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评论 > 社论 >
    构建开放的政府数据生态
      时间:2017-12-07 10:49 作 者:

  第四届世界互联网大会正在乌镇举行,大会上的许多前瞻观点对经济社会发展极具指导意义,大数据相关课题即是其中之一。

  本届大会主题是“发展数字经济促进开放共享——携手共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全球互联网大咖们将围绕数字经济、前沿技术、互联网与社会、网络空间治理和交流合作等五个方面进行探讨交流。

  人工智能与大数据技术是本次大会的热门话题,“数据”的重要性一再凸显。百度公司董事长兼CEO李彦宏表示,人工智能成为互联网行业乃至各行各业的成长新动力,算法、算力、数据是人工智能的三个动力,它们都在非常快速地成长。马云则表示:“未来三十年,数据将成为生产资料,计算会是生产力,互联网是一种生产关系。如果我们不数据化,不和互联网相连,那么和过去三十年不通电相比,显得更为可怕。” 英特尔CEO科再奇(Brian M.Krzanich)此前则曾一再提及“数据是未来的石油”。

  丰富的数据源是进行大数据挖掘的前提。德勤公司的报告《2017德勤技术趋势》指出,数据资源正在指数级增长,到2020年,全球的数字预计将达到44泽字节(zetta bytes)。在数据资源方面,中国有巨大的潜在优势。

  但与此同时,数据资源的开放和共享程度却亟待提升,尤其是政府所掌握的数据。政府数据本是个富矿,长期以来却被封存。李克强总理此前曾指出,目前我国信息数据资源80%以上掌握在各级政府部门手里,“深藏闺中”是极大浪费。

  值得肯定的是,眼下各地已经出现一些创新的做法。例如贵州近几年一直在推动大数据行动,第一步就是打造一个数据开放共享的“聚通用”云上贵州平台,2017年元旦前夕,贵州省法人单位、人口、空间地理、宏观经济四大基础数据库数据汇入共享平台,贵州率先实现50%以上政府数据“云上”开放共享。上海也建立了政府数据开放网,已经开放了12大类政府数据,同时也通过上海开放数据创新应用大赛等平台,通过企业数据和政府数据样本的融合建立素材库,为企业提供更好的应用平台。目前,上海已编制政务数据资源共享目录1.7万多条,有26万个数据项,同时,加快编制公共数据开放重点领域清单,推动气象、电力、燃气、通信等公共服务机构逐步开放数据资源。此前,来自贵阳、北京、上海、深圳、广州、杭州等17个国内政府数据开放先行城市的代表,还共同发布了《共同促进数据开放及应用行动宣言》。宣言倡议,作为大量数据的拥有者、管理者,政府及相关机构应该成为数据开放的推动者、先行者。

  数据信息的最大拥有者政府需要怎样的数据观,或许没有什么标准答案。在我们看来,首先需要强调的即数据信息开放的思维。开放数据是大数据时代的题中应有之义。数据的互联互通是运用大数据资源的底层支撑。一个良好的开放数据生态,不仅能够帮助政府推动现代社会的治理和服务,更能够驱动商业创新,基于开放数据的应用级别产品和服务应运而生,反哺社会发展。目前大量的数据资源集中在政府手中,数据开发、应用以及数据咨询市场还只是零零星星。也就是说,原本应是公共信息的数据掌握在政府部门手里,尚未转化为整个社会的财富。这是非常遗憾的事情。

  坦率地说,在政府信息公开方面,还有很长的路要去走。政府部门重构数据观、参与构建开放的数据生态,是个现实命题。具体如何重构,还需要积极探索。从国际上看,目前各国政府数据开放都还处于初期阶段,主要通过制定战略或政策文件形式指导开放,中国大数据发展业已有了先发优势,宜乎引领风气之先。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热点文章
浏览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