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经济正处于“爬坡过坎”的关键时期,中共中央政治局7月30日召开会议,分析研究上半年经济形势和下半年经济工作。针对上半年经济,会议认为主要指标处于合理区间;针对下半年,会议认为仍将保持总体平稳发展。
在当前经济形势复杂、增长速度放缓、各方看法不一的背景下,显然,这次会议给公众吃了一颗“定心丸”——认定上半年主要经济指标合理,下半年有信心保持经济总体平稳;同时也送给市场一个“指南针”,即明确了下半年经济政策走向。
尽管不同人士对此次会议有不同解读,但大家都发现了不少亮点,比如,会议提出“使经济运行处于合理区间”,表明全年GDP增长7.5%这一目标必须实现。而且会议一再强调“调结构、促改革”,凸显中央布局中长期的决心。又如,“积极稳妥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积极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等表述,说明要为中国经济注入新活力。
尤其是会议对下一步经济工作的部署,有四大亮点值得关注:
其一,经济升级。比如,会议提出“着力推进转型升级”、“推动居民消费升级”、“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等。这表明,今后要通过消费升级、产业升级等推动经济增长,以扩大内需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打造有“含金量”的中国经济升级版。如此,即使外部经济环境恶劣,中国经济仍能稳定增长。
其二,保障民生。无论是会议提出“努力减轻物价上涨对群众生活影响”,还是“继续完善就业创业扶持政策”、“统筹城乡社保体系建设”,凸现出保障民生、改善民生在经济工作中的重要性。毫无疑问,经济与民生有很强的关联性。经济增长必须反哺民生,这是经济发展的天然责任,也是终极目的。而经济要持续增长,前提是改善民生,让民众敢于消费,让消费拉动内需。
其三,市场机制。这次会议有一点或出乎大家预料,即没有提及房地产调控,而是明确“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这意味着要让市场机制更多地发挥作用。的确,行政调控过多,市场调控机制就会退化。而且,会议还提出“继续取消和下放行政审批事项”,表明要继续向市场放权。再比如,“进一步清费减负,拓宽企业融资渠道”,即为市场主体发展创造条件。
其四,改革信号。比如,“继续取消和下放行政审批事项”、“深入推进财税金融体制改革”、“推进资源性产品和环境价格改革”,就直接传递出三个改革信号。至于传递的间接改革信号更多,例如,“统筹城乡社保体系建设”就会多少牵扯到社保改革。总之,无论是稳增长还是调结构,都需要政治体制和经济体制改革“同行”。从某种意义而言,“促改革”是稳增长、调结构的基础和动力。
当然,这次会议的种种要求和部署能否落到实处,何时落实、如何落实,对相关职能部门和地方政府是不小的考验。值得欣慰的是,有报道称针对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的具体部署,发改委、商务部、工信部、环保部等,正在加紧制订相关方案,涉及的领域包括新的家电补贴政策、淘汰落后产能总体方案、促进环保和新能源产业政策、促进信息消费政策等。但是,相关方案如何从纸上落到实处,从高层落到低处,才是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