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提高生态系统的恢复力,像渔场这样的地方借鉴了金融管理的相关概念。其实这种学习是双向的。新一代经济学家和金融家也开始借鉴生态系统中的种种经验,希望能够提高全球金融体系的恢复力。这种从其他学科中借鉴的重要认识促进了一种新的研究领域的形成,专家们称之为生态金融学。
《恢复力》作者:安·玛丽·希利 中信出版社
你不妨先设想一下牙买加珊瑚礁崩溃和最近全球金融危机两者之间有没有什么相同之处吧。海胆的大量死亡是珊瑚礁系统崩塌的导火索,在金融系统中也存在类似的危机导火索——雷曼兄弟公司于2008年9月中旬根据《破产法》第十一章申请破产,涉及的金额超过6000亿美金。考虑到全球经济每年涉及70万亿美金,这宗破产案并不能算太大。全球金融系统在过去10年里经历过大大小小各种波澜却岿然不动,不论是网络泡沫的破裂,石油价格的疯狂上涨还是中东的历次战争,金融体系都没有遭到系统性的破坏,这就像是加勒比海的珊瑚礁在艾伦飓风之后仍然顽强地生存了下来。但是美国政府最终决定让雷曼倒掉,这导致了金融市场恐惧的蔓延,出于对不确定性的恐惧,整个全球资本市场陷于停滞。有关这个案例我们将在本书后文中详细说明。
如果探究金融市场灾难性崩溃的原因,我们会看到金融市场里一些让人恐惧的结构性改变,这就如同过去几十年牙买加珊瑚礁上的生物多样性不断被侵蚀。不论是人体还是互联网,一旦脆弱性真正暴露出来,金融市场原来好像具有的优势一下子被新的挑战利用,这是所有稳健却脆弱的系统的共性。这种脆弱性可能来源于系统的结构,系统对于风险管理的具体方式,系统的反馈机制,系统的透明度,或者系统的产品创新。
2008年,发现加利福尼亚沙丁鱼群突然灭绝原因的生态学家乔治-杉原,在著名的《自然》杂志上发表了一篇题为《银行家要学习的生态学》的文章。杉原与文章的合作者生态学家西蒙-莱文和罗伯特-梅通过研究告诉人们,怎样才能借鉴生态系统的经验,为金融市场提供一种宏观的整体管理方式。金融市场就像是一片密植的林场,人们为了提高系统的效率,往往选择让系统变得越来越复杂,同时也增加了系统的脆弱性。金融市场和林场的相同之处还在于,两者都采用了类似的风险管理模式:在渔场里,人们对于某一种水产品采用最大可持续捕捞量的模型,而在银行界的惯例是对某一家银行进行风险分析,但是由于只把注意力放在一家银行上,该银行跟整个金融系统密切联系而潜藏的系统性风险往往被忽略。更糟的是,在计算整体风险的时候,金融企业往往只是将各项单独的风险累加(直到今天它们还是这样),这意味着虽然它们对于每一笔交易都进行风险评估,但是对于整体风险它们仅满足于将所有风险加总。用这种模型评估风险,金融系统看上去要比实际情况安全得多;但是金融体系本质是非线性的,各种问题一旦出现就有可能加倍恶化:就像海洋生态系统一样,一方面出问题,会极大地恶化其他各个方面的问题,从而陷入一个真正的恶性循环。
杉原说:“人们一般不把经济问题当作是一个需要全局思考的问题。投资银行只盯着眼前的利益,它们关注某一家公司的风险管理,但是却忽略了从系统性的角度来考虑问题,从这个角度考虑难度更大,花费也更高。其实公司的风险控制人员应该实时监控各家公司之间密切联系的资产负债表,但是公司高层却没有对风控人员提出这些要求。人们忽视了交易对方违约的可能性,忽视了金融市场本质上是相互依存的,这种大意极大地提高了这些年金融危机的严重程度。”
在这篇文章发表于《自然》杂志之前,作者们参加了一场2006年的高端会议。会议的主办者是纽约联邦储备银行、美国国家科学院,以及美国国家研究委员会,而会议的主旨就是促进关于系统性风险的新思维。杉原和莱文向与会的银行家介绍了食物网的概念,即能量和养分在生态系统中循环流动,将各个物种紧密联系起来。
其中的基本概念并不深奥,小学生对于相关概念都非常熟悉:水生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阳光转化为食物;小鱼以这些植物为食,之后大鱼又吃小鱼。植物和鱼死去之后,它们反过来又成为微生物的养料,通过这一循环,能量在生态系统中循环往复。食物网能够将这种能量转移的过程详细地勾勒出来。
通过类似的框架,人们就可以分析价值是怎样在金融体系中不断转移的。虽然说在生态系统中勾勒食物网是非常常见的做法,但是在大规模金融网络中描绘类似的价值流动则比较少见了。所以,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纽约联邦储备银行在2006年组织了一个专家组,研究在所谓的联邦储备电信系统内部的银行间支付行为的拓扑结构。联储电信系统是美国金融体系的支柱,平均每天处理的银行间支付近50万笔,日均金额达到2.4万亿美元(而这只是2001年的数据,是本书作者在写作时能够找到的最新数据)。这些银行间的资金流动就相当于金融系统中的能量和养分,它们不停地在各家不同的金融机构之间流动。
虽然本次研究只抽取了一天,但研究对象的规模非常大:研究人员对将近70万笔交易进行了取样,共涉及超过5000家银行。而研究所勾勒的图景更是惊人:虽然大部分银行跟外界的联系并不紧密,但是某一些中枢却跟数千家相关金融机构有着密切的联系。居于整张金融网络最核心的是其中66家银行,它们完成了每天75%的资金流动。更让人惊叹的是,拓扑结构显示,整张网络中规模最大的25家银行是完全联系起来的。联系紧密到什么程度?只要有一家银行倒闭,就意味着全部银行都会倒闭:这不就是“大而不倒”的深刻写照吗?
这是美国金融行业核心的真实写照,而国际金融也正在朝着这个方向发展。有一项研究调查了18个国家的金融市场,该研究显示,在过去的20年中,诸如伦敦、中国香港这样的国际金融中心的规模扩大了14倍;与此同时,各个金融中心的联系也紧密了6倍之多。
金融市场规模扩大了,金融中心间的联系更密切了,资金流动的规模扩大了——这些趋势本身不是坏事。事实上,如果整体发展是健康的话,金融市场的发展能够确保资金流向最需要的地方,提高投资回报,同时确保系统中有充足的流动性。在本次金融危机之前,人们普遍认为金融市场的这种紧密联系能够分散风险,没有人认为它会集中风险。
跟互联网一样,金融系统中的各个节点是紧密联系的。看上去好像全球市场中任何一家银行的倒闭都不会造成系统性风险,因为从数据上看,整个金融市场的大部分银行都处于整个金融网络的末梢,只是跟少数几个金融中心相连接。不过,如果任何一个金融中枢出了问题(这是非常罕见的情况,但是一旦发生问题将非常严重和危险),这不仅意味着跟这个金融中枢相连接的数千家银行也将出现问题,而且其他金融中心也会被拖下水,而跟每一个金融中枢有业务往来的另外几千家银行也肯定会受到影响。这就像是一场积木游戏,如果只是随便抽走一根积木,可能不会有任何影响。但是如果你抽走的是受力的那一根,整个稳健却脆弱的积木大厦就会轰然倒塌。
而真正的金融危机其实就这样发生了:在过去几十年里,整个金融系统成功抵御了一系列的金融问题,有的问题不太严重,有的则是非常严重的危机,比如网络泡沫破裂,以及石油价格大幅上涨——在每一次危机面前,金融系统都成功地克服了问题,于是人们都对整个金融系统的信心增加了,认为整个系统具有在将来克服其他问题的能力。但是忽然之间,金融系统中某个关键环节崩塌了。恐惧在整个金融系统中蔓延,所有正常的运转突然间停滞。用莱文的话说:“问题的核心不是某些金融机构‘大而不倒’,而是很多金融机构之间的关系太过紧密,一个倒掉了,全部都倒掉了。”当危机袭来,根本没有办法将最先出现问题的金融机构从系统中隔离出来。
银行之间的资金流动以应付日常的生产经营为目的,这是金融系统内部密切联系的表现形式之一,但是远非金融系统的全貌。金融系统内部布满了各种新式的复杂债务和各种保险衍生品:担保债务凭证(CDO)就是一种新式的证券,银行可以用它来分割、重装高风险的美国住宅抵押贷款,再把这种证券出售牟利;信用违约互换(CDS)则是一种保险合约,像一张巨大的蜘蛛网一样将一家家金融机构捆绑起来。这两种新式衍生品就相当于金融界的硝酸甘油——如果小剂量服用,能够维持你的心跳;如果大量使用,就会“嘣”的一声爆炸。