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评论 > 社论 >
    对外开放要向更高质量迈进
      时间:2018-12-25 17:03 作 者:

  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之际,中国在持续深化改革之际,也不断将对外开放挺进纵深。

  财政部网站12月24日发布通知称,为积极扩大进口,削减进口环节制度性成本,我国将对700余项商品实施进口暂定税率,包括新增对杂粕和部分药品生产原料实施零关税,适当降低棉花滑准税和部分毛皮进口暂定税率,取消有关锰渣等4种固体废物的进口暂定税率,取消氯化亚砜、新能源汽车用锂离子电池单体的进口暂定税率等。

  今年是改革开放四十周年。40年来,中国不仅是开放的受益者,也是开放的支持者和行动派。今年以来,中国领导人在多个国际场合都表达了中国坚持全方位对外开放、欢迎各方分享中国发展机遇的决心与信心。同时,一些扩大进口、放宽外资准入和减少外商投资限制的政策举措不断发布。

  以进口关税为例,在今年5月1日降低药品关税,7月1日降低汽车及其零部件、部分日用消费品关税后,11月1日起继续降低部分商品的最惠国税率,涉及1585个税目。至此,中国关税总水平已由上年的9.8%降至7.5%,实际贸易加权平均税率低于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且非常接近发达国家。

  日前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提出,要推动全方位对外开放:适应新形势、把握新特点,推动由商品和要素流动型开放向规则等制度型开放转变。

  当前,贸易保护主义、逆全球化频现,让初现复苏迹象的全球经济蒙上一层阴影。根据世贸组织最新发布的报告,今年第三季度全球贸易景气指数为100.3,较之前两个季度继续下滑,逼近100的荣枯线。而造成指数下滑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贸易紧张局势不断升级。有国际信用保险及信用管理服务机构发布报告称,当前在全球范围内实施的贸易保护主义措施数量约为2010年的2.5倍,频频抬头的贸易保护主义对众多经济体带来冲击。

  此时,作为在全球贸易格局中分量越来越重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的政策何去何从颇受关注。

  过去40年,中国扩大开放着力点主要是通过关税减让和各种优惠措施,促进商品和资本自由流动,更好利用国内国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随着当前内外环境的变化,数量型开放向质量型开放升级势在必行。

  而更高质量的对外开放,主要体现在制度层面,即促进国内相关规章制度对标国际先进标准,与国际通行、接轨,体现监管一致性。因此,未来中国需要在许可、产业政策、竞争政策、环境保护、知识产权、营商环境等方面进一步加大改革力度,且更主动参与全球经贸规则制定和全球治理体系建设。

  以各主要经济体正在围绕WTO改革展开激烈交锋为例,中国应以WTO改革为契机,推动形成现代化的多边规则体系。而在引进外资方面,减单证、优流程、提时效、降成本需要持续发力,统计显示,中国进口整体通关时间于今年底前在去年基础上压减了1/3,从97.39小时压缩至65小时,预计到2021年底,进口整体通关时间比2017年压缩一半。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对外开放重要参考指标的营商环境,在近年大力优化的努力下,世界银行发布2019年营商环境报告称,中国在多项指标上取得了明显的进步,总体排名比去年上升32位,位列全球第46名,为世界银行营商环境报告发布以来中国最好名次。

  可以说,对外开放既对中国过去几十年的快速发展有着重大贡献,也是中国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所必需的,未来,开放应在广度、深度以及制度层面都不断提高。(第一财经)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热点文章
浏览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