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评论 > 社论 >
    打造沪深更高水平开放“阵地”
      时间:2019-08-21 10:19 作 者:

  近年来,全球经济复苏受到孤立主义和贸易保护主义制约,但中国一直力主全球化并扩大国内开放,打造开放前沿阵地以示决心。

  就在今年8月,上海与深圳,这一东一南两座被视作中国改革开放最响亮名片的城市,再次被委以重任,成为中国在更高起点、更高层次、更高目标上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两大战略平台。

  8月20日上午,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正式揭牌。半个月前,国务院公布6000余字的《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总体方案》,提出到2025年建立比较成熟的投资贸易自由化便利化制度体系,2035年建成具有较强国际市场影响力和竞争力的特殊经济功能区,成为我国深度融入经济全球化的重要载体。相较于上海自贸试验区其他片区,新增的临港片区在定位、监管方式和产业布局等方面均有创新与提升。

  无独有偶,4000余字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18日发布。提出加快形成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新格局,到2025年,深圳经济实力、发展质量跻身全球城市前列,公共服务水平和生态环境质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建成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城市。

  赋予上海和深圳扩大开放使命的两份重磅文件前后推出,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其实,若将二者置于中国进一步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的整体趋势下看,上海自贸区新片区、深圳先行示范区均是水到渠成之举,背后有着很强的政策连贯性。正如商务部所言,不论与其他国家贸易关系如何,扩大开放是坚定不移的政策。

  而且,上海与深圳在肩负服务国家战略的同时,角色各有侧重。临港新片区“发展新型国际贸易,吸引总部型机构集聚”的部署和“具有较强国际市场影响力和竞争力的特殊经济功能区”的定位,旨在推动发挥上海自贸区的进一步辐射引领作用,成为中国参与全球资源分配战略支点;深圳“先行示范区”助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有利于形成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扩大开放新格局。

  如此重视扩大开放,与中国经济当前所处的发展阶段相关。过去提到开放,经常提到的是:扩大出口、吸引外资。扩大出口是利用国际市场,吸引外资即利用国际资本。但当形成了巨大的国内市场和完整的产业链,并融入全球化之后,开放就需要全方位升级,与国际完全接轨,促进国内产业升级,推动产生质变。

  因此,未来扩大开放将主要体现在制度层面,即促进国内相关规章制度对标国际先进标准,与国际通行、接轨,体现监管一致性。包括在许可、产业政策、竞争政策、环境保护、知识产权、营商环境等方面进一步加大改革力度,且更主动参与全球经贸规则制定和全球治理体系建设。

  以金融开放为例,目前中国金融开放程度尚低,很多领域竞争还不充分,服务质效难以适应经济发展需要。封闭只会阻碍成长的速度,基于此,去年开始中国多次“调快”金融开放时间表。此次临港新片区提出将试行更加开放、更加便利、更加自由的金融政策,深圳则要在推进人民币国际化上先行先试,探索创新跨境金融监管,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

  可以说,连续推出的一系列开放举措,目的是让中国在制度、政策、营商环境等方面与国际先进水平接轨,倒逼国内行业参与到全球竞争体系。当全国全面开放条件尚不具备时,在上海、深圳这样的前沿阵地搞示范区、先行先试,形成可复制、推广的经验,意义重大。
 

(第一财经)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热点文章
浏览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