍江西,但却出生在北平协和医院,因为生在北平,便取名“隆平”。在那个动荡的年代里,袁隆平随父母曾居住北京、天津、江西赣州、湖北武汉、重庆和南京等地,成长环境基本上都在大城市。
袁隆平不仅学习成绩优秀,还有着一股坚强的意志,这使其在以后的艰苦工作和曲折生活中,能够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地进行科学实验研究。
1953年,袁隆平毕业于重庆的西南农学院遗传育种专业。他服从组织分配,来到了偏远荒凉的湘西南一隅的黔阳安江农校当老师,他一边教书育人,一边做农业科研。
经历过饥饿,也听过无数次“金元宝比不上两个馒头”的袁隆平下定决心,要用自己的专业研究出高产水稻。
袁隆平从前人的科学积累中得知杂交优势,得知杂交玉米、杂交高粱的成功,得知水稻不育现象,得知美国、日本、菲律宾等对杂交水稻的尝试。于是,他大胆提出利用水稻杂种优势的设想,这是国际上从1917年有人发现水稻雄性不育现象以来一直没有研究成功的课题。
在袁隆平从大田发现了天然雄性不育株,转育成第一代雄性不育系材料之后,1966年2月28日,也就是55年前,他在《科学通报》上发表了论文《水稻的雄性不孕性》。这篇文章成为后续杂交水稻研究的理论起点。
1967年,袁隆平的杂交水稻研究和他发表的论文引起了上级领导的重视,他被调到湖南省农业学院工作。
在 20 世纪 70 年代,中国探索跨区域、跨学科、跨部门的协同攻关模式,有效解决了不同时期制约农业、农村发展的重大关键技术难题。成立了由中国农业科学院、湖南省农业科学院等几十家农业科研教学单位、生产部门共同参与的“全国杂交水稻科研协作组”,有力促进了杂交水稻研究,在世界上率先实现了“三系”配套,推动了中国粮食生产水平的飞跃。
从 1976 年起,杂交水稻开始迅速向全国推广。“南优 2 号”是世界上第一个实用高产杂交水稻品种,“汕优 63”在 1986 年成为全国杂交水稻播种面积最广的品种,此后 16 年连续稳居首位。
2001 年,以袁隆平为首席专家的全国杂交水稻科研协作组选育成功的“籼型杂交水稻”荣获国家技术发明奖特等奖。1976~1980 年,全国累计播种面积 2.5 亿多亩,增产粮食 130 多亿千克,增产效果显著。
袁隆平说,30年过去了,从1976年大面积推广杂交稻以来,全国已累计种植24亿亩,单产由每亩280公斤提高到440公斤,就种植面积而言已占全国水稻总面积的一半,而其产量已占水稻总产量的60%以上。
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1990年杂交稻的种植面积占世界水稻总面积的10%,产量占水稻总产的20%。
中国杂交水稻被西方称为“东方魔稻”, 袁隆平也因此获得来自国际社会的高度赞誉。
2004年,袁隆平获得了世界粮食奖;2006年,袁隆平当选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
袁隆平也是新中国建国以来第一个国家特等发明奖获得者;2000年,以他的名字为品牌的股票“隆平高科”上市……甚至一颗小行星以他的名字命名。2019年,他被授予中国的国家最高荣誉勋章“共和国勋章”。
袁隆平先生已化身夜空中闪亮的星,继续为人们照亮前行的方向。
(第一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