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拉格:一部历史》
[美]安妮·阿普尔鲍姆 戴大洪 译
新星出版社,2013-3
文/唐山
凤凰网读书频道《读药》周刊独家专稿,如无授权,请勿转载。
这是一本忠实记录着人性堕落的史书,它展示了这样的一种可能:只要我们足够麻木、沉沦和愚昧,我们就会建造出一座完美的人间地狱。
《古拉格:一部历史》与索尔仁尼琴的《古拉格群岛》最大区别在于,它是一本史书,它为我们展现出更宏阔的时代画卷。
古拉格是“劳改营管理总局”俄语首字母的缩写,泛指它管理下的劳改营。从1929到1953年,超过1400万人被囚禁在这里,“鼎盛”时期,476座集中营遍及苏联每个时区。
与我们想象的正相反,劳改营并不是只对少部分人产生影响,事实上,先后有三四千万人次曾在此遭受磨难,这其中包括苏共前总书记戈尔巴乔夫的爷爷、苏联宇宙航天之父科罗廖夫、图系列飞机设计者图波列夫等,劳改营中还走出了2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索尔仁尼琴和布罗茨基。
事实上,当时苏联劳改营内外区别并不大,劳改营的人称外面为“大监狱”。
要拿到劳改营的门票很简单,只要你是“阶级敌人”就行,这包括:前政府人员,资本家,白军,布尔什维克当年的同盟者,没完成生产任务的工人,富农加上不愿进集体农庄的贫农,党内权力斗争的失败者,爱抱怨的知识分子……在法律史上,这是一次巨大的跨越:人类中的一部分被另一部分人宣布为天然有罪,即使他什么都没做,也必须接受惩罚。
逮捕方式荒诞到搞笑的地步,有传言说,一名“契卡”人员为了凑足数,把自己女朋友也列了进去,那个女孩兴致勃勃地去约会,结果被送进劳改营。
劳改营初期的膨胀,体现出新政权的紧张感:由于权力来源不合法,所以他们对任何不同意见都显得过度敏感,他们压根没想过要改造谁,或把坏人改成好人,建立劳改营,仅仅是为了消灭异己,不论他们是真实的敌人,还是自己想象出来的敌人。
然而,随着斯大林上台,一切改变了。一名叫弗伦克尔的劳改人员献上了“干多少活,得多少面包”的新管理方式,为此他可能还得到斯大林的接见,于是,弗拉克尔一下变成了古拉格的高级管理人员,在以后的历次运动中,他居然毫发无损。
其实,强制苦役犯劳动根本就不是什么好办法,事实证明,劳改营一直在亏损,没有一个能实现盈利,最严重时,内务部占据了苏联财政支出的18%,超过了其他所有部门,通过现代奴隶来榨取剩余价值,在经济学上根本行不通。
然而,斯大林看不到这一点,他始终对彼得大帝式的成功充满期待,后者就是利用大量苦役犯,才建成了许多巨大的公共工程。
于是,逮捕劳改分子的方式被颠覆了,劳改营直接告诉秘密警察,还需要几万劳工,契卡们总能按时完成任务,他们甚至直接派人在繁华的街道上两头一堵,将其中所有人都抓进劳改营。
劳改营的死亡率是惊人的,1942年和1943年都接近四分之一,即使在普通年份,也有5%左右的死亡率,这还不包括大量的瞒报。
劳改犯们的苦难从坐上火车开始,许多人一天只能得到一杯水,上厕所成了难事,车厢里挤进太多人,几十天下来,身体虚弱的人直接死掉了,轮奸、斗殴、抢劫等罪行完全公开化,管理人员只会在旁边看热闹。
进入劳改营后,苦难仍会继续,拒绝劳动的人会被当场枪毙,而劳动换来的食物微乎其微,任何认真干活的人只能死路一条,特别是去原始森林伐木,几乎一半人将长眠在那里。
这样的人间地狱,为什么没有人反抗呢?
首先,古拉格存在着等级制度,最底层固然苦不堪言,可如果你善于拉关系或行贿,你的情况就会有一点改善,甚至犯人也能变成看守,总有一点希望存在,人就会接受现实。
其次,进入劳改营的多是良善之辈,官方刻意掺入一定比例的刑事犯,他们狠戾无比,将恐惧植入劳改犯们的心中,让他们不敢反抗。
第三,俄国社会当时呈撕裂状态,缺乏凝聚力,一切有效的社会组织都被打散了,劳改犯们各自为战,当然不可能对抗专制机器。
第四,在俄国文化传统中,原本就有吃苦耐劳、隐忍的一面。
第五,管理方刻意营造彼此不信任的氛围,让犯人们互相提防。
正是这一系列的精心设计,让古拉格这个大监狱成为一部用奴隶血肉驱动的庞大机器,它使苏联有了建设巨大工程、开发西伯利亚边疆的能力,可吊诡的是,苦役犯虽然每天都在加班,几乎不需要回报,可这个机器却一直在严重亏损,始终不能盈利。
究其原因,不外有三:
首先,惊人的腐败。乍一看,古拉格的管理制度自上而下,规章严格,任何违反者都会遭到严厉惩罚,应该效率更高才对,可事实上,古拉格大部分组织都在边疆,管理人员从事的是被人们所鄙夷的工作,所以很难招到狱卒,只能使用社会最底层的人员,甚至从囚犯中选拔,特别容易导致腐败。
其次,普遍存在的怠工现象。由于基层管理失控,所以囚犯们利用行贿等方式,千方百计减少自己的工作压力,由于勤奋劳动也不会给自己带来什么好处,所以大家以偷奸耍滑为智慧,为此耗尽聪明才智,而如此庞大的经济体又很难实现精细而准确的计算,所以囚犯们的劳动生产率远远低于自由工人。
第三,决策的非理性。由于有大量免费奴工可以使用,所以斯大林推出了许多宏伟计划,根本不考虑其可行性,或者经济上是否需要,作为献礼工程的大运河由于太浅,几乎无法通航,冬天刚修好的铁路,随着夏天冰雪融化,又变成了一堆废铁……由此带来了惊人的浪费。
事实证明,靠所谓“顶层设计”是无法创造历史的,不尊重自发秩序,最终必然是以建造天堂的名义走向地狱。
书中记录了太多太残忍的故事。
罪犯们逃出苦役营时,往往会带上1-2个肥胖的同伙,作为自己的食物,他们只有穿越很长的无人地带才能回到文明社会,两个逃出古拉格的朋友在吃掉了一名厨师后,又陷入饥荒,他们晚上谁也不敢睡觉,也不想捅破彼此的心思,最后,其中一个人终于支撑不下去,稍稍闭上了自己的眼睛,他的朋友立刻杀了他。
一个女劳改犯在古拉格生下了一个女儿,等孩子稍微长大,就不得不送进所谓的“幼儿园”,每次去看她,她都说带我回家吧,但终于有一天,孩子明白了,她永远也回不了家。最终,她因营养不良和寒冷而死,只活了16个月,当母亲喂她奶时,她推开了,用手指了指地下。第二天,她的床空了,她永远地离开了人间,母亲忏悔着:我这一生最大的罪恶,是生下了自己唯一的孩子。
当一个母亲为生下自己的孩子而忏悔时,还有什么罪恶的制度能比这更罪恶?我们是人,可为什么总有一种声音在叫嚣,你没有权利,你只是工具,为了一个神圣的目的,你必须牺牲掉属于你的一切?
这是一本根本无法一次读完的书,因为太多的泪水会阻断阅读的过程。是的,古拉格是一段往事,可不要忘了,布莱希特、萨特等“欧洲的良心”却曾为它辩护,当作者来到今天的东欧,看到摊贩上到处在贩卖古拉格和前苏联的“纪念品”,作者悲愤地追问:纳粹的纪念品,今天谁还敢公开出售呢?当我们忘掉历史时,这本身就意味着巨大的道德危机,随着背叛的公开化,那么,早晚有一天,曾经的一切会卷土重来。
在今天,冷战被许多西方学者嘲讽为一场愚蠢的战争,它花了太多钱,看上去似乎也没有什么显著成果,可只要来到古拉格,你就会明白,为什么这场战争不可避免,因为前人们不想让他们的子孙落入同样的命运中,他们拼命地在捍卫着自己的准则,而正是由于他们的坚持,才使文明不至于落入野蛮之手,不至于饱受蹂躏。
捍卫自由确实太空洞,可只有失去自由时,我们才会追悔莫及。作者在后记中凄凉地说,坚信这样的悲剧一定会被复制,古拉格的故事总有一天还会上演。读了641页,我觉得这句话是全书中最重要也最精彩的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