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评论 > 社论 >
    社会信用立法已有规划 专治“老赖”!
      时间:2018-10-15 14:26

      人无信不立,业无信不兴。这句话讲的就是人如果没有诚信就不能生存,做事业没有诚信就无法兴旺。然而,数据显示,我国每年因诚信缺失而造成的经济损失超过了6000亿元。记者从中国法学会了解到,目前我国的社会信用立法已纳入立法规划。

      “信息孤岛”导致失信成本过低

      专家指出,当前信息孤岛导致失信成本过低,客观上纵容和助长了失信行为和失信风气。近期“座霸”事件频发,引发公众的关注,但铁路部门除了一定时期内限制当事人乘车外,并无其他有力惩戒手段。

      诚信缺失致经济损失每年超6千亿

      数据显示,我国目前年签订合同40多亿份,但履约率仅50%左右,每年因诚信缺失造成的经济损失超过6000亿元。

      截至2018年9月30日,专家指出,目前我国对失信被执行人惩戒主要依据的是部门规定和地方条例,加快社会信用立法已迫在眉睫。
中国法学会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副会长 廖永安:

      尤其是面对我们现在的社会转型和经济升级,基础就在于制度,在于诚信,只有这个解决好了,才能降低交易成本,提高经济效率。

      2—3年内社会信用相关法规有望实施

      据了解,有关社会信用立法已经纳入全国人大立法规划,进入快车道,如果进展顺利,两到三年内,我国社会信用基础性法律法规有望颁布实施。

(新华网)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热点文章
浏览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