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化 > 读书 >
    春节书单:快速下沉的美国中产阶级
      时间:2021-02-10 16:09 作 者:

  这次我要提供一份2020年度的推荐书目。考虑到2020年岁末我已经先后为媒体提供了4份书目,每份书目里的书绝大部分都不重复,这第5份书目,我决定将选书更严格地限定在2020年以来,选定的五种书都是前4份书目中从未出现过的。

  这次我选书时,并无主题约束,所以我自然也不会“主题先行”,然而非常奇怪,我选的这五种书,所论之事的年代从距今3800年前延伸到当下,却都是“历史书”——至少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这么说。这让我联想到,历史学家为什么可以在文科的“学科鄙视链”上自居高端,原来历史的角度和目光简直可以说是无处不在的。

  《下沉年代》

  [美] 乔治·帕克 著,刘冉 译

  文汇出版社,2021年1月第1版

  我先从相对来说最“不像”历史书的这本开始。本书大致可归类为纪实文学作品,作者是《纽约客》杂志的专栏作家,写的都是美国当代一些平常人的故事。这些人是公司白领、报社记者之类,都是典型的中产阶级。但是在过去的几十年中,他们的生活,以及他们生活于其中的周边社会,都在无可避免的“下沉”,他们纷纷遭遇了公司裁员、报社倒闭、商店歇业、房贷不继……生活日益困顿。

  本书原文有一个副标题“新美国秘史”(An Inner History of the New America),这本书其实比前两年引进的美国畅销书《乡下人的悲歌》(原版为2016年)问世还要早几年(本书原版为2013年),但这两本书堪称异曲同工,而且非常值得比照着读。《乡下人的悲歌》用第一人称叙事,写美国的蓝领和失业者;《下沉年代》用第三人称叙事,写美国的中产阶级——这些人还在竭力维持生活的体面,还没有那么多的吸毒、酗酒、卖淫、滥交等等。但是无论蓝领还是中产阶级,都处在快速“下沉”的过程中。

  读这些美国人的故事,难免想到一个问题:在过去的几十年中,美国的财富不是仍在继续增长吗?为什么社会“下沉”的现象却如此普遍?合理的解释只有一个——贫富两极分化。美国的总体财富确实仍在增加,但越来越多的财富正在越来越快地集中到华尔街和硅谷的大资本家手中。正如本书作者总结的:“精英阶层蒸蒸日上,而普通人,包括那些过去或许认为自己是中产阶级的人,却在生活的泥潭中难以自拔。”

  《一触即发:现代恐怖主义的起源》

  [美] 约翰·梅里曼 著,范譞 译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20年6月第1版

  本书研究的中心是1894年2月12日晚上巴黎“终点站”餐馆的爆炸案。作者认为,这次爆炸案是“现代恐怖主义”的起源。尽管在此之前,凶杀案当然已经出现过无数次了,但在作者的标准中,那些都算不上“现代恐怖主义”。作者将“终点站”餐馆爆炸案和“现代恐怖主义”的典型案例——911——进行详细比较,指出两者有相同之处达七款之多。

  这七款相同之处,其实最关键的是第一款:“本·拉登宣布,他从此之后将袭击美国平民,而不只是军事目标和领导人,以此打击美国政府。……美国在中东(以及其他地方)的政策使针对美国平民、士兵和政治领导人的宗教战争具有了正当性。”换句话说,“现代恐怖主义”最重要特征就是通过袭击“无辜”平民来宣示、推进自己的政治诉求。当然,如果按照“雪崩中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这种论证方式,本·拉登会认为911事件中死去的美国平民也没有任何人是无辜的,因为他们都在为美国工作。

  在作者对“终点站”餐馆爆炸案无数细节的追索中,读者会思考与“现代恐怖主义”有关的种种问题。例如,按照本书作者所给出的定义,战争中的许多行为,比如德国的“无限制潜艇战”、盟军对德累斯顿的轰炸、美国在广岛和长崎投放原子弹……不都是在“通过袭击无辜平民来推进自己的政治诉求”吗?

  《大侦探:福尔摩斯的惊人崛起和不朽生命》

  [美] 扎克·邓达斯 著,肖洁茹 译

  三联书店,2020年7月第1版

  本书讨论的年代和上一种书讨论的事件几乎同时。1891年7月号的《河滨杂志》(The Strand Magazine)刊登了柯南·道尔的第一篇福尔摩斯侦探故事《波希米亚丑闻》,此后这个系列的故事源源不断,最终形成了一个关于福尔摩斯的传奇。

  关于福尔摩斯和柯南·道尔的论述实在太多了,再来写一本,至少要在形式上或叙事方式上避免老生常谈和平铺直叙才行。本书采用类似电影中“伪纪录片”的方式,将福尔摩斯的探案和作者对相关历史文化背景的考察嵌套在一起。对于那些熟悉福尔摩斯每一个案件的“福迷”来说,本书或许能唤起强烈的阅读快感,

  顺便开玩笑遐想一下,要是让福尔摩斯去侦破“终点站”餐馆爆炸案,不知会不会改写“现代恐怖主义”的历史?

  《隐私简史》

  [英] 大卫·文森特 著,梁余音 译

  中信出版集团,2020年10月第1版

  通常人们认为现代的“隐私”观念要到17世纪才萌芽,而普遍实现至少要等到19世纪,但是本书作者从1341年的“伦敦妨害行为裁决案卷”(London Assize of Nuisance)中找出史料,证明“隐私”观念在那个时代已经获得了相当程度的认可。当时一位名叫伊莎贝尔的寡妇,四次起诉她的邻居通过窗户或墙上的孔偷看她家中情形。这些讼案都以伊莎贝尔胜诉告终,被告都被判“在40天内改正问题”,并被判处罚款。

  通过伊莎贝尔案件将隐私的历史向前推进了至少三个世纪之后,作者基本上按照时间顺序讨论了有关“隐私”的各种发展。作者认为“隐私的终结始于20世纪60年代中期”,他的意思似乎是说,从此隐私就不被尊重了,或是无法得到保持了。作者还认为隐私“是一项无可置疑的人权”,但这样的主张在互联网时代当然是很难贯彻的。毕竟这只是一本论述隐私历史的书,作者并未开出我们今天应该如何对待隐私的有效药方。比如,如果让渡部分隐私,可以换来社会治安的大幅好转或新冠疫情的整体抑制,相信有很多人会愿意。

  《亚述:从帝国的崛起到尼尼微的沦陷》

  [俄罗斯] 泽内达·A. 拉戈津 著,吴晓真 译

  商务印书馆,2020年9月第1版

  这本老派的历史著作原版为1898年,所论述的年代为公元前1800~606年。本书论述了亚述帝国崛起的历史(包括第一帝国和第二帝国)、亚述的周边世界、亚述的名王萨尔贡、萨尔贡之后的诸王,直到亚述帝国的衰亡——尼尼微的陷落就是亚述衰亡的象征。书中随文附有亚述文物插图80幅。

  仅仅“亚述”和“尼尼微”两个名词,就能唤起多少关于历史的联想。本书还保留了19世纪学术著作常见的每章下分数十个短小小节的文本形式,这种有点近于中国古代“札记”色彩的文本,往往平铺直叙波澜不惊,阅读中缺乏跌宕起伏之感,但这也许恰恰不是一本历史著作的缺点。
 

(第一财经)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热点文章
浏览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