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评论 > 社论 >
    实现科创板初衷需各方协力
      时间:2019-06-10 15:31 作 者:

  在6月5日首批三家企业成功过会后,科创板开板已箭在弦上。此时,为实现科创板服务科创企业初衷,对于前期有关科创板系列制度的一些讨论和质疑,很有必要进行回应。
  日前,科创板股票公开发行自律委员会(下称“自律委”)召开工作会议,就科创板股票发行承销提出多项倡导和建议,内容涉及网下配售门槛、锁定期安排、8000万股的简易发行、新股配售经纪佣金标准等方面。
  这也是自律委成立以来首次提出倡导建议,所针对的正是市场最关注的科创板上市公司会否被恶炒和长线资金进驻问题。
  此前,公募、私募、信托为争食科创板蛋糕,纷纷发布以投资科创板为主题的“打新基金”。其中第一批7只科创板基金首发吸金超过1000亿元,最低配售比例仅有3.6%,有信托甚至宣传,科创板网下打新年化收益能达到30%。足见投资者对于科创板热情之高,且都希望通过“打新”能捞一桶金。
  不得不说,这种行为既是部分投资者一贯不理性的体现,对科创板的持续健康发展也颇为不利。一方面,投资者利用此前炒作A股的方式去投资科创板企业并不适用,根据制度安排,首日破发、打中新股即被套可能很常见,且科创板严格执行退市制度,投资失败而“血本无归”也不会少见。另一方面,对于科创板乃至整个资本市场而言,长线资金都是健康发展的稳定器。目前A股市场出现的诸多问题,不少与散户属性相关。
  有鉴于此,自律委倡议,除科创主题封闭运作基金与封闭运作战略配售基金外,网下配售门槛为6000万元,且网下发行数量70%以上的股份优先向公募产品、社保基金等中长线资金对象配售。
  抬高打新门槛,目的是改变当前网下机构盛行的“打新”生态,避免短线思维定价。一直以来,资本市场就存在以网下打新博取短期收益为主的机构资金,这类资金账户往往不长期持有股票,只是为了获取配售资格,报价的随意性较大。一旦这类参与报价的机构资金较多,无形中会影响新股定价。同时,网下发行数量向中长线资金倾斜,既考验后者决策能力、定价能力与专业性,也将倒逼理性报价。
  除了担心科创板会沾染目前A股市场的炒作习性外,也有科创板相关制度被发现漏洞,亟待补缺。如上交所曾于4月16日发布《科创板股票发行与承销业务指引》,要求保荐机构设立子公司以自有资金,参与发行人IPO战略配售,并对获配股份设定限售期。这项“跟投制度”初衷是打破保荐机构与上市企业的利益绑定,建立投行与投资者的利益一致性。
  不过最新调研发现,跟投制度目前来看对券商约束力不大,券商只要提高承销费率,就能将跟投成本转嫁给企业,以及规避跟投可能带来的潜在亏损。随后,优化跟投制度的声音也不断出现,包括应该让投行直接跟投,谁的项目谁分享收益、承担风险;干预承销费率或者按承销费用规定跟投比例等。
  应该说,对于即将诞生的科创板,各界都希望能够成功启动和运行。但成功靠的是制度完善且有效执行,从而让市场稳定运行。不论是目前所处的前期准备阶段,还是在已有企业挂牌上市之后,科创板制度建设都处于进行时。
  所以,未来监管层应不断完善相关制度,并根据市场反馈予以修正。而从企业,到中介机构、投资者,则需要敬畏科创板、加强自律。换言之,各方应协力让科创板实现服务科创企业融资的初衷。
 

(第一财经)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热点文章
浏览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